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小解惑:《新编辑部的故事》爆料职场五大新法则……
尽管很忙,但说心里话,凡是郑晓龙导演的作品我是必看的,而且是每看都有沉甸甸的收获。也许这就是我最近几天,还能一直坚持带着疲惫在深夜观看《新编辑部的故事》的最主要原因。
看郑导的作品,我总会带着期待,期待能从中找到一些与现今时代联系最紧密的东西。显然,郑导的这部《新编辑部的故事》没有让我失望。它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用略带夸张的舞台表演形式,针砭时弊,经典台词不断,在暴笑之余向大家爆料了诸多的现代职场新法则。这绝对是新时代的产物,更是让我们每个身处职场中人受益非浅。总结归纳一下,大概有如下五点:
其一,明争暗斗、拉帮结派是生存的必然需要;
明争暗斗和拉帮结派一直为许多职场人所深恶痛疾。但细细想来,造成如此普遍局面,还真不仅仅是“人之初,性本恶”之故,反倒更加写实了当今社会优胜劣汰的竞争辛酸。
正如,某位仁兄所说,不是我要整你,而是我也要吃饭,也要养家还房贷,而位置只有一个,只要不是诬陷你,那就休怪我手下无情了。
还有,中国的职场其实和官场一样。可以没有能力,但一定得有拉帮结派,慧眼识的能力,在关键时候不可以站错队。至于象刘向前那样,面对两位领导的拉拢却要借故上厕所保持中立的,一般最终都不太可能在职场上有所建树的。
其二,损人整人也得 “讲素质”;
职场不象放牛场,哪个人惹哪个人不开心了,便可以扯着嗓子大嗓,甚至捡起地上的石头砸人。职场是一群成熟的,并且有着一定修养素质的人,为了大同小异的利益,在一起玩着由强者制订游戏规则的游戏。所以,职场损人整人是绝不可以破口大骂,关键时候还真的要讲究点“素啊质”,得骂人不带脏字,整人带问候,气人还得带着微笑。只有这样方能体现自己的风格。否则就算是赢了游戏,也会输了形象。
其三,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其实这是一句职场,特别是生意场上的老话。只是它在新编故事里同,让郑晓龙导演诠释得更加轻松诙谐罢了。
一个人若要在职场上太过专注感情,遇事对人不对事的话,那很快就会game over的。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里,职场之人往往都不会有功夫和同事或者是工作伙伴交朋友的,朋友在这里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虚有的称谓,多半是不可能有那种贴心交流的。其实其中道理想来也不难理解,毕竟职场的人还是企业的人,企业是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的,所有的一切必须为利益为中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相互需要,其实自始至终都会受利益这根杠杆调节的。
其四,拍得了马屁,吹得了牛,加得了班,拉得下脸;
剧中的袁帅和刘向前都是一等一的马屁高手,这不能不说是他们职场生存的法宝啊。不过,仅有这一样显然是不够的。职场要想混得好,那还得会吹牛,并能随时听从领导的安排加班,在遇到事关利益和原则问题时,还得能拉得下同事之间的这张脸。
所以说,现代职场真心不容易,不仅仅是要求能做工作那么单一了,它对人的要求几乎是全才,甚至包括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体质和脸皮。
其五,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在辞职做自由撰稿人之前,我也曾在所谓的国企上过很多的班。当年当不经事的话,好表现,喜欢处处都向人表现得自己很聪明很能干,如此下来,常常不得不俯身甘为孺子牛。我几乎成了全公司干活最多,也是犯错最多的一位。只是可惜的是,我明白这个道理确实有点晚。
不聪明的人,最多笨拙一些,事情做的差一些。而在职场上,这并不是最大的罪过。最大的罪过是,从不知道防人,说话信口开河,一不小心就触犯到了别人的利益,常常犯下得罪人这个职场大忌,以至于被人穿小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当然,以上五点并不一定全面,毕竟新编故事才刚刚热播,更多的思考分析还需要留待后面进一步的观剧感悟。不过,我能预见到的是,随着该剧的热播,必定会引发更多社会化的职场话题讨论。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