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小必读:美国人应对医院多收费的方法我们为何行不通?……
今天看到了姜汉忠老师的一篇文章:《美国人八招应对医院多收费》。文章发布不久就有人咨询这些个法子在中国能不能行的通?查看姜老师文章的评论也有很多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个人的观点是这些个法子在美国确实是相当的好使。我的一个朋友旅居美国就曾遇见医院多收费的问题,因此他们之后采用的基本上就是这种方法。就此看来姜老师的意见没有错。可是这其中的一些个法子到了中国就不相信有那么大的效果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毕竟在美国和在中国有很大的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差异。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具体的细节,就算是回答所有读者朋友的提问吧。
第一,提前跟医院定好价格行不通。
很多到过医院的朋友都知道,医院收费正常情况下都是医院说了算的。在看病上患者只有接受治疗的权利。至于说找医院的首席财务官谈谈,就更是不可能了。还有就是医院收费可以打折,目前在中国可能还是没有这种制度的。定好价格相当难办,准确的说是根本就办不到。因为在医院有时候连医院也不会知道要准确收多少钱?医疗费会在治疗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从来就是只有最少上不封顶。
第二,记日记行不通。
在中国很多的人都没有记日记的习惯。为自己在医院的医疗费记日记就更少了。一般的患者只是记得自己在医院大的方面花了多少钱,至于消化小闹根本就不会记在心上的。再说了即使有人记下了日记,和医院的收费不一样又能怎么样?是不会死还是医院说了算。况且中国人认为花了钱病治好了就行了。这种心理也决定此法行不通。
第三,药品打包行不通。
也住过医院一般情况下都是这样到了用药时间忽视推车过了给你用药。从来没有见过那个病人在该用药的时候自己从床下拿出要来自己给自己用上的。再说了医院肯定也不会允许这样。中国的病人来到医院医生就是上帝,没有了上帝谁来帮助你。如果非要是自己医治自己那就不是什么大病了,伤风感冒自己拿点药得了,还用这么麻烦?
第四,索要明细表行不通。
在中国很明晰的医院消费列表好像还没有流行起来。我们看到的收款单往往都是大致的收费情况。
一般的这些大的消费价格是我们这些人不明白的。即使在每项消费加上个几十块我们也都是能接受的。搜要明细表医院也不一定会理你。
第五,认真阅读给付解释行不通。
这就是有中国人自身的意识决定的了。中国人治好了病欢快出院之余是不会花太多个精力去研究这个小单单的。况且姜老师文中的保险公司发出的单子在中国很少有患者看到。这个原因是中国人有多少人真正的买了保险?农民之中又有多少人清楚地懂这些东西?所以至少这一方法在中国农民身上是行不通的。
第六,求助专业人员行不通。
有多少人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在我们心中谁才是真正的专业人员。是律师还是医院。过着出了问题肯定有很多人会找医院说个明白。医院很少会给你介绍明白的。有一句经济界的术语就是售后服务做不好。差错小我们就此了之吃点亏算了。如果是差的太多的花我们就会去寻求法律帮助,法律自然会给我们公道。吃了小亏谁还会去找打官司的麻烦。有人说打官司比治病都贵!还有谁会去了一点点利益去花更多的钱呢?一句话说来中国的现实情况和薄弱的法律意识导致这一条也很难行的通。
以上六点时的一点意见。这些东西都是中国的现实情况决定的。在短时间内我想这些情况不会改变。当然还要提醒大家姜老师的文章写出来只是让更多的人看看,让大家在其中吸收更多的东西。他也并没有一味的说我们一定可以用这些个方法。也是发表了自己的一点意见,并没有反对姜老师的意思。就算是我们的相互学习吧!
情感倾诉、约稿、广告合作请联系!QQ: 新浪博友可以加入:草根情感圈子:http://q.sina.com.cn/
单身母亲“卖身”征婚,彰显母爱…晒一晒我免费得来的凡客衬衫!餐厅服务员变身“俏护士”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