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平台:怎样帮助孩子走出误区…… – 分享日记

亲子小平台:怎样帮助孩子走出误区……

近日,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柏晓利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们的教育中缺少了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亲子之间沟通的训练,包括表达感受的训练。我们用太多的理性代替了感情的表达。对于青少年的离家出走、贪迷网络游戏甚至轻视生命的现象,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都要负起责任,帮助他们走出误区。”

专家表示,许多走进心理诊室的青少年,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大多已经对许多事情无所谓了,如学业、父母的感受和自己的前途,甚至自己的生命,但这些曾经对他们都十分重要。那么,是什么让他们放弃曾经很在意的一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们如此沮丧?

过分溺爱让孩子失去独立和自信

专家认为,有些孩子曾经生活在一个充满温馨的家庭,事事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让他们不能承受压力。母亲的百般呵护,使他变得越来越没有能力面对自己。在学校,老师表扬别人没表扬他,孩子就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他举手老师没叫他,他就会觉得全班同学都看不起他。于是,这种孩子躲在家里,躲在网络游戏的虚拟空间里,在游戏中他凭着自己的本事驰骋疆场,获取各种新式武器,他用这种方式告诉家里人,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但现实生活中他却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是个无用和无能的人。

专家观点:成功是需要才能、能力和毅力才能达到的,我们的孩子往往缺乏磨砺和艰苦环境的锻炼,而困难却可以使人得到磨砺,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人。教育孩子,一定要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平静的湖面练不出强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望子成龙助长了孩子的叛逆行为

有些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期望,他们为孩子设计生活,上什么样的小学,什么样的高中,哪种大学,找什么样的女朋友,将他的生活计划到40年以后。孩子的生活被父母的“爱”控制着,就像被放上了“定位器”和“监视器”。以致于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学习没有动力是可想而知了。他开始表达自己的不满,“越让我做,我越不做。”孩子选择消极态度,用各种方式抗议着父母对他的控制。

专家观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其实,越是这样儿女越会拒绝成龙成凤,埋怨父母不仁慈,不理解自己。最终结果是父母与儿女间无端地生出许多摩擦,影响了母子亲情,使父母与儿女相互仇视。当望子成龙成为多数父母对儿女的社会性期待时,甚至成为一种支配性的观念时,其危害性就更加触目惊心。

功利性的表扬将亲情隔离

有些孩子曾经很长时间拥有幸福和快乐,父母也曾以他为骄傲,希望通过孩子的努力来实现自己年轻时的理想。于是,孩子符合父母期望目标时,家长不吝啬自己的表扬。但随着孩子的长大,许多家长不知道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面对孩子他们发现自己越来越无力,越来越束手无策,表现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于是他们选择了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棍棒下面出孝子”。然而,孩子的心却在被深深地伤害着。在被父母痛打的那一刻,孩子心里的痛苦已远远超出了肉体上的痛苦。

专家观点:表扬是有效沟通的捷径,但功利性的表扬却会将亲情隔离。作为家长和老师应更多地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并对他的行为、品行加于赞许,而不是看中结果。批评孩子时也要讲究方法,最好就事论事,不要全面否定,尤其是对其人品、人格的否定。

加强沟通才能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柏晓利指出,理性不能代替感情的表达,很多家长总是用太多的理性代替感情的表达。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每一个成长时期都有必须完成的“任务”。这包括建立亲情、亲密的依恋关系、规则的建立和服从,以及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对权威的认可、人际关系的初步学习,还有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必须要接受孩子在家庭中的变化。专家认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将与父母拉开一些距离,他们将更加在意在同伴中的威信和地位,以及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专家认为,其实,不是做父母的不爱孩子,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他们失去了一次次与孩子沟通的机会。而这些孩子能够熟练地使用着手机和各种聊天软件,不管是MSN、QQ还是泡泡,他们可以与陌生人和同学聊天,却拒绝了和父母情感上的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理解。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