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情感故事:浮躁的社会,吹牛的年代!…… – 分享日记

夫妻情感故事:浮躁的社会,吹牛的年代!……

这是一个头重脚轻,太过注重营销,人人都会吹牛的时代。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吹牛的高手,都会以吹牛为乐,以善吹牛而自豪,而且他们大多数人也确实因为吹牛“成功”了。

在许多人眼里,吹牛仿佛成为了一个人快速走向成功的捷径。甚至是谁怕吹牛,谁吃苦!

无论你是谁,出身何处,品相如何,分量几斤,只要你敢吹,只要你敢站上台,只要你胆子够大心不发虚,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团伙(团队),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用当下某位自媒体大伽所说的话就是:你是不是真的,说得对不对,一点都不重要,因为没多少人愿意听你的大道理。但你必须有气势,有感染力,有办法让别人去相信你是真的。你必须要有百分之百表演的能力,只要你会吹会演,好处自然少不了!

讲真,我真心充满忧虑。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连我这样一个自以为混迹网络江湖多年的奔五男人,也开始分不清楚方向了。

这些年,我见识过太多太多在你消费之前,各种天花乱坠夸下海口,但在你掏出钱之后,却立马翻脸不认人,所有事情都然并卵,连内裤也不需要的商家;也见过许多领域很多行业所谓的达人专家,他们动则号称粉丝数十上百万,随口都能报出很多高大上的时髦术语,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中间能掐会算,做过的演讲写过的文字,比他们看过的书还要多上几百倍。但我们一旦是真心去靠近了解一番,我们会发现,他们竟然不会说人话了,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他们唯一最大的擅长就是台上用力吹牛,台下努力拼凑,身后还有一大批雇佣军。

就拿我所在的情感自媒体圈子来说吧,有不少所谓的情感专家二十才刚刚出头,能一年365天,天天写婚姻写育儿写出轨,有些厉害的一天还能写四五篇。有些还对外号称,有七八年的情感答疑经历。说实话,对于他们的这种实力我是表示怀疑的,我甚至怀疑他们案例的真实性,他们作品文字的安全性。因为情感这种东西,还真的不是可以靠看几本书,看几集连续剧就能心领神会的。且不用说他们没有真正进入过婚姻,没有亲身体验过婚姻的纠结与复杂,没有亲手养育培养过小孩,仅仅听过的故事,看过的书又能有多少?

说实话,我从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看书能一目十行的人,就算他们能做到这一点,但所得到的体验和感悟却显然是没办法和我们两三天才看完一本书的人相比的。我相信有天才,也相信人各有才,但我永远都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可以一直只输出不摄入,可以不用经历就懂得,没有付出就能成功的天才。

瞧瞧那些电商推出来的假货套货,看看那些微商晒出来的数据,再看看那些卖家秀和买家秀,还有满天飞的美颜、整形和过度包装,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浮华吹牛,不求实际的变体?

当吹牛成为一种思潮,可以随便得到众人的理解、宽容与效仿,甚至还成为某种人自我感觉良好的资本,那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就像某个段子里面所说的那样:“喝酒之前,我是中国的;喝酒之后,中国是我的!”段子可以假,但人心不能假,社会的价值根本不能假!

前不久有位朋友告诉我,说她妈用来养老的钱全被她表哥(我的一位校友)给骗走了。我说,既然是养老的钱,那你妈为什么还要借给人家? 她说,这绝对不是她妈的错,如果是她的话,她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借给他。因为她那个表哥真的是太有钱了,平时开的车就是一百多万的豪车,连过年给她妈和几个姨拜年也都是一人一个三千块钱的大红包,人家是大老板,做的是年入千万的大买卖。

我问,他既然这么有钱,那他为什么还会盯上你妈妈(亲姑妈)养老的几十万?为什么借了钱之后,却又要消失得无影无踪呢?

朋友被我问得有些坐不住:那可能是他遇到了难处,一时资金周围不来吧!

我说:资金周转不来,为什么就不能和你们明着说呢?难不成就差你妈养老的这几十万吗?

朋友回答:他欠的哪只几十万啊,听说他在外面欠了好几百万,每天都有人排着队堵在公司门口要钱。

听她这样一说,我不得不告诉她真相:其实半年前,你表哥已经不敢在同学群里说话了。他仅仅向初中同学就借走了230多万,浅浅地估算一下,这些年他至少在外面欠了上千万。然而,他公司的注册资金却只有50万。

朋友不解,问:那他也太能吹了吧?

我说:其实这年代,一个人能不能吹牛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他能不能在牛皮被吹破之前,安全落地。很多时候,成功与失败最大的区别,恰在于此。

朋友听罢,哭丧着脸!

不知道大家听完这个故事,作何感想。也许我们很多人早就对这种事司空见惯了,因为它几乎每天都会在我们身边发生。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社会价值观!

数十年前,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有麝自然香,酒香不怕巷子深,金杯银杯不如大家的口碑。但最近这十几年,情况却似乎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所谓的“主流”价值观似乎越来越强调形式的重要,越来越认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说辞了。仿佛一夜之间,人人都成了营销的行家,个个都是吹牛的高手了。不但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互相吹嘘捧场,而且还美其名曰“高情商”、“共享思维”和“团队运作”。

痛定思痛!反倒是那些脚踏实地做实业,用良心做生意,潜心做学问的人,被大大边缘化,甚至难有立足之地。

专注婚恋情感研究十余载,发表相关作品千万字。代表作《爱的细节》、《为何越爱心越伤》。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