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小解惑:关于女人的称呼…… – 分享日记

情感小解惑:关于女人的称呼……

女人的一生中,总会有着许多不同的称呼。诸如女儿、妈妈、太太、奶奶、外婆、小姐、姑娘、女士等等,这些称呼会因为她们的年龄、家庭角色、职业及社会属性发生着变化,变化中蕴含着微妙,微妙当中折射出社会的变迁。

对于女人的称呼,千万不能乱。称呼乱了,人的思想和秩序就乱了,社会也就乱了。如此以来,非逼得张三李四做出什么乱纲乱伦之事来。

我原来居住的小区就有一个这样的“达”人,称自己的舅妈为姐姐,后来变成了宝贝,最终搂到了一起。最可怜的当属这位“达”人的亲舅舅了,老婆都跟着自己的亲外甥睡了大半年,竟然还被蒙在鼓里。每当外甥借着看舅舅之名来家中和“姐姐”“宝贝”幽会,舅舅还拼着命地让舅妈多弄点好吃的给外甥。

其实,对女人的称呼挺有讲究的。不能太诚实,也不能太浮华了,得让对方听着舒服。记的大二那年,我和几个同事相约去杭州玩。考虑到既要经济又要自由,我们没有跟旅游团。可是走着走着就迷了路,又不愿花钱打的士,于是一段关于问路的故事便开始了。我们一行三人,首先派去问路的是丁子,他见着不远处走来了一位大概四十多岁的阿姨,便走上前点了个头,很有礼貌地问道:“阿姨,请问去浙江大学怎么走啊?”“啊,是问我吗?浙大挺远的,打的士就可以到的!”可以看出这位阿姨一脸的不高兴,一边冷冰冰地应付着一边继续往前赶路。小丁吃了个闭门羹返身回来连忙推脱:“什么玩意啊?还是让小戴去问吧!”“我问就我问,问路得有学问,不能太老实,你管人家叫阿姨,人家肯定不高兴了,女人很忌讳人家说她年龄大的,你得说人家年轻漂亮才对。瞧我的!”小戴跃跃欲试,一脸的得意。这时恰好走过来了一对中年夫妻,小戴直接就冲着中年妇女给了一个灿烂的微笑:“美女,请问去浙大怎么坐公交啊?”不知道是不是小戴运气特别不好还是怎么的,那女人听着不但不予理睬,还咕哝着:“有病!”没办法,见两人都败下阵来,我只得亲自出马了。为体现本人的超强能力,我仍然选择了中年女性作为问路对象:“大姐,不好意思打扰下,请问去浙大怎么坐公交啊?”中年妇女起初有点吃惊,紧接着却是很热情的回答,不但告诉了我们公交线路,还叮嘱我们在哪一站换乘走的路程最短。经过一番事实的考验,小丁和小戴不得不心服口服,并愿意仔细听我的成功感言:“小丁认为把人家叫大一些年龄那是对家的尊敬,其实是一种很大的错误,现在的女人都不太在乎辈份,只希望人家说她年轻保养得好;小戴总结了小丁的教训,但是有点过了头,是不是美女人家心里最清楚了。这种情况下称人家为美女,人家会认为这是对她的讽刺;而我对她们的称呼就不一样了,人家四十出头,比咱们的父母肯定是要年轻一些的,叫阿姨人家不乐意,叫大姐虽然有点偏大,但是也不至于太夸张,把人家叫年轻一些,人家自然会开心了。这就叫做心理学,恰到好处。”

另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是,有一次我和单位的一位女领导坐公交去市中心办事。当时公交很挤,一位陌生的小伙子见着就马上给女领导让出一座位。尽管她当时没有拒绝,可是下车后却一肚子的抱怨,还不停地问我:“小Z,我看上去是不是很老啊?”我立马回答道:“没有啊,领导很显年轻的。”“那刚刚那小伙子为什么会主动给我让座?”“人家可能认识你了!”见我这么回答,她才慢慢转过笑脸。其实,我心里清楚她哪年轻啊,虽然才五十出头,但看上去象六十多岁的人,之所以这样说只是为了让领导开心而已。

所以,有了这些经验以后,我对女人的称呼就特别谨慎了,从来不会随意地把女人乱称呼一通。在酒店用餐的时候,我会称人家服务员为“小妹”,听着既亲切又恰当,比那正统古板的“服务员”要活泼融洽多了,至于“小姐”我当然不会叫了,这可是一般服务行业中女人最不愿意听到别人对她的称呼。其中道理,大家都能明白,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姐”一词早就演变成了另一种职业性的称呼。每每去女同学家玩,我从来不会称人家妈妈为“伯母”,因为这称呼听着太古典了,而且会让人家误以为你和她的女孩是朋友的成份更多一些,会不自觉想到什么男朋友之类的。同学就是同学,就直接称呼为“阿姨”,干脆直接。还有一点体会就是,每次带女儿去丈母娘家玩,我从来不会让女儿叫她“外婆”,而是叮嘱她直接叫“奶奶”,因为丈母娘自己没有孙子和孙女,女儿称她为“奶奶”就不会有一种失落和距离感。更何况事实上,她老人家也一直是把女儿当作自己的孙女一样看待,有过之而无不及。

女人生来听觉系统就较男人发达,她们较男人更喜欢听甜言蜜语。而许多甜言蜜语却囊括在对她们的称呼中,称呼也是打开人际关系的第一道门,所以非同小可。女人是比较复杂的动物,要想把称呼用得恰到好处,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要根据其境况、心情和身份地位而定,对同一个女人往往在不同的场合会有许多种不同的称呼,如若能掌握得好自然会让其眉笑颜开,所有的事情便会一路绿灯。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规矩颇多的地方,几乎在所有人的思想中都印有规矩的烙痕,这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有许多地方还是值得我们保留和发扬的。针对现在有许多人把同事称作“亲爱的”,我非常不赞成,毕竟称呼乱了是很容易让人犯晕乎的。

其实,对于男人的称呼也是不可以随便的,得视辈份、亲昵程度、年龄大小和社会属性去区分。只是女人的称呼更复杂些,她们对这方面也更重视敏感些,作为一个世俗中人,应该更加注重为佳。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