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小故事:亚锦赛男篮痛失冠军,郭士强该下课吗?…… – 分享日记

奇葩小故事:亚锦赛男篮痛失冠军,郭士强该下课吗?……

输了球可以再来,输了斗志该怎样办?

昨天和所有的球迷一样心惊胆战的看了亚锦赛的收官战,同时也是中国男篮和伊朗男篮争夺冠亚军的比赛。在比赛之初我就意识到中国对这场比赛真的是很玄。最后中国队在自己家门口还是输掉了原本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冠军奖杯。并且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队最终以52:70惨败,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在比赛中老将王治郅虽然一人拿到24分但是最后还是难以救主。比赛后看到王治郅目光呆滞看到这一幕真是有点心疼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这次输球也是中国男篮34年来首次在决赛中输球。中国男篮总共拿到过14次亚锦赛的冠军。可是这一次却兵败如山倒彻底的输了。

每次输球之后球迷们都会将责任推到主帅身上。昨天一战之后中国男篮年轻主帅郭士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球迷们要求郭士强下课的呼声愈来愈列。看看以往的历史吧:97年利雅得,半决赛不敌韩国丢掉亚锦赛冠军,主帅张斌黯然下课,这也是男篮一队在亚锦赛上最近的一次失利,距离今天整整12年。02年兵败釜山亚运决赛,少帅王非交出帅印,2009年的天津郭士强在家门口丢冠,赛后少帅将责任全揽在身,但是我相信球迷是不会同情他的。

郭士强退役后当上教练短短4年的时间又拿到了中国男篮的帅印,足以证明他有一番能力。正因为时间如此之快才让外界对他的能力纷纷质疑,这次亚锦赛无疑是对他重要的一个考试,可郭士强偏偏没有交上满意的答卷。在天津这个国际篮球在中国的发源地郭士强输球了,这次的责任比以往更加重大。

但是在此还是呼吁广大球迷们,不要因为一场球输了就将郭士强一棒子打死。亚锦赛输了郭士强就必须下课吗?敢问一句这究竟是什么逻辑?其实昨晚的输球责任郭士强是有但是球员们的表现也难辞其咎。

首先说说郭士强。郭士强错就错在一开始战略就有失误。可能是接受外界情报不准的缘故吧,郭士强将伊朗队2米16的中锋哈达迪看的太重。因此比赛一开始他采取了让大郅和阿联从外线发起进攻的战略,当然这样做无非是要减少和哈达迪的正面冲撞。但是这样一来自然就失去了篮板。中国队无论是前场篮板还是后场篮板都差的可怜。整场比赛郅联组合两人的篮板数和哈达迪一人持平真是大跌眼镜。篮板也成了总过男篮的致命弱点。这就是郭士强犯下的错误。

再来说说中国队的场上队员们。王治郅表现还算可以砍下24分8个篮板,易建联的得分和他的球衣号码11号一样拿下11分11个篮板。而剩下的球员则是得分少的寥寥无几。要知道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两个人得分再多而其他人不得分又有什么用呢?控卫刘炜上一场比赛受伤,因此能力大打折扣。胡雪峰虽然还可以但是无法独挡大梁。因此控卫位上接连的失误加上整体失误过多造成了比赛最后的失败。

手感绝对的生疏。昨天的比赛中中国的队员们就像是很多年没有碰过篮球了一样,怎么投都不中。看着阿联那一次一次的中投不进我就感觉到这场比赛必输无疑。中国球员的罚篮以及中投能力在国际上是出了名的,可是这场比赛却可以手生到如此地步。多次投篮不中队员们没有了底气,有时候球在受伤就是不敢投。不投篮怎样得分?

再来说说我们的外线球员。这场比赛爆出的最大的冷门就是中国队三分球只有王仕鹏和杜锋各命中一个。而孙悦和朱芳雨则交上了白卷。到最后中国队是18投2中,这数据可以赢球吗?多次投篮不进中国队的队员们干脆放弃了投三分的机会。因此比分只能越拉越大。

这些所有的原因导致了比赛的最后失败。所有人都说对方的中锋个子太高,所以中国对的球员才抢不住篮板,这有情可原。但是我认为一个球队的意识才是决定篮板数的关键。就像张治平知道说的那样,在抢篮板的过程中身体只起到25%的作用,而抢篮板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这句话很有道理。中国的球迷们一定都在怀念大姚吧,但是我认为整个球队这样的表现大姚就是在也得输球。

所以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不能把责任完全怪在郭士强身上。他毕竟是一个年轻的教练,我们为何不给他一次机会呢?再有频繁的更换主帅就会换来好成绩吗?我想那样的话球队会更不适应,因为每个教练和自己的球队都要有一个磨合期。郭士强要作的事情是怎样纠正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比赛中怎样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我想郭士强还是有一番作为的!

新浪博客约稿、广告合作请联系!QQ: 。情感倾诉请将倾诉内容发至邮箱:@qq.com,会尽快予以答复!谢谢支持!

口述:一个玩笑让我成为他的玩物章子怡和范冰冰扮成仇人给谁看?

22岁的我为何爱不上男人?洞房花烛夜,男友扔下我到网吧杀怪

《非常完美》让章子怡范冰冰拉黑? 女人:男人不坏,我绝对不爱

酒井法子因毒入狱也是功德一件女人更喜欢40岁男人的5大秘密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