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日记:东航,你怎么了?……
东航“返航门”事件让大家舆论纷纷,众说纷纭,那么,东航到底是怎么了呢?
作为中国民航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航空公司,当年曾经是国内三大航空的佼佼者。不管是公司治理还是管理能绩,不管是服务水平还是经营业绩,东航都曾经独领风骚过。也正是因为这些,中国民航的企业改革才会由东航先拔头筹的。然而,事隔几年现今的东航怎么就事端百出,多灾多难呢?
中国民航真正的改革重组是从1988年开始的,之前的中国民航曾经是军管民航,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义务兵改制,中国民航的军管体系造就了我国民航独特的管理风格。中国民航义务兵改制后的管理体系又延续了好多年,直到1988年的民航大重组,才形成了国航、东航、南航三足鼎立的中国民航三巨头。其实,民航第一次的大重组,并没有改变民航向来的管理风格,民航独有的“官本位”管理体系并没有被打破,相反,由于体制格局的变化,增加了更多的公司和部门,“官位”空间的增大,民航内部管理干部的突击提拔一下子增加了更多的“官员”。这些被突击提拔的“官员”毕竟不是经过一定时期培养的干部,在个人素质以及管理能力上肯定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曾经有民航资深人士透露,当时被突击提拔的民航干部中许多是当年的民航义务兵,有驾驶员、场道工、甚至有门卫收发员。而这些被突击提拔的干部至今还履职在民航系统的各级管理岗位上。试想,是否有可能因为管理干部的问题为此后的民航改革、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呢。
不可否认,公司改制上市应该是国企改革的良策,然而,管理体系的缺失对改制上市公司的发展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创立于1988年6月的东航,在1997年上市之前曾一直保持较佳的盈利状况,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也是东航进入鼎盛时期的销售收入达100多亿,年利润4亿元人民币以上,1996年利润额曾一路攀至6个亿,在普遍不景气的国内民航业中可称得上是一枝独秀。1997年2月东航分别在纽约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11月东航A股又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后的东航应该可以成为当时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国航空公司,可是,事实上好象有些事与愿违。上市后的1998年、1999年东航在规模上是有了巨大的发展、在服务质量以及安全管理上也有着骄人的成绩,曾经创造过全国民航服务质量年度评比唯一的“五连冠”纪录。然而在经营业绩上头两年只是基本保持了略有增长的势头,每年尚有1个亿左右的利润。然而,从2000年开始,东航出现了亏损。或许,上市三年多的东方航空开始显现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上市公司与传统体制下的管理体系之间的矛盾了。
上市后东航募集资金近30亿人民币,如果积极利用好这些资金东航应该说是有许多较好的发展契机的。譬如1998年新加坡航空和国泰航空都曾看好东航,并数度主动找上门来,希望成为其战略投资者。遗憾的是,东航并没有抓住这些机会。然而,1997年12月东航行政性兼并中国通用航空,东航又为自己日后的没落埋下的一颗种子。2002年,东航又以4个亿的代价收购了武汉航空公司40%的股份(现在已增加到96%股权)。加上后来陆继兼并的云南航空和西北航空,东航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一共“吃进”了5家民航企业,其中多数是不怎么景气的航空企业。这也使得本来在管理上就存在缺失的东方航空,加速陷入了步履维艰的泥潭。
外界对东航这次飞行员“返航门”事件的看法,基本都停留在飞行员道德缺失以及劳资纠纷的表面,其实,更深层次的问题恰恰是东航甚至整个中国民航在企业改革以及企业管理问题上的矛盾显现。
我们且不说由于当年民航改革的突击性,而造成的东航“管理干部”的先天不足,但从1997年6月至今,东航股份已经换了5届领导班子,换过4任董事长、5任总经理,平均每位董事长、总经理的在任时间只有2年。有的新领导班子还没有来得及对分子公司考察清楚就又被换掉了。近几年来,公司治理的不完善,又进一步造成了东航在管理方面的诸多漏洞。到2006年,东航管理危机终于彻底爆发,东航股份公司以及旗下控股的货运公司数位高级管理人员由于经济犯罪被判刑入狱。东航全年亏损扩大至27.8亿元人民币,每股亏损0.57元。
民航企业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在经历了“军管民航”、“事业制民航”的发展以后,突然要把一个“包吃包穿、衣食无忧”的中国民航推到“自食其力、开始国际国内竞争”的风口浪尖上去。其间的,改革流程、管理体系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用当时民航的一位领导人的话说:统统是“摸着石头过河”。
东航在经历了2006年的危机爆发以后,东航高层管理班子重新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原民航总局副局长李军“空降”东航任东航集团党组书记,被东航人公认的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曹建雄任东航股份公司总经理。李军在民航总局一直有着“爱才、惜才”的口碑,且善于培养干部,善于管理队伍。民航以及上级机构将李军放到东航来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要彻底整顿东航管理体系,重新打造东航干部队伍。然而,东航“东新恋”的挫折、飞行员“返航门”事件的出现,再一次说明了东航内部管理的缺失尚未得到完善。
我们从民航资源网上的“东航论坛”里发现了一个自称是东航员工对飞行员“返航门”事件评价的帖子,帖子说:“东航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后,我们见到了一些变化,但是某主要领导一句:‘不是拨乱反正,是巩固提高’的经典名言,把真正想做事业领导的手脚捆住了。加上几个不能变(大上海战略不能变、组织转型不能变),再加上‘扶上马送一程’的隔帘听政,可以说,东航应该进行的调整无法落实,总部集权不负责,分子公司负责没有权,条条块块都没有积极性。”我们不能肯定网上帖子的内容具有多少可靠性,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东航所发生的一些事实来反推,东航一个国企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至今还存在着严重缺陷的。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