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日记:羌族,云端上的婚礼(下)…… – 分享日记

网络日记:羌族,云端上的婚礼(下)……

羌族,云端上的婚礼

(接上篇)

随着释比一声“主家迎新人”撵杀法事做完。新娘由红爷牵着交给新郎。大伙围上来涌着一对新人进入堂屋,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婚礼仪式中只有一样是新生的,就是村长拿出结婚证宣读这对新人为合法夫妻。拜堂后新娘就正式成为这家的人了。大伙用“挂红”这种羌人独有的仪式将吉祥和祝福挂在新人的身上。”挂红”的仪式也是显示主家人品和地位的一种方式。挂红的人越多表示主家的为人越好,值得受人尊敬。红艳艳的祝福挂起来,喜洋洋的新人裹起来,细绒绒的吉祥飘过来,云上的歌谣唱起来。

新娘和新郎互戴鲜花
地点
:马灯村·龙溪乡·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1-18

村长宣布婚姻合法
地点:马灯村·龙溪乡·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1-18

与此同时支客司在院子里一边念诵接客词,一边给送亲的客人一一敬酒。送亲客答词,讨“封钱”。屋里屋外的欢声笑语在山谷间跌来撞去。撒拉子吹响开席调,正宴开始。整个正宴期间吹撒拉子的唢呐手权力最大。撒拉子吹响客人才能入席。首先入席的是送亲的正客,客人入席后厨房久久不上菜,撒拉子就会闹喳喳的响起来,吹厨师(催嘱厨房的大师傅快点上菜)。席间新人由支客司带着给每桌的客人敬酒。敬酒的过程中,新郎新娘既认识了双方的亲人,又接受了人们的祝福。

正宴开始,远客入席
地点
:马灯村·龙溪乡·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1-18

远山的呼唤
地点
:马灯村·龙溪乡·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1-18

新郎新娘挨桌致谢
地点
:马灯村·龙溪乡·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1-18

新郎敬酒,新娘敬烟
地点
:马灯村·龙溪乡·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1-18

酒菜吃的差不多了,撒拉子又吹响起来,吹吃酒慢的客人该退席让第二轮的客人入席了。这种流水席客人多的可以开到晚上。各色羌菜隆重的摆满一桌。拿起筷子,就有人端着酒杯来敬酒。远道而来的客人,来敬酒的人特别多。在这种重大的日子中有陌生的远客造访,羌人更视为吉祥。
  情谊浓缩在醇香的咂酒中,点点滴滴都是情,又怎能拒绝这清亮亮的情呢?“西斯古”头一昂,干了。不一会就酒酣耳热的从席间退下来,在寨子里到处游荡。拍拍古老的墙,踏着微醉的步子走在诠释不透的寨楼中。心象泉水清凉凉绿油油的流淌。

跳起欢快的沙朗
地点
:马灯村·龙溪乡·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1-18

正宴开过,主家在院子里燃起旺旺的篝火。来客们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沙朗。阿妹妹变幻的舞步摇着哥哥圆圆的梦想,婉转的歌声撩拨着心弦,唱醉了篝火。踏歌一般人们用最豪放的情绪抒发着最原始的心境。

花儿纳吉(对盘歌)
地点
:马灯村·龙溪乡·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1-18

喜庆在夜色中荡漾
地点
:马灯村·龙溪乡·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1-18

红太阳照山寨,数码走进羌家来
地点:马灯村·龙溪乡·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1-19

回门的时候新郎跟着送亲的队伍,带上他的新娘回到女方家里。他会在女方家里住上三天或者九天,然后回到自己家里长期居住下来。
  在以后平淡而漫长的夫妻生活中,浪漫便是田间的吆喝声,林间的砍材声。夕阳中妻子升起的炊烟,石屋里哭泣唤奶的孩儿。

幸福在云端
地点:马灯村·龙溪乡·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1-19

羌族大都聚集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茂县和北川羌族自治县。
  新郎何星健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龙溪乡马灯寨人,新郎生活的羌寨已融入很多汉族的生活习惯。新娘龙小丽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通化乡佳山寨人,佳山寨的民风民俗保持还比较完整。现在生活在羌寨的人们都讲两口语言(羌语和汉语)。在民风民俗保持比较完整的地方,五岁以下的孩子大都不会讲汉语。
  红爷就是羌族的红娘,如果红爷是个女人就叫女红爷。
  释比是羌族的端公,就是巫师。有的羌寨又叫“许”。在羌寨中释比有两种,一种是专做法事的释比,一种是主持婚丧仪式的释比。

来源:巴蜀论坛:http://bbs.phoer.net/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