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口述故事:用凄清拯救你:风中有杆血染的旗……
因为爱着你的爱,所以幸福着你的幸福,痛苦着你的痛苦……
用凄清拯救你:风中有杆血染的旗
长江大学大三学生董莹突患急性白血病,急需40万元手术费做骨髓移植手术。董莹家境贫困,她如花的生命开始倒计时,与她同校的至爱男友李小刚四处求助无门后,被逼上了绝境,毅然挥泪走上了艰难的筹款自救不归路,用泣血的爱情拯救那个日益暗淡的生命。从荆门、荆州到武汉,他在三座城市之间风雨兼程,一路孤独,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殊死赛跑。短短4个多月,他奇迹般募集到了40万元巨款。脆弱的董莹也在“爱情魔力”的感召下,逐步刚强地穿越死亡之谷……这狂野、悲情而漫长的爱情拯救之旅,延续和刷新了一段校园爱情传奇,这风中血染的爱情之旗,生离死别的大义坚守,震撼和感奋了广袤的荆楚大地……
2005年12月7日,李小刚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拯救董莹,我不认为这是责任,但只有这么做,才是我的生活。如果能把我的生命折一半挽救她,我义无反顾!”
纯美的校园爱情,遭遇夺命绝症的尖峰考验
2005年7月22日,在湖北沙洋家中度假的长江大学经济学院大三学生董莹突然牙龈渗血不止,并反复发烧,被紧急送往荆门第一人民医院。诊断结果令其父母如遭晴空霹雳:她竟患了急性白血病!7月25日,病情恶化的董莹被迅速转入武汉同济医院,进一步确诊为急性粒细胞M1型白血病。
由于董莹的白血病伴随MLL基因异常,她的病情比一般白血病要严重得多。同济医院血液科主任周剑峰教授指出,如果不尽快对她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她的生命将维持不了多久。与董莹匹配的骨髓已幸运地在北京中华骨髓库找到,但骨髓移植手术费高达25万!
董莹的母亲是下岗工人,父亲每月也只有600元的收入,25万元巨额医疗费对他们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董莹的男友——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大三学生李小刚当时在荆州实习,闻讯后他连夜赶到她的病床前。此时,董莹维持正常生命的早幼粒白细胞已经由病发时的98%降到5%,生命危在旦夕,医院对她启动了代号为“重拳猛击”的DA化疗方案。但她并不知道自己得了致命的白血病。25万手术费像一块磐石压在22岁的李小刚心头。他一边强忍悲痛安慰董莹,一边十万火急地四处筹钱。
李小刚和董莹2002年10月相识于校运动会上。2003年1月11日,他们确立了恋爱关系。董莹天生一副好嗓子。李小刚与她在夜色中散步是,特别喜欢听她唱歌。董莹常为李小刚唱起那首《约定》:“远处的钟声回荡在雨里/我们在屋檐低下牵着手/幻想教堂里的那场婚礼……”
李小刚特别喜欢收藏椭圆形的石头。周末在长江边上,每一次,董莹都要帮他挑选一枚别致的圆石。她说:“我要为你捡100枚。到我们结婚那天,把她们放在漂亮的金鱼缸里。到老的时候,他们就天天守着金鱼缸,回望青春岁月。”2003年情人节,董莹送给他一枚“石头记”的虎眼石吊坠,其背面刻着:“让我们牵手到海枯石烂。”李小刚一直把这枚胸坠看作自己的护身符,时刻挂在胸前。
2004年“五一”,两人终于积攒了2000元钱,结伴去杭州旅游。杭州是董莹儿时梦想的天堂,她说毕业后想去那里工作。李小刚则向往上海。董莹说:“这样毕业后我们也离得很近啊,我们在杭州买一所房子,每个周末你就回家团聚……”当时他们都没有手机,在去杭州的火车上,因不常出远门,他们总担心不小心走散了,于是约定,如果走散了,他们就在西湖断桥上一直等对方出现……
2005年6月底,即将上大四的李小刚专门申请到荆门实习,以便能和董莹离得更近一些。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女友却一夜之间突患绝症,如果不能及时筹到25万救命款,她的病一天天拖延下去,她生还的希望将越来越渺茫。他无数次绝望地想,在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殊死搏斗中,一个一无所有的大学生能帮她穿越生命的死亡之谷吗?
李小刚把第一个求助电话打给了在广州工作的哥哥。可颇有积蓄的哥哥坚决地拒绝了李小刚。他认为,李小刚和董莹只是校园恋人关系,劝他别管这事。哥哥的冷漠使李小刚伤心难过得哭了,但擦干眼泪,他把第2个求助电话打给了远在仙桃农村老家的父亲。父亲对他说:“董莹现在是最需要你的时候,家里还有点钱,你赶快拿去!”
父亲的大义仁慈让李小刚热泪盈眶。董莹对他像生命一样珍贵,他决心与死神赛跑,用泣血的爱情拯救爱人的生命!
8月初,董莹第一次化疗后,她体内的早幼粒白细胞回升到69%,但她仍然反复发烧,胸闷、呕吐,贫血、头发开始脱落,血小板数量也降到维持正常生命最低值的1/33,随时有出血不止的可能。她的免疫功能几乎丧失,即使普通的感冒,也可能夺去她的命。
心急如焚的李小刚开始在长江大学、保险公司、红十字会等之间频繁奔波,最后失望而归。他感到走投无路了。
这时,董莹在北京邮电大学的高中同学向阳中止了在广州的实习,赶回了荆州,和李小刚一起制作了一个名为“关注董莹,关爱生命”的专题网站。李小刚一次次在网上发出疾呼:“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他写了多篇情真意切的董莹病情日记,悲情似海。短短一个月内,包括国外留学生在内,陌生网友先后给董莹寄来了8000多元爱心款。
8月8日,董莹21岁的生日。她多么盼望李小刚来到自己身边,和自己一起唱一首凄婉的生日歌啊!可是李小刚为筹款仍奔忙在数百公里外的荆州。她在病房度过了寂寞伤感的一天。
2005年8月7日深夜,李小刚含泪在董莹的病历日志中写道:“她虽然连生日蛋糕也不能吃。但还是许下了几个愿望。她希望护士姐姐明天打点滴,不要又打漏了。她渴望自己的病快点好起来,她知道,为了治病,家里已经没有钱了……”
8月17日,董莹体内的早幼粒白细胞数量下降到正常值的32%,几度昏迷,同济医院紧急采取“预激方案”对她进行第二次化疗,将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从昏迷中醒来,她的第一声呼唤是李小刚的名字,无声的泪水奔涌而出。
恋人的泣血呼唤,深深刺痛了远方李小刚的心。尽管好友多次劝他放弃努力,可他还是拖着一身疲惫,在周末星夜踏上了去武汉的班车。深夜,他疲惫地走进董莹的病房,虚弱而憔悴的董莹顿时眼睛一亮。李小刚真想一把将她搂着怀里痛哭一场,可是,由于白血病人最怕病菌感染,而他一身灰尘与臭汗,他只得在反复清洗双手后,拉着董莹的手,含着泪笑劝她学会坚强……
为了多陪陪董莹,他总要在武汉呆一整天,再回荆州组织募捐活动。化疗的毒副作用,让董莹的肠胃受损,只能吃稀饭,且进食极其困难,往往一餐饭要花一个小时。李小刚给她喂一次饭,却要在微波炉里热上好几次。董莹的母亲在一江之隔的武昌租居处把董莹一整天的饭菜做好,由李小刚一大早上坐1个多小时的车送过来。不久,护士提醒他,白血病人应该多吃新鲜蔬菜。这样,李小刚一天要在汉口和武昌之间奔波2次为董莹送现饭现菜。
透过男友和父母苍凉迷茫的眼神,董莹意识到自己病情严重。她恳求他们告诉自己真相,但都被李小刚搪塞过去了。可一次,由于护士疏忽,董莹无意中发现了自己那个可怕的病历单,绝望的泪水顷刻淹没了她,她的病情再度恶化。
那夜,正紧急募捐的李小刚再次从荆州匆忙赶到董莹的病床前。此时,董莹刚抽了骨髓,虚弱无力地躺在病床上,插着针管的双手瘦得不成形。但一见李小刚,她嘴唇动了动,欲言却止,滚烫的泪水顺着脸颊滑了下来……李小刚心一阵绞痛,他泪雨滂沱地拉着董莹枯瘦的手说:“即使天塌下来,我也会用为你顶住。”
与死神赛跑,千年古城挥洒孤独的爱与泪
8月26日,李小刚泪别恋人回到荆州。这个曾在荆州电视台举办的“南京生存挑战”中死活不肯求人的男孩,逐个在长江大学西校区近百个班级为董莹发动了近百场募捐行动。“董莹本应该和大家一样坐在教室里憧憬美好人生,可是,如今她却躺在重症病房里,生命垂危。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她却丧失了享受生命的权利……”董莹的命运和李小刚的真情拯救打动了该校区万名师生,他们先后为董莹捐助了10000多元爱心款。荆州电视台也及时做了“关注董莹,关爱生命”的跟踪报道。报道引发爱心潮,荆州书城等多家企业也为董莹捐助了近万元。然而,这些钱只能维持董莹每天高额的医疗费,25万元手术费仍遥不可及!
9月中旬,董莹病情再度恶化,进行第3次化疗。此次化疗药剂量很大,毒副作用使董莹其他器官功能受损,反复发烧,吃不下睡不好,她曾经引以为骄傲的一头柔顺的长发开始脱落,经常不经意间就拎下一把。她伤心得失声痛哭。
9月17日,中秋节。一名新护士走进了董莹的病房。当董莹一眼认出这个护士就是自己一个最要好的女同学化妆成的时,兴奋得尖叫起来,她露出了住院以来的第一个甜甜的笑容。原来,董莹几个要好的同学特地从荆州来到武汉,和她一起过中秋节。李小刚临时给董莹设计了这样一个意外惊喜。但董莹因化疗胃口不好,不能吃月饼,那夜,她和李小刚一起为大家现场作画助兴:他们俩伫立在窗前唱着童年的歌谣,清朗的月亮挂在夜空。董莹指着中天的月亮开心地说,那就是我家的大月饼……
由于董英由白血病引发的病菌感染一直没被控制,医生不断对她注射抗生素,药物的毒副反应使她日夜苦痛不堪。医学专家指出,如果不尽快控制她的病情,及时动手术,她的生命将一天天走到尽头。
手术费仍然是最大的瓶颈。25万的筹集,十万火急!可这时,李小刚的风风火火的校园募捐活动被校方勒令禁止。但在100多青年志愿者的协助下,9月上旬,他们先后在沙隆达广场、时代广场、好邻居超市、安踏专卖店等人流量大的场所继续为董莹募捐。安踏专卖店还特为青年志愿者提供了12件写着“关注董莹,关爱生命”字样的文化衫作宣传。文化衫上的这些字,是李小刚一个同学的妈妈连夜一针一线亲手赶制的。荆州书城懂事长彭胜在该书城长期设置了“拯救董莹”的募捐箱,读者购买一本书,就会收到两毛钱的回款,用以救助董莹。因演唱《丁香花》而一举成名的歌手唐磊带着刚出版了的长篇小说《丁香花》来到荆州签售。该书讲述了一场美丽爱情的邂逅与无奈的分离。唐磊郑重地送给董小刚和董莹各一本该小说,鼓励他们在绝境中坚守坚贞的爱情,并希望能在荆州为董莹举行一次义演。
在读大学生李小刚浩荡的爱情拯救,轰动了整个荆州古城,乃至一些城管执法人员和警察也忙着帮他联系募捐场地、接电源、维持秩序……古城人在一个多月内共为董莹捐资60000余元。
每个星期天傍晚,募捐活动一结束,李小刚就连夜坐颠簸4个多小时,把一周募集的救命钱紧急送到武汉董莹的病床前。
9月底的一天傍晚,天下着冰凉的秋雨。李小刚拎着几大包董莹御寒的衣物,匆忙赶往武汉。司机在武汉近郊就把全部乘客扔下了。他孤独地站在凄风苦雨中,面对这座陌生的城市,满目苍凉。他在深夜奔上董莹所在的10楼病房,才发现自己浑身已被雨淋透了。
董莹身体一天天虚弱,对生命的绝望使她常默默流泪。但从天而降的恋人,又使她顿时含泪绽开了笑容。因为手臂上插了几根针管,她把布满出血点的一只腿从被卧里伸出来,朝李小刚“招手”。
李小刚紧握着懂莹枯瘦的手,与她讲起霍尔金等许多自强不息的故事。尽管这些故事很老套了,但他还是不厌其烦地讲。董莹逐渐开朗起来,虽然他不知道李小刚在外奔波的具体细节,但她紧紧拉着李小刚的手说:“我只想快点好起来,去外面见见那些帮我的好心人。”
2005年10月4日,长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在荆州书城门前广场为董莹举办了一场义演。这天,荆州书城门庭若市,学生、市民和陌生的城市过客围满了简易的舞台。节目进行到高潮,台下森林般的手臂举起来:“董莹,我们等你回来!”谢幕那一刻,李小刚朝台下三鞠躬。这个不轻易落泪的热血男孩却泪雨纷飞。随后,他挥别自己的爱情故土,匆忙踏上了拯救爱人的武汉之旅。病入膏肓的董莹正急盼着他来到身边。
生死边缘,风中有杆血染的旗
此时,躺在武汉同济医院内科大楼10楼20床的董莹.,已做了第4次化疗,全身出现大量皮疹,浑身瘙痒刺骨,并反复发烧,脸蛋被烧得通红。这个柔弱的女孩再一次徘徊在生死线上。
尽管有父母日夜守护在病床前,但只有李小刚来到了身边,董莹才觉得多了一份安全感。像每一次探视一样,李小刚忙进忙出,为她热饭、取药、打水、送她去厕所、奔波在武汉三镇为她买用品……但浑身瘙痒使她生不如死,日夜难眠,对生命的绝望再次使她一次次泪湿枕巾。李小刚搜肠挖肚对她讲许多绝症病人决战死神的真实故事,可董莹已经听厌了,烦躁不安,和他顶撞起来。李小刚忍着委屈而悲痛的眼泪,一次次求护士给她找皮肤科医生给她止痒。护士说自己无能为力,背过身去,她落泪了。李小刚只得按照护士的嘱咐,买来皮炎平,轻轻地涂在董莹的额上、脸上、手背上……
董莹渐渐平静下来,望着满脸憔悴的恋人,她泪水再次夺框而出:“小刚,歇会儿,我给你唱首歌吧。”以前在学校,每次她想唱歌给他听时,他都点《约定》,她都唱腻了。但她趁现在自己还有些力气,就想唱这首歌给他听。可她沙哑着嗓子,刚唱了几句,就捂着被子哽咽着,无声的泪水顺流而下。她时常悲观地想着自己将不久别于人世,不禁满腹悲戚。而男友的悉心呵护,又让她备感温馨和愧疚。一天夜晚,她紧紧拉着李小刚的手,流着泪说:“你放弃我吧?让我们都得到解脱。”李小刚心中一阵绞痛,但还是微笑着说:“董莹,你说过的,我们还要守着金鱼缸,相伴到老的……”那些天,董莹不再哭泣了,以前她特别怕打针,现在护士一来,她就把手臂伸出来,咬着牙认真地说:“你打准一点吧,等我病好了,我还要和小刚一起去新疆、海南旅游哩……”
然而,从荆州和网络募捐的钱,仅能维持董莹高额的日常医疗开支。25万元手术费仍然是个不可触及的梦。此时,一场为援救1998年某抗洪英雄白血病儿的捐助行动在媒体推动下在武汉一次次掀起了高潮。对此,李小刚不胜悲凉。
与此同时,长江大学向他发出紧急通知:要么返校上课,要么自动退学。他几个月来几乎没在校上课了,马上面临毕业,远在乡下的父亲十分担心他的学业前途。
但李小刚已无法回头。他首先想到的是找一家企业“典卖自己”。如果哪家企业出资25万挽救董莹,他明年7月毕业后愿意和对方签约,为其服务终生。
10月初,心急如焚的李小刚精心整理了董莹病情的大量影像资料,请求武汉各大院校声援。尽管一路艰难,但他是幸运的。他先后在武汉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10多所高校发动了拯救董莹的募捐行动,在武汉高校刮起了一股“董莹旋风”,来自各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在双休日抱着“拯救董莹”的捐款箱,纷纷走上街头。一块“关注董莹,关爱生命”的宣传版,一台播放董莹病况的电脑,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他们先后在武汉广场、徐东平价广场、群光广场、亚贸广场、乃至管理严格的江汉路步行街展开了“拯救董莹”的爱心行动。无数武汉市民纷纷解囊相助,连抱孩子的妇女、乞丐也把钱送进了捐款箱……贵州金粮酒业武汉分公司、武汉市新华书店、大唐沐足等几家企业也共为董莹捐助了近万元。武汉一名叫阿星的笑星亲自来到董莹的病房,捐赠了2000元,并以其幽默逗董莹开心;一名基督女信徒一边在胸前划着十字,一边把3000元钱送进了捐款箱……
截止11月20日,在不到2个月内,陌生的武汉人共为董莹捐款达30万元。
这时同济医院血液科专家发现,由于发烧、感染等症状一直没得到控制,董莹的生命极其脆弱,白血病已到晚期,必须对她做挽救性骨髓移植手术,但手术费猛增到40万。而且,这个手术即使成功,她的生命也只能维持2—3年。董莹病发初期预先估计的25万元手术,只不过是做常规性的骨髓移植。
这个新的诊断,给刚刚松了一大口气来的李小刚沉重一击。他欲哭无泪。
11月中旬,一直对李小刚拯救行动颇有微词的长江大学终于被李小刚坚韧的校园爱情所打动,将7万元爱心款连同荆州人寿保险公司“开辟绿色通道”为董莹赔付的6万元人身保险金,特派该校党委副书记朱业宏亲自送到了同济医院董莹的病床前。与此同时,一直不支持李小刚的哥哥也从广州向他的账号上汇来2000元。李小刚的父亲李家珍也带着四川筹集的10000元来武汉看望了董莹。至此,李小刚总共为董莹艰难筹集到了爱心款约40万元。此外,董莹的父母也从亲友那里筹借到20多万元。
可是,董莹住院4个月,已经花费了近40万元,骨髓移植手术费至少还差10多万元。而且,她仍然反复发烧、呕吐、晕厥……病情仍在进一步恶化之中,她时刻徘徊在生死的边缘。
11月7日,医院给董莹正式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她被转入特别监护病房。周剑峰主任指出,董莹的生命恐怕得以天来计算了。
李小刚的精神快要崩溃了。如果继续频繁奔波在外募捐,恐怕他连与她多说几句话的机会也没有了。他把继续募捐的重任托付给武汉高校的青年志愿者们,日夜守护在董莹的病床前。董莹日夜打点滴,护士又同时照顾几个病房,李小刚夜里就趴在董莹病床边,一旦发现点滴打完,就赶紧通知护士。为了强制自己不发困,他通宵地开着电视,而且静音。半夜里董莹醒来,见他在看“无声电影”,难过得泪留满面。一天夜里,一打盹的工夫,李小刚发现在昏睡中输液的董莹手上的针头竟掉在地上,他再也不敢轻易打盹了,赶忙买来一把小手电筒,每过半个小时,他就用手电筒照一下点滴瓶,以防不测。接连熬夜,他又累又困,白天奔波在街上,他只能坐在公交车上眯上一会……他含泪对董莹说:“只要能延长你的生命,我就不能放弃努力!”
与董莹同病房的一个病友,是同济大学的女生。她的男友在得知她患白血病一周后,随即与她分了手。董莹进监护病房后,她已康复出院了,但她不时来看董莹。她对董莹说:“你真的很幸福啊!有这么好的男友。” 董莹真的感到自己很幸福,精神稍好时,她总满噙着泪花对李小刚说:“是我拖累了你,让我怎么回报你呀?”她用低低的声音为他再次唱起那首为他唱了无数次的《约定》:“……习惯在彼此眼中找勇气/累到无力总会想吻你/才能忘了情路艰辛……”李小刚鼻子一酸,借故跑出病房,泪水洒了一路。
2005年11月28日晚5点,本文记者连线李小刚得知,由于这个柔弱的女孩的病毒感染迟迟得不到控制,产生了强烈的赖药性和抗药性,主治医师周剑锋大胆取消了对董莹的一切抗生素注射,以观其效。停药2天来,董莹四个月来的反复发烧症状竟奇迹般逐渐消失了,气色也好了起来。惊奇不已的医学专家们连呼“奇迹”,他们只等这种状况再持续几天,就对她进行那个众盼已久的骨髓移植手术了。
然而,正当专家们兴奋不已时,11月28日傍晚7时许,董莹再度高烧39.6度、贫血、呼吸困难……直至最后昏迷。血液科全体专家紧急出动,输血、输氧……最后连从其它部门紧急调来国际最先进每袋价值3900元的“黄金组合型”抗生素都给董莹用上了。30日晨,董莹在连续36个小时强力输液近3000毫升后,终于苏醒过来了,她睁开眼,看见日夜守护在身边的李小刚,禁不住泪如泉涌。她紧紧抓住他的手,好像一松开,就再也抓不着了……
董莹虽然再一次闯过了生死劫,同济医院的医学专家们却心情沉重。一般的白血病人经过一两个疗程的化疗,要么病情缓解出院,要么放弃了治疗。然而,董莹住院长达4个月,经过了5次化疗,最后连昂贵的“黄金组合”抗生素也用上了,她的亲人却执意坚持治疗,这在该院白血病例中是没有的。如果董莹的病情仍得不到控制,她的生命极可能只以天计算了,这不仅仍然会给董莹无尽的肉体痛苦,更会给亲人带来更多无奈的精神伤痛。尽管手术费还没有到位,医学专家依然决定让她进无菌隔离舱,为做骨髓移植手术做最后的准备。
然而,12月1日,董莹开始咳嗽,并逐渐加剧,通过对她CT检查,意外发现其肺部竟布满了阴影,这是新的霉菌感染的迹象。对白血病人而言,任何感染都是致命的,何况是肺部,这使董莹的骨髓移植手术增加了更大的风险系数。
可是,对她的手术再也不容拖延,而李小刚的真情拯救使专家们深感震撼,医院决定打破一直坚守的医学理念,冒险给董莹进行挽救性骨髓移植。
12月7日清晨,阳光从窗口斜射进来。再一次伏在董莹病床前守侯一夜的李小刚静静地看着昏睡中的爱人,帮她整了整被角。然后开始整理董莹的睡衣、毛巾、牙刷等用具。手术前后,董莹将在无菌隔进行一个月的观察和治疗,这些用具都是前天晚上李小刚跑到10公里以外的一家特殊医疗消毒机构消过毒的。董莹不知何时醒来了,她静静地看着忙碌的恋人,泪水汹涌而出。李小刚轻轻将她的泪水擦干,拉着她的手说:“不要哭啊,你会挺过明天的!”董莹含着泪笑说:“明天以后,我也许再也见不着你了,我为你再唱首歌吧!”李小刚忍泪点点头。病房里弥漫起董莹舒缓的歌唱:“……你我约定难过的往事不许提/也答应永远都不让对方担心/要做快乐的自己照顾自己……”
这天晚上10点,记者踏上了同济医院内科大楼10楼,走进了董莹的病房。董莹刚刚精神有所恢复,由于手臂上密密麻麻打针过多,她的双腿插着针管在输液。董莹含泪哽咽着说:“海岩写过一本书叫《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小刚是在用真情拯救我。如果他不在我身边,我会很脆弱。有他在身边,我会平静地走上手术台。”
周剑锋医师说:“也许更多地来自爱情的力量,虽然4个月来董莹一直徘徊在死亡的边缘,但她一次次躲过生死劫。如今,她的身后是吞噬自己的烈火,前面也是万丈高崖。她或许跳下去,才能奇迹般穿越生命的死亡之谷。”
12月8日上午10时许,董莹走进了同济医院血液科万级无菌手术隔离仓,董莹的骨髓移植程序正式启动。她将在这里呆30天左右,在彻底控制肺部等器官的病毒感染后,将由中国著名血液科专家张义成教授主刀进行骨髓移植,接受命运的洗礼。周剑峰主任郑重地告诉李小刚,董莹的病情依然凶险,如果手术失败,她将走不出无菌隔离舱;如果手术成功,她的生命或许还能继续维持两三年,那时候再需求新的疗救方法。
截至本文发稿之际,数天来,虽然董莹身上插着10多根输液管,但发烧症状已基本消失,食欲大增,还在仓内开心地看了一部电影《神话》。
由于怕病菌带进手术隔离仓,李小刚暂时不能进入仓内。他把董莹默默送到门口,看着她一步步走进去。隔着玻璃墙,李小刚在墙上深深地吐了一口气,然后在上面划了一个大大的“心”形图案,微笑着对董莹伸出中指和食指,作一个“V”形手势。
尽管躺在病床上的董莹手上插着针管,但她还是尽力抬高手臂,也伸出了2个手指头。那一刻,两行清泪,划过她清秀的脸庞。
李小刚说:“我能做的,就是拼尽最后一丝气力,让她能多活一天。我相信爱情的力量,会出现奇迹!”
(本文发于《知音》杂志2006年2月上半月,作者:谢学军)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