分享日记:《杀戒》导演章家瑞维权 揭示行业混乱……
“喊开始的不一定导演,喊停的才是!”现在才知道这条行规,算是开眼了。在中国电影市场一片繁荣的大环境下,似乎电影行业制度却并不那么规范。前日,十六年的“双张”组合分道扬镳,在签约新东家的发布会上,张艺谋一句“结束了长期无序和不规范的合作”也道出了国内影视圈普遍没有严格的行业制度,用“哥们义气”代替“契约”约束等乱象的存在。这不,电影《杀戒》还没上映,关于这部电影究竟谁是导演的纷争演变成又一场电影圈常见的导演与投资方关于署名权与剪辑权之争。
似乎在中国电影圈里这样的纷争时有发生,之前《肩上蝶》导演张之亮与片方为了最终剪辑权争执不下,最后两败俱伤。《假装情侣》导演刘奋斗与片方也因为署名问题闹得不欢而散。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与行业发展不规范有关。如果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不正视这一点问题,那么这样的闹剧还会在将来继续发生。
其实,《杀戒》导演之争的风波很简单,合同怎么写就怎么署名付酬;谁是导演,谁是打下手的,剧组工作人员都是证人,请用事实说话。章家瑞导演在发布会上心态平和的摆出合同、工作照、证人等相关有力的物证,似乎是对制片人竹卿的有力回击,其实这是一个双输的结果,更是给电影《杀戒》带来了票房阴影。有网友说这是二位导演演的一出双簧,目的是为电影炒作,请这些网友动动脑子,这二位导演智商能低到这种程度吗?用这样铁定双输的结果来炒作吗?章家瑞导演维权事件,归根结底是电影行业行为合同的不规范做造成的,可见电影行业的规范的合同制度亟待解决。
如果双方在合同里要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项项都写清楚。合同里应注明导演是否有终剪权。制片方站在商业投资的角度,可以对导演提出建议,也可以对电影进行删减,但要说得出道理,不能随便干涉导演的创作自由。在中国,其实电影的监制应该发挥起监制的作业,因为他是一部电影的向导,为导演指明方向,负责编排影片的拍摄计划,控制总预算。在制片人和导演角色权利并不明确的状态下,监制还是沟通两者的桥梁。若能有好监制保驾护航,导演和制片人就不容易出现分歧。
其实,好莱坞制片人掌握最终剪辑权的确很普遍,但对于中国来说,导演更应该拥有最终剪辑权。好莱坞的制片人专业程度有很高的基础,往往是自己有一个创意,想一个项目,之后由导演落实。但在中国,制片人对艺术规律的理解还是难以和导演比肩。
在中国电影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无数怀揣着各种目的的投资人带着他们的热钱资本流入,于是,资本绑架了电影,电影辜负了影迷,倒是越来越多戏外戏愈演愈烈。中国影迷希望好导演能拍出好片,好片的票房能回报投资人。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