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小故事:《天籁之声》:5佐证称霸2012音乐选秀最强音……
自看了山东卫视《天籁之声》全国总决赛第一场30进24的比赛之后,观看欲望便一发不可收拾。上周六晚22:30分全国总决赛24进12的比赛,一个半小时的节目再次让我大饱眼福。作为2012音乐选秀节目中的第一档,两期节目上星播出下来,很多观众应该和我有同样的感觉:作为今年10余档音乐选秀节目中最受关注和人气最高的节目,《天籁之声》从各个方面讲都对得起这些称号且没让观众失望。
两期节目下来,已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天籁之声绝绝对对是2012音乐选秀的最强音。作为娱评人,之所以会对山东卫视《天籁之声》做出如此之高的评价,我自然有一些佐证来验证自己并不是在信口胡诌。佐证如下:
佐证一:评委团阵容强大史上少有
从专业的角度看待选秀节目,评委团阵容的实力可以直接决定节目的可看性。另一方面,评委阵容的实力,也直接决定了节目的定位与高度。简单一点说,我们没有人会认为一帮二流、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自称评委的一群人能带给我们多少专业点评,至于这些糟糕评委我们更不敢奢望在他们手下选出优秀的选手来。
山东卫视《天籁之声》此次的评委阵容恰恰与刚才所说形成了天壤之别的对比。《天籁之声》此次大手笔邀请高晓松、齐秦、小柯、萨顶顶四位殿堂级专业音乐人坐镇后场,即使齐秦缺席,也请来了一代情歌天后辛晓琪,对比几乎同时间播出的某档音乐选秀节目(在此不便提起该节目名称),《天籁之声》的评委阵容完胜对方。在还没有比较节目情节设置及未来收视率的情况下,前者已经遥遥领先。
该节目评委阵容的强大不仅仅表现在评委人的个人成就上,《天籁之声》之所以会选用这样的评委席搭配也有其一定道理。仔细观摩可以发现,四位评委都有各自的专攻领域而无重叠:作为创作人,高晓松善于鉴别一些原创型选手的实力;小柯则更加注重对选手的综合考核,以及对选手未来潜质的判断;梵音天后萨顶顶不但是实力歌手,其鉴赏范围特别广泛,由此一些民族类、另类唱腔选手也能得到很专业的指导点评;而一代天王巨星齐秦,可以准确鉴别现场选手实力,这是学院派和录音棚里出来的评委做不到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节目第二轮24进12的比赛中,即便是在齐秦缺席的情况下,台湾情歌天后辛晓琪代其上阵,很明显辛晓琪和齐秦同是情歌泰斗,辛晓琪的接班可以很好的继承齐秦组。如此多角度、多元化的评委鉴别领域,更能保证选秀过程中完全无死角,因为总有一位评委会对选手的唱法做出专业评判。
佐证二:选手实力相比其他层次更高
在观看《天籁之声》的同时,我对今年的选秀节目也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可以肯定的是,在我看到的如此之多的选秀节目中,走上《天籁之声》舞台的选手无论在实力上还是才艺丰富性上都要高于其他节目的选手。即便是在上一期30进24的比赛中,相比同阶段其他节目选手的整体实力,《天籁之声》仍然要更强一些。
做所周知,对于选秀节目来说,舞台上的角色除了主持人之外,评委和选手对节目影响力同样巨大。可以说,选手是一个音乐选秀节目的根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实力出众的选手,节目又岂会精彩?从快女时代掀起选秀狂潮以来,近几年国内选秀节目出了不少,但大多都是遭遇了一样不愠不火的结果。其中甚至连一些连办了多年的选秀节目都开始衰落,在我看来其根本原因便是选手自身实力太差。
《天籁之声》从根本上杜绝了此现象的出现。作为一档更高要求的选秀节目,在节目一开始便相当注重选手实力的考核,其以选手为根本、以选手为重点、以选手为台柱子的理念决定了目前全国24强均为实力选手。也正是因为此原因,节目才能在今年第一档音乐选秀节目的位子上站稳腿脚。比如已经晋级全国12强的成都赛区美女选手李丁丁,其个人实力是强中之强,在过去的30进24的比赛中她就曾获得“大满贯”,成为四位金牌评委一致看好赞扬的选手。对选手实力的重视,也催生了另一个舞台效应。在《天籁之声》,选手类型涵盖了当下流行乐坛的各种类型:抒情、创作、弹唱、劲歌热舞一应尽有。这再次凸显出节目中选手的自身实力非同一般。
佐证三:节目精彩赛制残酷更具看点
《天籁之声》的精彩度毋庸多说。节目之所以如此精彩,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节目本身赛制设置更加残酷。也许用紧张刺激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该节目的赛制并不合适,因为《天籁之声》赛制之残酷要残酷的多。从120晋级30、30晋级24、24晋级12,这一过程中都是大比率淘汰,让选手为仅有的几个晋级名额拼命厮杀。残酷、无情只是此阶段赛制的一大特点,更意想不到的相信还在后面。而在昨晚的比赛中,开场舞之后,闺蜜选手小黑、付香之间的同门相残让比赛一开始就推向高潮,为何要让选手同门相残,突然间恍然大悟,在上一轮四位评委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眼光挑选队员,比如高晓松对于创作型选手的青睐、齐秦对于情歌类选手的喜好,这不免让四个队里的选手风格有些相近,而同门中风格相近的选手捉对,同唱一首歌,便能够让每一种风格中最好的选手留下来。也使最后晋级的12强,风格各不相同,如果是这样,12强以后的比赛将更加好看,仿佛是12个门派武功的对垒过招。
同组相残,捉对厮杀,让选手既是队友,又是敌人,既是合作者,又是PK对手,而单一回合制让比赛更加残酷,选手只有一次的表现机会,优既是生,劣既是亡,也让选手在24晋级12的比赛中就开始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管他队友还是多年的好友,在7月14的比赛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而这样的安排也让观众看到了选手之间的友情、眼泪,更有火药味这种不“和谐”的因素,除了好友之间的相残,有些选手在捉对之初就有着很强的竞争意识,在火药味弥漫中通力合作,既是竞争对手又是暂时的合作者,在小说和电影中不乏这样的情节。
无论是选秀比赛还是体育竞技,作为比赛,残酷永远是不可或缺的看点。观众想看的永远是欧洲杯决赛、世界杯决赛,而不是热身赛、友谊赛,一个比赛若没有了火药味,没有了激烈的对决,那就不是比赛。《天籁之声》的比赛让人想起来WWE中的NoMercy环节,没有怜悯,不相信眼泪,却看得精彩刺激、手心是汗,看来追溯本源,人类的狂欢永远建立在观看两方厮杀上,就如同古罗马角斗场看台上的贵族。
佐证四:盲眼选拔新颖奇特花样多
看过节目120强晋级30强、30强晋级24强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节目中盲眼选拔的选拔机制。这是一场只关注声音,而与选手外贸及打扮无关的选拔赛,这一独创选拔机制也许之后会被别的选秀节目学了去,但不要忘记这是《天籁之声》的首创。而在上一场24进12的比赛中,《天籁之声》的评委们不再盲眼选拔而是开始耳听目测,这样便给选手们打开全方位展示自我的空间,毕竟,一味的盲眼选拔太素,观众看着也不热闹,这样也保证了节目更加精彩。
从盲眼选拔到耳听目测,《天籁之声》在不停的创造着新花样,这种常常会出现新创意的选秀比赛,在观众看来更像是一场场竞猜比赛。很多观众在被节目一次次的创新征服之后,甚至开始竞猜下一场节目将会有什么新颖玩法,这同样让很多人期待。而每一场比赛,在四位名师的指导之下,诸位选手也在一次次升华着自己的实力。每次出场都和如同再造的选手,仿佛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巨星的一步步蜕变。
佐证五:高姿态高标准舞台助选手圆音乐梦
《天籁之声》的高姿态是其区别于其他选秀节目的一大标志,相比先前诸如超女、快男等选秀节目的称呼,《天籁之声》取古语“天籁之声”之意为名。何为天籁?如果说超女、快男等节目称呼是指人籁、地籁,那么天籁就是超越天籁、地籁世间最好的声音。我们常将美妙的乐曲成为天籁之音,便是这个道理。
当然除了高姿态之外,《天籁之声》的高标准舞台也是此前选秀节目所没有的。在一般音乐选秀节目看来,选秀只是给普通选手一个唱歌的地方,而在《天籁之声》每一个选手都将享受巨星的待遇。山东卫视为该节目全新打造了高标准的舞台,国际化震撼的舞台呈现,炫目的舞台效果。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让人耳目一新。换频道中换到山东卫视的天籁之声就如同电视信号穿越到欧美了,让人眼前一亮。
最后再来说一说选手们争相报名《天籁之声》的原因。每一个怀抱梦想而来的选手,《天籁之声》都不会拒之门外,这样一档被观众认可人气超高的节目愿意跟每一个选手实现自己音乐梦想的机会。相信节目结束后,三甲选手一千万的巨星打造梦想基金会让同类节目望尘莫及。而前六名签约美梦成真、滚石唱片、丰华唱片的机会对选手们来说更是难得,踏进了这样的唱片意味着什么,相信任何一个怀揣音乐梦想的人都知道。
可以说,对于那些坚持着并执着于音乐梦想的选手来说,山东卫视《天籁之声》是一个展示自己并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在这里他们能享受到最为公平公正的选拔待遇。同时能在如此高人气如此受关注的选秀节目中绽放自己,的的确确是一条实现自己音乐梦想的捷径。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