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日记:另一个世界______东非肯尼亚之旅…… – 分享日记

网络日记:另一个世界______东非肯尼亚之旅……

另一个世界

东非肯尼亚之旅

橙红色的夕阳挂在山峦叠嶂的天边,远处的金合欢树像一把硕大的伞伫立在草原中央,秋天一望无际的肯尼亚草原如镶金铺银的地毯,迎接着前来观光的每一位客人。当我们的旅行车停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附近一家叫马拉辛巴酒店(Mara Simba Lodge)门口的时候,我没有马上想起动画片《狮子王》里和我们就要入住的酒店一样名字的“辛巴”,而是另一部电影《走出非洲》里绚丽甚至有些奇异的风景,以及那美妙得撞击心灵的旋律一直占据着我整个的思维空间。站在酒店的门口迟迟不肯挪动脚步,那定格在我眼前的风景就是电影《走出非洲》开头的景象。“夕阳在无边的草原上投下了燃烧的最后一丝火焰,天色渐渐暗淡下去,就连那浓郁的树影,也仿佛要被荒原的阴霾吞没”。

渴望非洲已经很久很久,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看过荣获第58届奥斯卡6大奖项的电影《走出非洲》以后,我总觉得我有一半的魂魄被非洲大地所吞噬而去。以至于当我真的站在马赛马拉草原上的时候,我就像魂归故里一般熟悉这里风吹草动云翻沙扬的一切。所以,当伶俐的松鼠穿越在你的脚步之间;当花斑红冠的珍珠鸡携幼率雏向你频频点头时;当欢快的羚羊跳跃在前方的时候;当斑马、大象、长颈鹿、犀牛和角马成群结队,甚至漫山遍野地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不得不从心底里发出一种你从所未有的震撼——这里的确是另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甚至是一个我们无法完全认识的世界。

是走出非洲还是永远留下?

在马拉辛巴酒店听到一则有些凄婉的故事,一对英国夫妇带着一双儿女杰克(Jack)和妮娜(Nina)来到马赛马拉草原,在入住酒店的当晚,英国夫妇发现一对儿女中9岁的儿子杰克失踪了,他们和酒店的保安找遍了酒店的每个角落,都没有杰克的踪影,酒店保安以及酒店的管理者这时候才开始慌张起来,因为这家酒店前不久刚发生过狮子袭击酒店客人的事情,杰克会不会跑出了酒店?于是,酒店发动了保安和当地马赛人连夜在酒店周围的草原上寻找杰克,得到的结果是杰克已经被狮子吃得只剩下蓝缕的衣衫。

杰克的父母和妹妹妮娜得知杰克的不幸消息后痛不欲生,夫妇俩却执意要继续翌日马赛马拉草原的旅行,他们一家三口独自雇了一辆草原旅行车,他们告诉司机主要目标:“追随狮群”,他们想看到吃掉杰克的狮子。

马赛马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即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是全肯尼亚最大、最受欢迎的国家公园,占地 1800平方公里,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提国家公园隔河相望。每年9月到第二年1月的野生动物大迁徙就在这两个公园之间进行。因此,这里简直成了野生动物的王国,很难同时看到的非洲五大兽:大象、狮子、豹子、犀牛和水牛经常在这里出没,而难以计数的羚羊、长颈鹿、河马、狒狒和狼则日夜在草原上徘徊。这里是动物最集中的栖息地和最多色彩的荒原。在这里,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独特的原始文化,草原日出、日落的仙境般的美妙,可以使久居都市的现代人忘记一切压力与烦恼,完全融入到奇妙的大自然中,感受到一种回归的轻松与愉快。

然而,对于杰克的父母亲来说,在这次旅行中他们显然不能获得那样的轻松和愉快,他们所记录下来的每一个画面、每一道风景或许都与儿子杰克有关,儿子杰克在马赛马拉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一草一木已经属于他们的儿子,这里的风和云似乎都夹带着他们儿子杰克的灵魂和精神。至此,我们不难理解,杰克的父母亲为什么要执意继续马赛马拉的旅行,他们或许只有在这段旅行中才能感受到儿子杰克的去处,或许只有完成了这段痛苦的旅行以后他们被撞击的心灵才能有所寄托。

草原上的金合欢树永远孤独地伫立着,秋天,马赛马拉草原上的雨会下得很突然,几分钟前还是阳光灼人的炎热,几分钟后或许就会乌云密布暴雨倾盆。那种蘑菇云般的移动暴雨会一瞬间从你面前倾泻而去。我在旅行车里欣赏着马赛马拉草原的这一切,却始终没有摆脱英国夫妇的影子,我甚至总会不由自主地切身体会着英国夫妇看到这一切景象时候的感受。

一群狮子盘踞在一座小山岩附近,狮子王占据着岩石的制高点。母狮和小狮子在山岩周围的草地上休息戏耍,游客们的车辆以及轰鸣的引擎似乎与它们全然无关。或许是狮子王在岩顶睡觉的时间太长了,先是一只小狮子爬上岩顶在狮子王身边拱擦了几下,狮子王醒了,狮子王抬头轻轻地吼叫了几声,虽然是轻轻地吼叫,可是那声音浑厚得如低音鼓那么撼人心魄。我突然想起英国夫妇和他们的孩子来,杰克的遇难是因为他自己太喜欢这个草原了吗?在草原的另外一个小道上,我们看到了一只猎豹正在追杀一头灰色羚羊,我们看着那羚羊即刻成了猎豹的美餐,我们看着羚羊的鲜血从猎豹的嘴边喷射四溅,我不能想象难道杰克也如此吗?在这个世界上,人固有人的尊严和地位,可是在马赛马拉的另一个世界,人或许随时就可能是动物的猎食。所以,你如果真的成了这里狮子的猎食,那么马赛马拉的草地、树木以及风和云或许就永远属于你了。当你真的想到这里的时候,像我这样率真的人或许会有立刻跳下游览车与狮为伍的冲动。

前面我说过,渴望非洲已经很久很久,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看过荣获第58届奥斯卡6大奖项的电影《走出非洲》以后,我总觉得我有一半的魂魄被非洲大地所吞噬而去。《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是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Isak Dinesen)的自传性小说。后来,小说《走出非洲》被搬上银幕,由美国知名电影导演西德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执导,并在1986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影片最为动人的是主人翁凯伦用那苍老而磁性的声音再一次的回忆“在非洲的恩贡山下,我曾有一个农场”。

凯伦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富家女,为了得到一个男爵夫人的称号她离开故土丹麦远嫁东非肯尼亚,然而男爵夫人的称号并没有给凯伦带来美满的婚姻生活。凯伦的丈夫常年醉心于狩猎。幸运的是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凯伦也可以经常外出打猎、探险,她渐渐的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在一次打猎遇险时,凯伦邂逅了年青的英国贵族丹尼斯。在遭遇婚姻的破裂和丈夫出走之后,凯伦独立经营着自己的庄园,而丹尼尔斯却经常来看望凯伦,在篝火边给她讲故事。甚至会驾着螺旋桨飞机来,带她去俯瞰角马迁徙过河。1925年,凯伦终于和丈夫离婚,而丹尼尔斯却在一次飞机失事中离世。凯伦将他葬在了恩贡山最高的山头,她说,在那里,他可以看见草原和狮子。在丹尼斯的葬礼上,凯伦读了一首诗“明智的你早早离去, 因为荣耀不能为谁停留,月桂树转瞬苍翠, 却比玫瑰凋零得还快” 她说:“他不属于我们,不属于我”。最后,凯伦孑然一身返回了欧洲,只带走了关于非洲的回忆……

我现在就在凯伦的故居前,抬头望去在凯伦故居的花园尽头正好可以看到恩贡山的七个山头。凯伦故居里摆放着凯伦和她丈夫以及丹尼斯的一些照片,仍然按照他们原先的生活状况,布置他们的客厅、书房、卧室、厨房,陈列着他们的家具及生活用品。因为,凯伦回国时,把所有的家具及生活用品都已经送人或者拍卖,这里陈列的东西,有一部分是收藏者送回的原件,有许多是拍《走出非洲》电影时候的道具。

在凯伦故居的花园里,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恩贡山,恩贡山上有丹尼斯的坟墓。远眺夕阳下的恩贡山,那些与凯伦和丹尼斯有关的特别场景即刻浮现出来:丹尼斯带着凯伦在飞机上看非洲原野的壮阔和美丽,凯伦真正领略到非洲原野自然风光的震慑和感人,一幅幅荡气回肠的自然画面,一声声动人心魄的野性呼唤。似乎现在还在恩贡山下回荡。人其实是那么渺小,一切的名利欲望在非洲神奇的大地上,只不过是过眼云烟。非洲之所以是非洲,是因为它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就像流淌的溪水不愿更改它们的河道,故事代代相传却不用文字,辽阔和壮丽的土壤不喜欢工业革命带来的味道。因为只有非洲,才是非洲。《走出非洲》不是仅仅讲述一个女人在非洲有个农场最后一无所有而离开非洲的故事,而是在讲述一个人的心灵史,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如何抛弃沉重的精神枷锁,踏上一条寻求自身解放的颂歌。旧约中有犹太人出埃及记,《走出非洲》难道不也在讲述凯伦解救自己而再次获得自由和家园的故事吗?

凯伦刚来非洲时,曾企图用丹麦的文明来改变非洲的愚昧,她曾竭尽全力给非洲老人、孩子施舍她所认为的“文明和幸福”。结果,得到了当地长老的反击:“英国人识字,但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非洲人是属于非洲的,有自己的传说,语言和风俗,不需要欧洲人来给他们讲《圣经》上的故事,不需要都认识abc,不需要用刀叉吃饭”。凯伦后来终于明白,非洲人的生活方式不需要改变,这只是所谓文明人的一厢情愿,你越是想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其实你就是在灭绝它。让我们“像敬畏大自然一样敬畏这些古老的民族”吧。凯伦说:地球是圆的,前方的路我们看不到太远;丹尼斯说:在此我们不是主人,是过客。正因为同样感到对未来无法预知,才会一起珍惜当下,探索每一日的精彩。

此时,我又想起了英国夫妇和他们的儿子杰克,杰克是被狮子吃下的,杰克永远留在了马赛马拉草原上,而凯伦在这个草原上生活了很久,却因为她的爱人离她而去,凯伦远离了非洲。凯伦永远地离开了非洲,远离了她曾经的山岗草原,晨昏四野,以及她永远的爱人,离开了她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地方。而丹尼斯永远沉睡在那个他们有过共同回忆的山岗上,他的坟上,竟然茂长了放眼满茵的草色绿意,经常能看到有狮子盘踞在丹尼斯的墓边。它们停留好久,就好像与墓中沉睡的男人在娓娓诉说非洲发生的一切。

(未完待续)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