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口述故事:12岁少年泣血唤回父亲的辛酸路…… – 分享日记

情感口述故事:12岁少年泣血唤回父亲的辛酸路……

2008年4月,一个12岁的少年在网上发了一则 “雇凶启事”:“一个女人抢走了我爸爸,谁愿意替我杀了那个女人,我给他2万元钱……”一出悲剧,眼看即将上演,幸运的是,他的这个贴子引起了深圳著名心理咨询师的关注,他决定替这个孩子“出头”。 事情的走向最终怎样?少年是否如愿抢回父亲呢?
父亲有了婚外情,少年的天空塌了 筱华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父亲筱明毕业于北京大学,担任深圳一家著名证券公司的部门经理;母亲吴如君是当地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在筱明眼里,生活仿佛一幅完整的幸福拼图。 筱华至今还记得,10岁那年,他和父母在深圳一家电视台出尽了风头。在“和谐家庭才艺比拼”节目中,父亲演奏马头琴,母亲弹吉他,筱华打手鼓,一家三口声情并茂地唱起了《吉祥三宝》。最终,筱华一家以堪称完美的表现被评为“和谐家庭之星”。 筱华聪明早慧,有着同龄孩子少有的高智商,两岁时,母亲就不惜代价让他跟随名家学习书法和绘画。在母亲的打造下,年仅10岁的他就在国际国内书画比赛中荣获20多个奖项,在音乐、数学竞赛中也获奖无数,成为远近闻名的“天才少年”。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貌似完美的家庭暗流涌动,只是天真的筱华没有觉察。吴如君是个强势的女人,家里大小事情都由她说了算,筱明心里感到憋屈。而且,吴如君心气极高,时常鞭策丈夫,希望他出人头地。可筱明生性散淡,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性格和生活目标的迥异,让筱明与吴如君争吵不断,但为了不让儿子受到伤害,他们的“战争”常常发生在筱明熟睡后的深夜。 2003年9月的一天深夜,夫妻俩又为家庭琐事发生激烈冲突。为了排遣内心孤寂,筱明在网络里冲浪。他以“今夜无法入眠”打出一行字,很快北京一个叫仇娜的女网友回应他:“你一定是个孤独男人,家庭生活不幸福。”筱明回复一个“苦笑”的头像。仇娜接着写道:“男人在社会上承受的压力比女人大得多,这就是男人为什么比女人短寿的原因。你妻子为什么不懂这个道理?”仇娜的善解人意,让筱明的眼睛湿润了,压抑太久的他顿时找到了心灵的知音,将工作的压力和婚姻的不如意尽情向仇娜倾诉。发泄过后,筱明感觉自己密封的心透进缕缕空气…… 从此以后,筱明三天两头与仇娜在网上冲浪。32岁的仇娜毫不掩饰对筱明的爱慕。一对孤独的人很快卿卿我我,并在网站社区的虚拟空间注册组建了一个家庭,彼此以老公老婆相称。几年时间里,彼此享受浪漫的虚拟温情。2006年7月,筱明得知仇娜要去上海财经学院进修,而这时公司正好要选派一名去上海驻站的总经理,为了能与仇娜从虚拟中走进现实,筱明主动向公司请缨。不知内情的吴如君还以为是自己激发了丈夫的雄心,兴奋不已。 一个星期后,筱明去了上海。在机场送别时,筱华一脸依恋地对父亲说:“爸爸,你要经常回来看我和妈妈。”筱明在孩子脸上亲了一下算是回答。 然而令筱华失望的是,远在上海的父亲很少给他和妈妈打电话,三四个月也不回来看他们一次。他哪里知道父亲这时已与仇娜擦出了爱的火花。仇娜父亲是国内有名的心外科专家,母亲经营着一家医药公司,家境非常优越。仇娜不仅学历高,而且气质高雅,是典型的美女加才女,她像磁铁一样吸引着筱明。而筱明的成熟英俊与洒脱不羁也很对仇娜的胃口,经过几个月的交往,两人住到了一起。 2007年元旦前夕,筱华终于把父亲盼回来了。很久不见父亲,筱华整天腻在父亲身边。父亲用泛青的胡楂蹭他的小脸,他用手挠父亲的腋窝,父子俩滚在一起…… 那天,父亲去了洗手间,筱华在用父亲的手机玩游戏时,无意中看到了一条短信:“亲爱的,我很想你,你什么时候回上海?” 11岁的筱华能理解这条短信的杀伤力,原来父亲在上海有了别的女人!这个小男孩的心顿时揪成了一团,酸楚的泪水簌簌地往下落…… 几分钟后,筱明从洗手间出来了,筱华哽咽着问他:“爸爸,这条短信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不要我和妈妈了?”筱华一愣,待明白是怎么回事后,严肃地说:“这条短信是爸爸的朋友故意搞的恶作剧,你千万不要告诉妈妈,你知道妈妈的脾气。你和妈妈是爸爸的精神支柱,我怎么舍得抛下你们?”父亲的解释让他深信不疑。 元旦一过,筱明回到了上海。仇娜的激情和青春活力让他如痴如醉,沉浸在温柔水乡里的他,彻头彻尾地忘记了自己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 2007年3月,低迷数年的股市一路飙升,筱明向仇娜借钱炒股。仇娜二话没说,从父母那里借了100万交给他,约定两年后返还本金即可。在股海里搏杀多年的筱明有着丰富的证券知识,他很快就将100万本金像滚雪球一样变成了400多万。 由于炒股分心,筱华工作上出现了疏漏,总部领导在开会时点名批评了他。自尊心很强的筱明认为,领导这是故意让他在同事面前出丑,愤然辞去工作。吴如君知道后,在电话里与丈夫大吵大闹:“你都四十多岁了,怎么还像一个孩子一样不成熟?你这个年龄再到哪里去找工作?”“我的事不用你管,这些年我受够了!”“有本事你就别回深圳的家!” 这句话正合筱明的心意,这时他手上有了一笔钱,仇娜也完成了学业,2007年8月筱明跟随仇娜去了北京。仇娜在一家合资公司出任业务主管,筱明则在一家证券公司担任分析师。 2008年春节随着北京漂浮的瑞雪一起来临了。春节前两天,筱明在电话里告诉吴如君:“这边工作太忙,我不回来过年了。”吴如君的心猛地一抖,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丈夫难道忙得连回家过年的时间都没有吗?筱华一听说爸爸不回来过年,急得哭了起来。筱明不在家,筱华和母亲没有一点过年过年的喜庆心情。 正月初五,吴如君突然接到远在湖南岳阳的婆婆打来的电话:“你是不是和筱明离婚了?他怎么带着一个陌生的女人到家里来了?”筱华和母亲一下子蒙了……
母子联手救家失败,12岁少年上网雇凶 当天下午,筱华随母亲登上了北上岳阳的火车。当他们赶到奶奶家时,父亲已带着仇娜返回北京。母亲愤然拨通父亲的电话:“你太无耻了!你有何颜面面对我和儿子?”筱华平静地告诉吴如君:“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也不想再隐瞒了,我们分手吧!”吴如君放声大哭。 筱华忍着泪水跑到街上给父亲打公用电话。零星的小雪花在空中飘舞,在陌生的岳阳街头,筱华站在寒风里一边抹眼泪,一边哀求父亲:“爸爸,你别离开我和妈妈好吗?你不是说最爱我吗?怎么又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我不和你妈在一起也最爱你。”父亲敷衍几句就挂断了电话,筱华蹲在地上失声痛哭。雪落满了他的头发,冰凉的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12岁的筱华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痛彻肺腑。 回到深圳,筱华和母亲的生活一片愁云惨雾。为了捍卫家庭,筱华和母亲开始联手拯救出轨父亲。2008年2月25日,母子俩谎称筱华得了重病,需要住院治疗,筱明急急忙忙赶回深圳。回到家才知道被母子俩涮了,筱明抽身就要走,筱华突然跪在门口,用身子挡住父亲的去路:“爸爸,你要走就从我身上踩过去!”筱明只得留了下来。 筱华将获奖证书一一摆在父亲面前:“爸爸,这是我获得的希望杯奥数大赛的奖牌;这是全国书画比赛的奖状;我钢琴还考过了四级……你只要你不离开我和妈妈,我还会给你拿回更多的奖状。”筱明表面上迎合着母子俩,但沉醉在婚外情漩涡里的他哪舍得罢手? 第二天早上,筱华起床后,看见母亲坐在客厅里抹眼泪,原来父亲偷偷走了。筱华的心一片冰凉。两天后,母亲痛心地告诉筱华:“你父亲已正式向我提出离婚。孩子,这个家是保不住了!”都是那个可恶的第三者作的孽!筱华对那个破坏他们家庭的女人充满了刻骨的仇恨,他决心要报复她。 可怎样才能找到那个女人?筱华大伤脑筋。那天他在看一部警匪片时受到了启示。4月5日,筱华瞒着妈妈,悄悄来到学校附近的一家网吧,他一边流泪,一边在网上发帖子:我曾有个幸福的家。可爸爸为了另外一个女人,竟向妈妈提出离婚。我和妈妈非常痛苦,我恨死那个第三者了,我想杀了她!可我才12岁,对付不了她。谁愿意替我杀了那个女人,我愿意给他2万元钱…… 把帖子发到网上后,筱华心里涌满悲壮的豪情。 次日上午,深圳一位专攻婚外情调查的私人侦探师在论坛灌水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则雇凶帖子。一个12岁的少年,居然做出这样惊心动魄的举动,可见他的心灵受伤何其深重!出于同情和职业原因,打算尽力帮助筱华。 当天下午,约筱华在东湖公园见面。见到筱华那一刻,大吃一惊,像筱华这样的花季少年,应该青春飞扬活力四射,而他头发枯黄、神情憔悴,眼里写满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筱华含泪讲述了家庭的变故,说完,筱华将一张写有仇娜电话号码的纸条递给:“你去北京帮我杀了她,我给你2万元报酬!” 接过纸条,告诉筱华:“我不是杀手。”筱华听后扭头就走,一把拉着他说:“杀人偿命,那样做不仅会害了你,而且也会连累别人。叔叔愿意理智地帮你解决问题。”在的要求下,筱华带着与吴如君见面了。 认真地问吴如君:“你还爱筱明吗?”吴如君含泪说:“我对他还有感情。十多年的夫妻怎能说分手就分手?”知道了吴如君的态度,决定采取外围分解,以情感化的方式来挽救这个家庭…… 当天晚上,吴如君母子以筱华的名义,给仇娜写了一封信。两天后,带着信,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按照筱华提供的电话,他联系上了仇娜。没想到仇娜冷冷地说:“我们没什么好谈的,有什么事法庭上见!”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4月12日,敲开了仇娜的家门,还没等他说明来意,仇娜就冷漠地将他往外推。拼命抓住门框向仇娜解释,仇娜根本不给他机会:“你再不走我就报警了!”说完拿起电话就要拨打110,将带来的信扔在茶几上,悻悻离去。 走后,仇娜发现了茶几上的信,打开一看,上面写道: 仇阿姨: 您好,我是筱明的儿子筱华。我曾有一个幸福平静的家,是您的介入,将我们家搅得支离破碎。妈妈夜夜失眠,眼睛都哭肿了。我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整天在忧伤中煎熬。 我知道我爸爸对这个家还有感情,我和妈妈也还很爱他。相信他也是爱我们的。我常做这样的噩梦:“你与我父亲谋杀了我母亲,我杀死了你,而后我又勒死了父亲。”梦醒后我哭得再也睡不着。阿姨,我不想这人间悲剧在我们家发生,您退出吧,让我们家恢复原来的宁静…… 落款处是三滴殷红的血迹。仇娜惊呆了,内心波澜骤起…… 见与仇娜无法沟通,便打电话劝说筱明。筱明呵斥道:“这是我们的家事,你一个外人瞎掺和什么?”说完电话就挂了,再拨过去,语音提示已是关机。在北京待了两天后,无奈地回到了深圳。
泣血呼唤父亲归来,亲情修补家庭裂痕 的北京之行一无所获,筱华和母亲失望不已。吴如君长叹一声:“既然这样,就随他们去吧。”筱华握着小拳头,坚定地说:“妈妈,不能放弃,我放了暑假,就与郑叔叔一起去北京,我相信能把爸爸拉回来。”儿子的早熟让吴如君既心酸又欣慰。 6月25日,筱华带着一张光盘,和一封写给仇娜父亲的信,随来到北京。两人找到仇娜父亲,筱华将光盘和信交给仇父,哭着说:“仇爷爷,现在只有您能救我们一家了。”仇父拆开信一看,是这样写的: 尊敬的仇爷爷: 您好,我是筱明的儿子。今天给您写信,是有一件关系到我们全家幸福的事请您帮忙。我们家正经历一场天崩地裂的“灾难”。我爸爸坚决要与我妈妈离婚,原因是我爸爸与您女儿在一起……” 仇父这才知道筱明是有家室的人,信里字字句句像重锤敲打着他的心,他为女儿的行为感到羞愧。他歉意地说:“我女儿已经错了,我不会让她再错下去。”当天晚上,仇父找到女儿,将光盘摔到她面前:“你伤害了多少无辜的人呀!你必须马上断绝与筱明的一切来往!” 仇娜哆嗦着将光盘插进DVD。很快,一个老奶奶的身影出现了,她认出那是筱明的母亲。老人双手合十,老泪纵横地哀求:“仇娜,求你放过我儿子,放过我儿媳和孙子吧!我在这里给你行礼了。”说完,老人深深地连鞠三躬。 愧疚、自责与懊悔,像江河水在仇娜心头奔腾,她双手捂脸,任泪水汹涌而下。自从接到筱华的信后,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遭受良知和道德的拷问。爱上有妇之夫,从一开始就错了,她不能再在错误的泥淖里越陷越深。抹去眼角悲伤的泪水,仇娜哽咽着告诉父亲:“爸爸,我会永远离开筱明。”仇父如释重负。 随后,仇父带着和筱华找到筱明。见到父亲,筱华扑进父亲怀里,一声饱含深情的“爸爸”,让筱明泪雨纷飞,父子俩紧紧拥抱。仇父将女儿的一封信交给筱明。仇娜在信里只写了几句话:“我已在负罪感中生活了数年,不能再给自己的心灵上刑了。忘了我吧,这辈子我不会再见你。”浓浓的落寞和惆怅涌满筱明的心头,他知道仇娜永远不会在自己的生活里出现了。筱华拉着父亲的手:“爸爸,我们回家吧!” 三天后,筱明一行返回深圳。下了火车,令筱明惊讶的是,吴如君竟前来接站。四目相对,默默无语。筱明将母亲左手叠到父亲的右手上:“爸爸妈妈,我们一家再也不分开了好吗?”夫妻俩对望一眼,内心五味杂陈。 望着儿子纯净的眼睛,愧疚与感动在筱明心底冲撞。儿子太乖太懂事了!他对儿子伤害那么大,而儿子却对自己毫无芥蒂,有这么好的儿子是他的福气呀!自己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儿子,不珍惜这个家? 心灵的灯盏拨亮了,筱明决心用行动为自己赎罪,努力修补这个家,修补他和妻子之间的裂痕。在家里,他抢着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陪着儿子做功课。晚上,妻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把苹果、梨洗净去皮,再切成丁,然后插上牙签,摆在妻子面前。 2008年8月,吴如君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疼得她龇牙咧嘴。筱华见电视直销里在卖治这种病的电烤灯,对父亲说:“爸爸,你买一个送给妈妈吧!”筱明第二天就去商场买回一个,并亲自给吴如君烤腰。8月的深圳酷暑难当,吴如君被烤得浑身舒畅,而筱明却汗流浃背。丈夫的关爱,让吴如君心头的坚冰慢慢融化:丈夫对自己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段时间,丈夫是在真心忏悔,用真情融化自己心头的隔阂,弥补对自己的亏欠。 经过这场磨难,吴如君也反省自己,夫妻之道最要紧的是平等相处,自己过去有点太霸道了,让丈夫产生了逆反心理。人的一生那么漫长,谁都有可能走弯路、摔跟头,为什么不给他回头是岸的机会?吴如君将头靠在丈夫胸前:“那一页已翻过去了,让我们重新开始吧!”筱明动情地说:“下半辈子我会好好呵护你和儿子。”夫妇俩心头的隔阂冰雪消融…… (以上为2008年11月15日出刊的《家庭》杂志12月份下半月刊报道文章采访记者:胡荼)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