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小故事:牛玉儒:为事业而生为百姓而搏…… – 分享日记

成才小故事:牛玉儒:为事业而生为百姓而搏……

中青网11月25日讯记者郑敬夫谁的心中装着老百姓,老百姓的心中自然拥有他的位置!

2004年8月17日。呼和浩特市***政机关大楼吊唁厅。

泪光中、细雨里,悲情拍打着吊唁者的心扉。

前来吊唁的人们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

认识的、素不相识的,此时此刻大家都有共鸣:“唉,难得的好领导呀,怎么早早就离去了……”

聚集在一起的人们,只为缅怀这位“奉献改革建设殚精竭虑、心系各族群众公正清廉”的***员领导干部的楷模-牛玉儒。

人们无法相信,精力充沛,一向以雷厉风行而著称的牛书记怎么会这么快就悄然离去……

牛玉儒,1952年11月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一个蒙古族革命干部家庭,生前为内蒙古自治区***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平民的弟兄、人民的公仆,我的权力是人民给我的,不属于我自己,我不能随便支配”。他理性、质朴的话语中却显得如此的举重若轻而弥足珍贵……

牛玉儒是这么说的,也是在用自己一生的实践,实现着他的理想和信念,直到生命的最后……

他是一个坎坷上进的人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对于一个坚强的人,痛苦和不幸像铁犁一样开垦着他内心的大地,虽然痛,却可以播种。”经历了苦难与不幸的牛玉儒播种了他的质朴,真诚与执着……

采访过程中,有一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绕:“没事的,我这命硬着呢,小的时候,我都死过两次了,现在还不是活得好好的吗?”

这是牛玉儒病重时反过来安慰妻子的一句话。这句话也让我对一个经历过苦难童年、少年乃至青年的人有了更多的关注……

牛玉儒兄妹6人,他排行老三。有两个哥哥,三个妹妹。牛玉儒同志7岁那年,不幸降临了这个本该幸福的家庭。母亲突然病逝,撇下兄妹6人。当时,最小的一个妹妹只有6个月,大哥也只有11岁。工作繁忙的父亲根本没有精力照顾兄妹6人,就把牛玉儒同志及其二哥和一个小妹送到了乡下的二叔家寄养。

50年代末的东北农村,生活十分贫穷。二叔家本来就有7个孩子,牛玉儒他们仨一来,十几口人全靠二叔一人的工分来支撑,日子更显紧巴了。

采访中,二叔是这样回忆的:“那时苦哇,整盆儿饭都不知哪个吃了哪个没吃,更别提饱了……”

在牛玉儒同志儿时的记忆中,童年是在饥饿与寒冷中度过的。科尔沁草原的冬天异常寒冷,牛玉儒同志不记得自己穿过棉衣和棉鞋,脚上满是冻疮。

童年的他曾两次病重,高烧不退,几乎是从死亡的边缘上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小学二年级时,牛玉儒回到市里读书。可没过半年又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父亲被打成“内人***”后关了起来。足足三年没有给父亲发工资,他们兄妹的生活全靠乡下的几个叔叔来接济。

牛玉儒同志经常与二哥一起到郊外打柴、捡菜叶,妹妹们到铁道边上拾煤核。最难熬的是寒冷的冬天,他与哥哥们出去拾柴时,冻得实在受不了就到路边沟里背风处取取暖。晚上回到家,他就轮流将妹妹们的脚捂在怀里“取暖”,而他的脚红肿得早走了形……

17岁时,牛玉儒同志到通辽农村插队。在村里,他是最受村民欢迎的好知青。逢年过节从不回家。不是帮村民挑水磨面,就是帮着干其它农活。

25岁那年,牛玉儒同志被推选为通辽县莫力庙公社***委书记。正是在这段时间,牛玉儒凭着自己的一双铁脚板踏遍了公社20多个大队、生产队方圆近百里的田野、村落。他对工作热忱负责的态度赢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戴。不论走到哪,哪就是他的家。村民都把他当亲儿子来看待。

……

他是一个堪当重任的人

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牛玉儒三次受命于危难之间,不管是公社***委书记、一市之长、还是自治区首府的一把手,他都体现出超前的理念、大胆的决策与创新的思路……

1977年,牛玉儒以25岁的年龄,奉上级***委指派到莫力庙公社任***委书记。

据时任公社管委会主任、年长牛玉儒19岁的康舍义老先生的回忆,当时的莫力庙公社是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涉及全村90%的人口,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思想分散,短短时间换了几任书记,百废待兴。

年轻的牛玉儒上任了!

他首先从抓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入手,团结班子的力量,充分发挥民主,发挥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积极参加生产劳动。

他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吃苦耐劳,把***政班子建设、落实政策工作、农田草牧场建设搞得井井有条。为了抓好全社农田基本建设,他在甸子地多的三个大队蹲点指导工作,和群众同住同吃同劳动。

“牛玉儒当时的工资是36元,为全社干部中最低。”

“他跑遍全公社的各个村各个户,20几天就磨坏一双解放鞋。白天,他跟社员一起下地干活,了解民情,身上带个小本子,记满了老百姓的事和各种数字。晚上就分析、研究解决处理群众各种问题的办法。”

康舍义举了个例子:“金家窑大队是全公社最后进的大队,但牛玉儒来的当年就实现了每人二亩畦田水浇地,全大队共建800多亩标准化畦田,农业获得大丰收,劳动日分值提高一元二角多,大大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莫力庙公社老百姓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

1996年11月,牛玉儒出任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

1996年5月3日,包头发生6.4级地震。地震中死亡26人,受伤364人。房屋破坏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其中毁坏近43万平方米,灾区人口210万人,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5亿元!

而此时的包头也开始出现像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样的问题:大量的国企存在机制滞后,发展缓慢而缺乏活力,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以及因人员多而造成的就业压力等问题。

他深知,灾民需要安全温暖的住房;

他深知,灾后重建的重要和艰巨;

他深知,国企需要树立强列的危机感,加大改革力度;

他深知,百废待兴!重担在肩!

……

牛玉儒紧紧抓住震后重建的机遇,用经营城市的理念进行城市改造和建设,实施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包头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1996年到2000年9月底,包头市共建设住宅110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80多亿元,超过了解放后到震前46年的总和,人均道理面积增至6.23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

“联合国人居中心2000年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的良好范例”就是成绩的最好佐证。

同时,在包头市委领导下,牛市长带领班子成员,针对包头国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始了解决问题的探索:国企一定要树立强列的危机感,紧紧抓住政策提供的有利时机,加大改革力度……

牛玉儒在改革中为包头找到了机遇,找到了发展的路子……

在任市长的四年多时间里,牛玉儒带领班子成员锐意进取,组建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成功地推进了稀土高科、明天科技、华资实业、钢联股份、北方重汽等企业实现股票上市。

由此,包头揭开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序幕,包头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2003年4月10日,牛玉儒赴任内蒙古自治区***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

2003年4月13日,呼和浩特市卫生局通报,非典疫情开始在呼和浩特地区蔓延!

呼和浩特地区一场无声的战役打响,牛玉儒再次临危受命!

来势凶猛的SARS疫情考验着全呼和浩特市人民,也在煎熬着这位新上任的市委书记!

牛玉儒的第一道指示:呼和浩特地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防治非典型肺炎当作当前头等大事来抓,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牛玉儒亲任SARS领导小组组长。4月25日,领导小组调整为预防控制指挥部,牛玉儒又亲任总指挥。

4月16日,牛玉儒住到办公室工作,以随后的日子里,他象上了发条的钟摆。设在6楼常委会议室的防控指挥部夜夜灯火通明……

几乎每天早上八点,牛玉儒便带着司机和秘书到社区、农村、学校、出城口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第一手资料,向居民、群众询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期间,他的足迹走遍市四区的大部分社区街巷……

搞调研,查疫情,听汇报,做决断,视察医院,慰问医护人员,牛玉儒全身心投入“抗非”……

就这样,SARS被击退了。全市抗非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牛玉儒与呼和浩特市老百姓手挽手走出了一个难忘的春天!而连续四十多天没有回过家的他,整整瘦了六斤。

他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

牛玉儒尊才爱才、知人善任,他主动招贤、敬贤,为各类人才充分自由地发挥其专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使人才在其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在吸引资金、发展经济方面,沿海开放地区已抢了先手。如今吸引人才,沿海地区也抢先一步,而且又有着显著的经济、文化、环境优势。内陆地区如果没有更大的气魄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设法发现、挖掘、培养、挽留住当地现有的人才,并设法把流失出去的人才再吸引回来,那么内地与沿海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牛玉儒明白这个理,他深知: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

在7月16日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大会发言中,牛玉儒再次阐述了他的人才观。他要求各***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进一步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牛书记是这么想的,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出任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后,牛玉儒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并紧密结合呼和浩特市的发展实际,提出呼和浩特市这样一个西部城市也是可以把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

电子信息产业被列为了呼和浩特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门外汉,牛玉儒知道,寻找并留住具有行业专长的经营管理人才对于整个决策执行的重要性。

这个时候,牛玉儒这个伯乐遇见了他的“千里马”–

张伯旭,物理系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科委信息处处长,北京电子控股公司的副总裁。

2003年10月14日,作为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成员,张伯旭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

了解到张伯旭的背景和学识水平之后,牛玉儒把他要到了呼和浩特市。

张伯旭被委以重任,出任呼和浩特市副市长,主抓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工作、招商引资工作和信息产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