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情感故事:所有不幸福的婚姻,都有一个共同点:只求同,不存异!…… – 分享日记

夫妻情感故事:所有不幸福的婚姻,都有一个共同点:只求同,不存异!……

给大家讲个身边人的故事吧。她名叫莉莉,是开来一位很要好的朋友,认识十多年了。

在早先的三到五年,莉莉有什么心事都喜欢和我讲。可是自从她开始恋爱,认识了她现在的老公以后,就很少联系了。

但莉莉的不联系,并非针对我。而是几乎所有除了她自己的亲人和与她老公相关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她都一律不怎么联系了。

对于莉莉的这种做法,我虽然曾经不太理解,但亦可接受。因为我始终坚信,她终究会在某一天回到以前的那种状态!

果不然,在大半年前,莉莉就再次回归了。而且是,频繁地出现在我们很多人的世界里。甚至群里只要随便哪个人说句话,她都会很快地去接下一句。遇到有人约个活动和聚会啥的,她也总会很快地率先响应。

于是,便有一位不太知情的朋友私下里问我:莉莉是不是离婚了?为什么她一下子变得这么活跃啊?以前都是整年看不到她说一句话!

我说:不管她的婚姻状况如何,这本应该都是正常的!人嘛(特别是女人),恋爱结婚以后,大部分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自我隔离”的特殊时期,但沉淀过后,他们终究还是会再次复出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所有的婚姻都有一个融合的过程,而融合都是需要付出特别多的时间、精力、情绪,乃至心理成本的。

如:他们需要花时间去浪漫和激情,需要花心思去刷新彼此的存在感,需要花精力去吵架和生气,需要用情绪去交流和沟通,并且用心理上的成长创造更多相同的话题、目标、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以求得一个更加适合于他们两个人的新的婚姻秩序……但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婚姻“求同存异”的过程。

什么叫做婚姻的“求同存异”过程?求同存异就是:

1、通过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去真刀实枪地感受、面对和化解,来自于生活、彼此以及各自家庭当中的差异和不同,以为婚姻的共同体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此为求同!

2、在短暂的求同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婚姻的双方永远都是存在一些现实差异的。而且这与你努不努力,有没有牺牲精神,品质的好坏,以及你们的感情是否可靠,并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关系。

也就说,我们对婚姻不能只有“求同”的正面诉求,而且还必须要有“存异”的宽容和释放。

夫妻两个,就算人再好,有再深的感情,相处得时间再长,其刻在生命里的个体差异,永远都是无法真正磨平和融合的。

而且,从某种角度上说,求同与存异恰恰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婚姻层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婚姻只不过是停留在“求同”的这个层次,在通往幸福的路途中,他们最为缺少的恰恰就是对于“存异”的思维和宽容。

我们常说,婚姻就是0.5 0.5=1。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太全面的,甚至还带有貌似正面,其实却简单粗暴之毒性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永远都是一个没有现实意义的假命题!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会有一对夫妻可以真正做到0.5 0.5=1。而且,婚姻中最大的难点,恰恰就在于如何克服和接受彼此身上的不同!

甚至,按照所谓正面的传统思维,我们永远都只知道在“求同”上发力,以一些所谓的正能量和高大上,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感召和要求对方去改变。

这样的“求同”思维,在很多现实的婚姻中,已然成为一道紧箍咒,让人越来越没办法在婚姻中做自己,保持那个真实从容的自我。

婚姻中但凡有点争执,就喜欢给对方戴上一顶“你还是不够爱我,你一直都那么自私”的帽子,却从来不知道反思一下自己对于对方的要求,是不是合理?如果把位置互换一下,你自己是不是就乐意?

而且最为糟糕的是,这个紧箍咒还是如来授予的,是观音菩萨教的,它从根子里就是正当和正能量的,正到有时候连你自己都觉得自己很不应该,觉得自己有很大的错误。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错觉?那是因为,在短时期内,它确实是有必要的,也是对婚姻有利的,更是可以收到一些成效的。

但于人的整个一生,于更加长远的利益来看,这个未必就是合理的。因为,所有不是真正心甘情愿的顺服和包容,都会伤人!而且伤了你自己还事小,更主要的是它还会扼杀婚姻中的温情与鲜活,会在不久的将来,更加加倍地把毒害偿还给那个压制你的人。

而这些便是很多夫妻,处着处着,就没有了交流的渴望,就那么水火不容,互相不鸟对方,一天也过不下去,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要分手的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他们在求同和存异上,并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更没有以人性的宽容去看待对方的缺点,和彼此身上的差异。

就拿莉莉的婚姻来说吧,她现在之所以可以重新做回自己,重新回归到大家的怀抱,那一定是她的婚姻完成了由求同到存异的过渡。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度过婚姻最难熬的那个瓶颈期了,她和她的爱人在经历了抗争和彼此的约束之后,已经对“存异”达成了平衡与和解,或者已经能够理智平静地“求同存异”了。

当然,于更加广泛的婚姻来说,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随着“求同”的过度膨胀,他们的婚姻也彻底失败了。

甚至已经完全没有了“求同”的束缚,他们只需要在名存实亡的婚姻中,顺理成章地过着“存异”的日子就好了。

但显然,这并不是我们走进婚姻的初衷。可是我们很多婚姻,却总会鬼使神差地走进那条“只可求同,不能存异”的死胡同。而这恰恰就是所有不幸福婚姻的一个最大共同点。

专注婚恋情感研究十余载,发表相关作品千万字。代表作《爱的细节》、《为何越爱心越伤》。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