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小课堂: 您是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吗?…… – 分享日记

师生小课堂: 您是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吗?……

调查说明

特别调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班主任”,自6月1日至6月20日,历时20天。采取调查问卷、在线调查、电话采访及面访等多种形式展开,对江苏、河北、山东、安徽、北京、上海四省两市的3990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设计了15个选项,每个同学在15个选项中选择三项,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845份,取得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数据。

数字新闻

A48.3%喜欢“朋友型”班主任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48.3%的同学喜欢“课上严厉,课下能像朋友一样,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朋友型”班主任。

“朋友型”班主任为何“受宠”?记者在采访中听到几位同学一致的看法:课上严厉是需要的,是理所当然的,但课下他们能和我们做朋友,能开得起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江苏省如皋实验中学初二学生吴磊说,有一次和几位同学做游戏,在四个纸条上分别写上可更换的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他们也把班主任的名字填在人物里,结果变为一个很搞笑的句子。班主任知道此事后,一笑了之。吴磊还给班主任匿名提过意见,班主任也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真把我们当朋友了,只有朋友才可以开开玩笑,才会把对方的缺点指出来。”吴磊说。

与此相反,河北读初二的小辙(化名)的班主任却让同学们觉得“畏惧”。自从他们发现班主任在班里安排了打小报告的“眼线”后,顽皮的男生虽然收敛了一些,但感觉与班主任的距离远了,玩笑更是不敢开的。愚人节那天更有几位同学因为把粉笔藏起来,而被老师罚站。“这样的班主任我们非常不喜欢,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玩笑。”小辙说。

B48.2%喜欢“慧眼型”班主任

调查显示,有48.2%的学生喜欢“能激发学生兴趣,善于发现学生特长,能为学生找出不足”的“慧眼型”班主任。

能在班主任那里发现自己的不足,得到帮助,这是同学们一直希望的。江苏的吴磊欣然接受了班主任的建议:在桌上贴一个写着“自信”两字的条子,提醒自己对学习不要失去信心。

上海的小敏一直喜欢唱歌,但是不敢表现出来,音乐老师鼓励她大胆地唱。在音乐老师的鼓励下,小敏不仅能在音乐课上唱歌了,还代表班级拿了校园歌曲大赛一等奖。“要不是音乐老师鼓励我,我想我到现在也不会大声唱歌。”

C43.2%喜欢“公正型”班主任

调查显示,有43.2%的学生喜欢“能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善于鼓励后进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的“公正型”班主任。

看班主任是否公正,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一杆“秤”。在北京狼垡中学的赵凯心中,公正其实就是公平,无论是对待班委还是普通同学,成绩好的同学还是后进生,都要公平对待。

同学们对公正的理解很简单,对他们来说也许就是平时不经意的小事。赵凯认为班主任的心胸一定要宽广。有一次他不小心把班里的桶弄坏了,他是一个普通学生,本以为要挨班主任一顿批评,结果老师什么也没说。这件小事让他不能忘记。

“班主任基本还是公平的,我是班长,出了错她也一样批评。”北京狼垡中学的赵楠楠说:“不过,班主任也有不公正的时候。有时做值日偏向男生,即使男生在那里闲着没事做,也让女生做,女生对此有点意见。”

D2.8%喜欢班主任找家长

在此次调查中还显示,只有2.8%的同学喜欢“能及时和家长进行交流”的班主任,同学们大多认为班主任找家长无非是为了告学生的状。

“他们一见面,无非是说我的学习情况,或是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只要一说起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河北的小辙就感到害怕。

害怕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并不一定是在觉得自己有问题的时候。北京的赵凯学习成绩很好,平时在校也很少“惹事生非”,但他同样感到害怕。用他自己话说:“也说不清楚什么原因,大概是习惯性感觉班主任找家长不会有什么好事情吧。”

调查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做学生的朋友,独具慧眼发现学生特长并保持一颗公正心,已成为做班主任的基本要求。在这三方面加强的同时,班主任的其他素质也不可忽视。比如,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关心课外生活、指导学生文娱活动的班主任也深受同学们欢迎。

除了调查的选项外,还有同学表示喜欢以下类型的班主任:时尚一点;风趣幽默;温柔型;能换位思考;能够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自己以身作则;不侵犯学生隐私(尤其是不私查、私拆学生信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随便对学生发火;对自己对学生都严格要求,责任心强,能营造竞争氛围;少留作业等。

专家观点

与学生一起成长

□王宝祥(北京市班主任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教育科学院研究员,《班主任》杂志名誉主编)

做一个“朋友型”班主任,是班主任综合素质的体现。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包括最基本的三个方面:人格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其中人格素质显得非常重要。人格应该是人的素质的核心,而且教育本身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格。对于教师来讲,就要以人格育人格。

班主任应该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我接触到一位教外语的优秀班主任,她的着装既不俗,也不过于时髦,让学生们喜欢。特别是教学过程中,她的板书、语言、动作、仪态都非常好,并善于表扬,使用恰当的批评方式。这些都不是表面化的,而是内在的修养。她的同校老师在描述她的时候说:“当这位老师站在学生面前时,就好像一张立体的、美丽的名片。”

记得一位老师写下一句特别好的话:“课上似同学,课下似朋友。”说的是教师似同学,又不是同学;似朋友,又和学生之间的朋友不一样。因为教师既是参与者,也是引领者,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建立一种思想――班主任和学生一起成长。

“能及时和家长进行交流”的班主任之所以在所有选项中占的比例最少,其实是观念没有转变。过去有相当多的老师往往只讲学生的缺点,学生很不愿意听。现在有的教师比较注意了,与家长联系时报告孩子进步,也同时指出不足,还有的教师提出“多报喜、巧报忧”。我主张,教师和家长谈什么,家长和教师谈什么,除特殊情况外,都应该征得学生的同意,可以说“我准备谈些什么内容,看看你有什么想法,想不想和我们一起聊”等等。

教师要认识到教师教育、家长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是一个整体。三者之间应该是合作、共进、互动的关系,班主任只有做到和学生一起成长,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集各种优点于一体的班主任。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