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情感故事:关于作家方方:我和我的美国朋友,是这样聊的!……
今天有个美国朋友问我认不认识方方,我回了三个字“不认识”。
见我不在意,对方又补充解释道:就是武汉的那个女作家方方啊,她写的新冠肺炎的方方日记反响特别大的,你不会不知道吧?
我说:知道!但不认识她!
对方说:这就对啊!我说呢,她最近那么有名,你怎么可能不认识呢?
我重复:真不认识!只是知道而已,但并不认识!
对方说:那你是怎么看待她这个人和她的作品的?
我说:她以前的作品,我读过两本,但没读完,只是偶然翻到,也没留下多少印象!
对方继续追问:那你怎么看待她这个人?
我笑了笑:我都说过,我不认识她,你让我怎么评价?
对方仍不放弃:那你看过她的方方日记吗?
我说:看过,偶尔零散地在朋友圈看过几篇。
对方说:那你是怎么看的?我们常说文如其人,你觉得从她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说:文如其人?谁告诉你文就一定如其人?
对方:难道不是吗?
我:文如其人,那只不过是指一般情况下的一般人。可人家方方老师汪主席,还能是一般人吗?在当下这样的非常时期,她的那部文学作品还算得上是一般情况吗?
对方:她不是一般的人吗?
我:至少,现在不是!
对方:你刚刚都说过你不认识她,怎么现在又说她不是一般的人?
我:一个坐在家里,根据网上的一些零星碎片,就能凭空想象把一个封城的武汉写得像人间炼狱,只有残酷,没有一丝温暖和希望的人,还能是一般的人吗?一个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国外出版的人,怎么可能是一般人呢?
对方:那你觉得方方这样做是不对的,对吗?
我:没有对与错!当今世界早就没有对错之分了,只有利益!你们美国的“美国优先”,讲究的就是赤裸裸的利益,就是对利益至上的最好诠释!
……
我:不好意思,我还是有些激动了!
对方:可是据我了解,方方在国内是有大量粉丝的。
我:这能代表什么吗?狗咬人,肯定没多少人关注。但如果是人咬狗,保准随随便便就有上百万的浏览量……别忘了,中国可是有14亿人口的大国,任何一种声音,任何一个观点,只要你敢说,只要你的嗓门足够大,那都会有很多人去关注。
对方:可她说得确实很在理啊,我看了之前有很多有影响的大V和公知都在关注她,并且挺她的。
我:那又这样?中国的民意在民间,根本不在什么大V,更不在什么所谓的公知!更何况,人家汪主席可是出身不俗的,一直在文艺界摸爬滚打到退休,阅历丰厚着呢,她的任何一种阅历都是足让她成为最佳女主角,更何况她自己还是编剧出身。
对方:记得你曾经说过,那些上了年纪的女人都是千年的聊斋,一个个都厉害着呢,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
我:是这个意思!但我不记得我原话是怎么说的,我指的肯定不是所有的人,也一定是有当时的语言环境的。
对方:不记得了,反正你的意思就是说别惹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女人。
我:这肯定不是我本质的意思,我的表达一定是有条件的……看来,你们美国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玩这种套断章取义,到处挖坑的老把戏啊!只是没想到,你才去美国几天啊,居然也给传染上了。
对方:你不是也变了吗?在我的印象中,你以前可不是这么偏激刻薄的人呀!
我:和你们的观点不一样就叫偏激吗?就事论事,就是刻薄吗?你们美国不是一向讲究民主自由吗?这也不让说了?
对方:你真的变了……
我:你们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天都可以变三回脸!难道还不允许别人变脸了?我觉得,我们不但要变,而且都有些变晚了!我们要是再不变的话,怎么能配得上去当你们美国人的对手?
对方:Fuck you!(这是他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连转身都那么富有美国式的“优雅”!)
以上是今天我和他聊天记录的大部分内容,只是有些部分与今天的话题无关,也牵涉到个人隐私,所以不便在这里呈现出来。
关于汪主席方方,我发表的也仅仅只是个人观点,没能力去代表任何人,也不想代表任何人,但在这里我必须强调的是:
1、我从来不参与什么政治方面的事,但我相信真正的民意在民间!而不是某些人在网上发布的任何一个文学作品。
2、没事,千万别去惹那些失势失意的老女人!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她们心里在想什么,更不知道她们经历过什么!
3、别太单纯!愤怒和良知,都是可以因人而异的。关键在于你的功力到底有多深?别人是不是愿意和你较这个真?
4、那些总以满口的仁义和真理自居的人,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在把仁义和真理当作子弹用罢了!他们真正看重的,并不是仁义和真理本身,而只不过是,他们有没有射中那些他们想要射中的人?他们是不是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是不是能够很刺激地吃上蘸着人血的馒头?
专注婚恋情感研究十余载,发表相关作品千万字。代表作《爱的细节》、《为何越爱心越伤》。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