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呵护:告别焦虑情绪…… – 分享日记

健康小呵护:告别焦虑情绪……

自从我上高中后,经常无缘无故地想那些激烈的学习竞争和高考的淘汰,心里总感到有一种恐惧,脑子里总是胡思乱想,上课一点也听不进去,看了报纸杂志上那些关于心理障碍、精神病的报道后,总担心自己也会生这些病,整日里提心吊胆,心慌慌的,以致学习成绩从优等降到了一般。高二那年,我母亲突然患病去世。我觉得家散了架,自己也像散了架,心里凉透了,坐在课堂里就像在梦里一样,刚好又时逢段考,由于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集中,课余复习进度受到影响,考试时发挥不好,结果成绩一塌糊涂,名次排到最后几名,在班上我更加抬不起头。我虽然没谈恋爱,但心里确实想过这方面的事。正在这时,我又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不要一看到男人就想和他谈恋爱”的话,我猛然想起自己可能就是那种不要脸的人,况且,父母从小就宠爱我,并一直教育我不要多和别人来往,更不要和异性发生联系,而我却……我一边骂自己,一边努力用功学习,但大脑却不听指挥,只要一进教室,一靠近男生,就心跳厉害,脸上发烧,动作也不自然,好长时间安不下心来,神经处于极度紧张之中,无法摆脱,近一年,由于在家休息,少与外人接触,心情似乎好了许多,我多么希望能用平常的心态看待这句话,不再自我折磨。

小雪

小雪:

你患的是“青春期焦虑症”。这是一种常见病。青春期是焦虑症的易发期,其主要原因是:刚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个体发育的加快,个体对自己在体态、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产生一种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往往会由于好奇和不理解而出现恐惧、紧张、羞涩、孤独,引起自卑和烦恼,学业上和生活中会由于压力太大,负荷过重,防御无效而变得焦虑,表现出坐立不安、激动、浮躁、难以入睡。此病患者性格多有些自卑,易于紧张、恐惧,对困难估计过多。患得患失,惶惶不安,依赖性强,对自身身体情况过分关注。

在你身上,最初表现得比较剧烈的是“考试焦虑症”。刚上高中时,由于学业负担的加重,经常无缘无故地想激烈的竞争和高考的残酷,无形之中对学习、考试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并影响到知识的获取和考试的正常发挥,导致成绩一落千丈,成绩的下降使内心更为不安、紧张和焦虑,于是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其实,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感有助于使人保持一定程度的兴奋,从而能更有效地应付环境。比如在学习中,适度的焦虑感能提高人的学习效率,保持一种持续的学习动力。当然,什么东西都有物极必反的时候,就像自行车轮胎必须要有足够的气才能有效地运行,但如果气太足了,反而会影响它的前行。过多或不合理的焦虑,会使人心境不佳,成为行动的阻力,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兴趣不浓,成绩滑坡。

其次,你对自我青春期心理特点认识不够,不知如何处理与异性的人际交往问题,而陷入另一种焦虑的泥潭里,导致对异性恐怖。其实,人进入青春期后,就开始出现向往、思念、暗恋异性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得到异性的理解、接纳和肯定。另一方面,传统道德观念认为“男女授受不亲”。少女少男相互交往,很容易受到别人的非议。渴望与异性交往,又害怕遭人非议,亦使青少年与异性交往时出现紧张不安的心理反应,严重者会因有此念头而自责。如你说的“‘不要一看到男人就想和他谈恋爱’的话,我猛然想起自己可能就是那种不要脸的人……”实际上,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并不是不正经、不道德、思想意识不纯的表现;而你却误认为这是丢脸的、不应该出现的,甚至产生罪责感,并想控制自己不想这些东西,可心理学中有一逆定律,越是自己不想出现的,就越是出现。所以,想让自己不想这些事情,反而想得越多,于是会更痛苦,也更削弱了大脑皮层的自控能力,最后导致一见到异性就想起这句话,而不敢接触异性。

焦虑症是一种可以治好的心理疾病。你的病因主要是内心深处的本能欲求(与异性交往的愿望)与传统伦理观念的激烈冲突,再加上当时学习紧张、青春发育期的各种心理生理矛盾导致心理压力,并在母亲逝世、考试失误等因素影响下诱发成病的。

因此,首先,要正确认识这种疾病,相信能够治好,从而树立信心和勇气,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打断恶性循环。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头脑里出现的与异性交往的本能欲望,认识到这是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再为之内疚和自责,更不要有意地去压抑它的出现。正确的做法是:不沉溺于它,也不去实施它,即采取“不理睬,不对抗”的态度,顺其自然,让它自生自灭。

再则,保持乐观情绪状态,主动与人交往。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有很多人的焦虑痛苦就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进行宣泄,日积月累,影响身心健康。因此,要主动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同时,也要主动地增加与异性交往的机会,虽然不与异性交往能暂时免除痛苦,但这是一种很不现实的事情,只能暂时保护自己不受焦虑困扰,但心中的那个结却永远无法解开,而同异性交往却可以使人在焦虑中得到锻炼,最终得以适应。具体做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满灌法,即直接到异性中间,让自己处于焦虑与恐惧之中,而且不管有多紧张,都不退缩,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有接受煎熬的心理准备,一般都会由紧张逐渐转为平静,几次后便习以为常;另一种是系统脱敏法,即先做深呼吸练习将全身放松,再将焦虑的内容由轻而重的顺序一一呈现,意想身临这种环境,全身松弛,直至不引起焦虑或焦虑逐渐消失。这种方法花费时间久,需要持之以恒,而且需要在心理医生的直接指导下进行,只要自己有信心,疾病一定会被战胜。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