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小解惑:我读于丹…… – 分享日记

情感小解惑:我读于丹……

古往今来,中国从来都没缺少过学术人物,在这些学术人物中也从来不乏建树造诣之人,而象于丹这样的人就凤毛麟角了,象于丹这样的女人则更是少之又少。

说实在的,于丹作为我的一个崇拜对象,本人一直都很不情愿把她列为学术人物,因为就我这样的人来说,真的是与学术格格不入,再浅显的东西只要与学术一沾点边,就会让我腾于高空的云端,还没等“学术”开口,我则一定早已是晕晕乎乎的了。更何况于丹还是个女人,本人一向对女人在才学方面是带有偏见的,在一般情况下,我倒是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无数个事实让我觉得于丹也算得上是一般情况下以外的特例了,该位女子才华横溢,说话做事有胸襟有担当,怎一个德字了得?可谓是德才兼备相得益彰啊,她的“才”是万万没有抹杀她的“德”的!

于丹是个了不起的女人,一个能把抽象具体化,把复杂简单化,把内心直白化,把神秘平民化的女人,一个性情十足的女人。所以,那几个什么所谓名校的博士后之流什么的,是无论如何妖魔化不了这位女中的豪杰,因为于丹比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位都要直爽而不缺少情趣,人非草木,情趣之下谁能保证不喷出个唾沫星子呢?我倒是觉的这几个什么“后”的,倒是脸皮真有点“厚”,非得几个大男人手拉拉地欺负起一个女人,豆腐里挑不出骨头,却也盼着挑出几颗石膏渣子来,难不成要让天底下所有充满性情和谐的声音都因他们嘴笔之中所谓的“学术”而褪色甚至消失?《庄子》和《论语》看似之乎者也,实则性情的成份要多一些吧?它们当中浓缩了人世间太多的性情光辉,也正是因为这种光辉让它之乎者也了千年。

我倒是觉的我们更应该感谢于丹这样一位知识渊博的性情女人,是她一直都在用自己超越常人的悟性和深厚的知识,与咱们广大平民们交流着先贤圣人留下的思想光辉和心得,并在日益浮躁和功利化的当今社会,毅然擦去蒙在这些先贤光辉上面的历史尘埃,让平民百姓都能从圣贤的光辉中感悟到智慧和前进的力量,这应该是人心所向的莫大好事。坦白点说,这不是随便一个人可以做得到的,哪怕是这几个什么“厚”手牵得再紧也难于做到,因为它不仅仅只是要求有渊博的知识,更需要这种知识对人文有非凡的悟性和胸怀,一个只懂“研究”和“翻译”的人是永远做不到的,老百姓也是绝对不认可的。它需要悟,需要变,需要在知识和经典的范围之内把它变成一些现代的具体的实用的东西,最好是人也得变成老百姓自己的人,而至今为止,于丹已经做到了。

在现实生活中,于丹是个亲切再简单不过的女人,也是一位常常迷路的女人,更是一位童心未泯仍然孩子气的女人,她常常可以和自己的学生无大无小不分长幼打成一片,成名后她更是不改身上一直以来的那种傻气、孩子气和小女人气,女儿母亲老公一直都是她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成名后的忙碌未能拉开她与家人间的距离,她仍然心神淡定,甘心安守家中那一亩三分地的甜蜜和幸福。然而,在知识和广大受众面前,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从事媒体传播研究和爱好人文经典的她始终都能朝着人类文明的光辉疾奔,化学术为实用,拉近了古今的距离,却从未迷过路,后面跟着数以万计拥戴她的平民百姓,其中有耄耋老人,有妇女小孩,有干部学者,有商贾小贩,也有建筑工人和农民,其受众群之广确为罕见。“糊弄”就“糊弄”吧,怕是很少有人能在“一夜之间”把天下百姓“糊弄”得如此彻底吧?所以干嘛要紧揪着人家一点“口误”而不放呢?更何况人家一开始的定位就很明确,她讲的不是学术,更不是研究,而是感悟和心得。

其实,吸引我的不仅仅在于丹文语中的思想,她的语言也是相当迷人的,行云流水,激情高涨而不夸张,飘逸并不轻浮,华美而不肤浅,真实并不沉重。可以坦率地说,若用“出口成章”去形容她,出口成章便不再是褒义词了,而是中性词,是名符其实,她的任何一个小小的点评,对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都能主题鲜明、深入浅出、首尾相接和水到渠成,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淡淡的真实的流露,流畅而不臃肿,每每她都是从自己身边的真实感受说起,从生活的细微处说起,侃侃而谈,却从不喧宾夺主。只要有她的声音,再长的时间都让人不觉着浪费。

这就是我眼中的于丹,是我从书、文字和言语中读出的于丹,如此女人我真的是没有不喜欢她的理由,尽管她没有非常出色的容貌,但她给我的震撼是远远超于一般庸脂俗粉的,她豁达、性情、直爽,甚至有点孩子气和傻气,我不轻易崇拜人,在当代文化界中有二,其为一。另外一个就是余秋雨,这两个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是一个才华横溢敢于担当的人,同样是一个在把学术平民化的过程中受到过一些唾骂的人,而令我最感到欣慰的是在余秋雨退出青歌赛之时,于丹却有幸被大家推崇进入。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