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日记:财富随笔:为什么依恋上海…… – 分享日记

网络日记:财富随笔:为什么依恋上海……

财富随笔:为什么依恋上海

其实,依恋也是生活的一种财富,很多人依恋上海,尤其是上海人更是像依恋财富一般依恋着上海。

小时候我跟外婆在乡下生活过一段日子,在乡下的时候每当人家问我,你家在哪里呀?我会很得意地说:“家在上海”,那时候人们对上海的感觉不亚于现在人们对国外的感觉。

1969年的冬天我还很小,父母亲都被关押着,我跟随外婆要住到一个叫奔牛的乡下去。离开上海的那天,外婆本想带我去一个地方看看父亲和母亲,我只依稀记得我们很远就看到有群人围在一棵大树下,走近了我们才看到是父亲被人反绑着双手吊在那棵大树上,父亲低着头,紧闭着眼睛,头发被剃光了,身上单薄的衣服被风吹起来露出他冻得发红的身体。外婆没让我再看下去,拉着我就离开了那里。

来到那个叫奔牛的乡下,乡下的新鲜只是很短暂的,对孩童来说不在父母亲身边的生活是最暗淡的生活。小时候,我不是那种很淘气的孩子,明明心里想着上海,想着家,可也不跟外婆讲,而是自己默默地积蓄着自己个人的能量。那时候虽然我还很小,但我只要一闭上眼睛我就想到上海的家,就想到我离开上海时所看到的父亲受难的场面,于是,心里总想着有一笔钱,有一笔足可以回到上海的盘缠。在乡下有一位比我大一点的伙伴告诉我,他说要去上海的话,从奔牛到常州,再从常州乘火车就可以到上海了,因此,我就在心中一直描画着这条回家的路线。跟外婆在乡下生活了大约半年不到,这中间还隔着一个春节。我已经悄悄地积聚了大约5块钱,拣破烂卖的钱、拣干扁豆卖的钱(那时候好象专门有人收这种干扁豆做中药什么的),以及外婆平时给我的零钱等等。

是1970年的春天,乡下一直在下雨。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江南的乡下一下起雨来,那泥土路是很难走人的。是一个星期天,比我大一点的伙伴突然来告诉我,他爸要开拖拉机去常州,让我一起去常州玩,我高兴极了,外婆一点也没觉得我有什么异常,还给了我1毛钱让我买点糖果什么的。到了常州才上去九点多,小伙伴他爸爸把拖拉机停在一个菜场附近,他要进菜场里面办事去,让我们在拖拉机上等他,我跟小伙伴说,我要乘火车回上海,小伙伴说:“我本来就是故意让你到常州来乘火车的。”说着,我就下了拖拉机,准备找火车站去。

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火车站,我买了11点钟去上海的火车,车票好象只有两块多钱,是那种没有座位的车票。车站上人很多,临上车的时候我故意挤在一个大人身后,还故意轻轻地拉着那位大人的衣角,检票口的服务员才没有把我拦下。

火车开动了,车厢里挤满了人,我紧贴着一位大爷的座位,大爷见我一个孩子挤在他身边就把我拉过去依在他身上了。大爷还看了看我后面的大人,问我:“你爸爸妈妈呢?”我说我一个人,大爷很惊讶地问:“你一个人怎么敢出来呀?你爸爸妈妈知道吗?”我点点头说:“知道的。”在那位大爷的庇护下我一路顺利地回到上海。从火车站到家更不难,我早就知道有一路电车是直接到我们家附近的。傍晚的时候,我突然回到家中,比我只大四岁的姐姐高兴得哭了,可是,当她得知外婆还不知道我回上海的时候,姐姐又急了,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正当姐姐又气又哭的时候,外婆进门了,外婆一进门就一巴掌打在我屁股上,打完又抱着我痛哭起来。

外婆一直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小就那么固执地依恋上海,我自己也说不清,其实,我也知道爸爸妈妈不在家,家里只有姐姐一个人,那时姐姐好象才上初中一年级,后来,外婆没办法还是在上海住下来了。

现在看来,许多人对上海的依恋,是对上海那种独特生活的追求,而像我那么小就对上海固执地依恋,其实就如同鸟儿对雀巢般的一种依托。有一位朋友说得很精辟,他说外地人依恋上海,是依恋一见钟情的情人;而上海人依恋上海,是依恋不舍不弃的母亲。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