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日记:我的小兄弟郭建强……
我的小兄弟郭建强在玉树地震灾区,这张图片是摄影师海东给他拍的,海东的原作把画面处理得比较暗,大面积的暗影让人看了很沉闷,摄影师或许是刻意为了在黑暗中突出白炽灯的明亮和温暖,突出志愿者在灾区的温情和力量,可是,我还是把照片重新处理了一遍,我更愿意看到小兄弟在灾区的身影.以下是建强兄在灾区的随笔
“结古速写”:
一、潮水般涌入的汽车
我曾经不止一次去过青南,却没有从道路到城镇看到过这么多的车辆。尤其是巨型载货大卡车。
这些卡车从中国的四面八方驶来,排成一列列、一行行,在青海大山的腰脊,弯成一圈圈弧线,最后,拉成一道道直线驶入结古。
美丽宁静的扎曲河倒映出这些钢铁长龙,倒映出一张张来自四面八方的施救人员的面孔。是些疲惫、焦急、坚强的面孔。
这些汽车,这些面孔,给满目疮伤的结古镇,带来了爱和力量。
二、措毛还是卓玛
名字叫措毛,还是卓玛?
其实一样叫人挂怀。
连着几天,我都在受灾深重的新建路上,看到这个大约二十岁左右的藏族女孩。她手握矿泉水,分发给来往的战士、志愿者、居民和记者。
她从不多问和多说什么,只是用纯净的眼睛看着你。“你渴吗?喝点水吧!”没有谁会读不懂她的眼神。
没有谁会轻易地接过她手中的水瓶。
因为,在那时,水仍然是珍贵的,留给更需要的人——这是大家不约而同的想法。
而在路侧,几位年龄和她差不多的藏族女孩,正和家人一起在清理废墟。
沉重的水泥块垒,粗大的椽木,压弯她们的身体。
在正午的阳光下,她们同样在默默地传递着重建家园的努力和希冀。
这是两组镜头。无论是发水的女孩,还是承重的女孩,都表达了生命的坚强,都传递了生命的温暖。
我没有上前交谈,我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叫措毛,还是卓玛。
三、第三完小围墙边的放生羊
吞没了几十个小学生的玉树县第三完小,是我几次路过但不敢入内的地方。
我怕孩子的哭声。
承受不了自己对孩子蒙难之时的想象。
可是,又觉得必须找到流泄这种痛苦的渠道。
我在几只放生羊的眼神里,找到了一种莫名的慰藉。
三只放生羊站在新建路第三完小倒塌了一半的围墙边上。其中一只羊的神态格外具有人性化的内容,它专注地凝视着残破的校园,许久,一动也不动。
这些在灾难来临前,自由地穿行在结古的放生羊,也许常常在第三完小驻足。可能,它甚至已经和校内的一个或几个孩子相熟;可能,它已经熟悉了学校特有的气息,学校作息的节奏,以及孩子们的那种明净的、无所禁忌的琅琅笑声。
它也在追问记忆吗?
放生羊的姿势和神态,好似一位被某个问题纠缠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智者。
此刻,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三只眺望第三完小的放生羊具有人类的情感。
四、大风中的会议
4月19日的傍晚。
眼看天色越来越晚,却又见大风忽起。风吹院落,只一瞬间,我看见我们临时搭建的餐桌上布满了黄尘。
然而,会议还在继续。
在大风里,17日从西宁出发和第一时间跟随本人单位已到结古的青海作家聚到了一起。来自移动公司的诗人韩文德鼻梁上是一层黑土,而家在结古镇的江洋才让面色黧黑。就着昏暗的灯光,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梅卓主持着会议,讨论书稿的构成。讨论,争论,只是为了以最快速度尽我们的力量完成此书。
这是我所参加过的会议中最难忘的一次。
不是因为环境简陋,而是因为真诚的讨论。
会后,送韩文德、江洋才让回去。独自走在大街上,我看见执勤的特警仍然坚守在岗位。
风把黄尘覆在他们的帽子上,嘴唇上;他们的肩膀上落满了黄尘。
五、嘉纳嘛尼城前跳绳的女孩
西海都市报副主编李军、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和我来到新寨嘉纳玛尼城时,赶上了一场急雨。
雨水迅速地把这座闻名世界的玛尼石城,浇湿了。
十年前,我曾到过这里。在蓝天青山的环抱中,十亿玛尼石垒成迷宫,有着夺人心魄的气势。石堆上飘动的经幡灵气十足。
地震让石墙很多地方坍塌了。
但是,同样让人震撼。
来自四乡八邻的群众,一如既往地环绕石城而行。
出城,我们来到新寨村民家中。所幸新寨村没有人员伤亡。这时雨过天晴,天空蓝得近乎透明,而四周的青山新浴。
就在我们返回之时,就在玛尼城前一间商店门前,我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正在跳绳。
她是那么投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娱乐之中,丝毫没有察觉从鼻孔窜出的青龙,正要跨过嘴唇。
我希望安定祥和的日子早点回到玉树。我希望看到更多孩子们,有着这个跳绳女孩般的快乐。
我偷偷按动照相机快门,留下了这动人的一刻。
六、在结古镇度过的最后一夜
我在睡梦中完全忽略了风雪。
然而,还是因为大雪睁开了双眼。天空微熹,从帐篷的缝隙朝天空望去,一片青蓝之色;地上则是厚厚的积雪,我正是被积雪从帐篷滑落的声响吵醒的。大片大块的雪从单薄帐篷上滑落时,竟然在传入双耳时,有着巨石从山坡滚落般的猛烈。
我突然发现,在帐篷入口卧着一只毛茸茸、黑乎乎的小家伙。是狗,还是猫?我挣扎着爬了起来。我走到它的身边,它只管将脑袋伏在前肢,却一动也不动。也许是因为不请自来,它谨慎地只钻进半个身子,背臀却露在帐篷外面,上面撒了一层白雪。
这个如此节制、如此沉默的不速之客,可能陪我度过了身在玉树的大半个夜晚。我伸手抚摸它的颈背,它似乎明了我的意思,缓缓地挪了挪身子,藏身到我的床下了。
是一只小藏狗。
我拿起照相机,把这只小狗摄入镜头;接着,用镜头扫揩落满白雪的脸盆、深井,以及大院内的这三顶帐篷。
我不敢忘记在结古度过的每一个夜晚。尤其是这个小藏狗陪伴的夜晚。
2010、4、30
小兄弟郭建强的博客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