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呵护:谁来清理校园角落遍地的安全套……
报载,南京多所高校拒绝安全套售卖机进入。学校负责人不解“安全套还能进学校”,校园管理者普遍认为校内售卖安全套“极有可能给学生提供性暗示,有可能纵容学生的性行为”。
这个“普遍认为”不新鲜。10年前,卫生部门推行在酒店放置安全套,公安部门表示不可,认为这将给人以酒店性交易合法化的误解。
卫生部门在酒店放置安全套,是为艾滋病防疫。计生部门在校园安装安全套售卖机,是为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流产,据称,我国人工流产半数以上是因为没有避孕,大半为未婚女性,其中不乏女大学生。
安全套用于避免性行为导致的被动怀孕或性病感染等特定后果,这与是否鼓励或纵容某些性行为无关,而只与客观发生的性行为有关。换言之 ,使人方便地获得安全套,是对性行为相当普遍的存在采取一种负责的正视态度。
但从拍摄于三所大学的照片来看,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些校园僻静的角落,成了大学生情侣们办理特殊事务的地方。随之遗弃的安全套越来越多,这严重污染了校园的环境。
小编选选发一组照片,希望透过这些照片,我们能有更多的思索……
一、拍摄地点:青岛X大 信息楼东植物茂密小树林中
上面的安全套包装污染还不算什么,再看看下面这些用过的套,鉴于此种图片可能会引起读者不适,少发几幅吧。
二、下面是网友在华师拍摄的照片。
网友称:“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注意到,华师校园中的很多角落都能时不时见到安全套的外包装,只是以前一直不怎么在意,就在今天刚刚过完周末回到学校,竟然破天荒的看到那个用过的套套就挂在学校图书馆门前草地上的植物上。
旁边是在早读的师妹,再远一些的校道就是在军训的师弟。”
三、下面是另一位同学拍摄于某大学教学楼顶层的照片,看看这里成了什么样子?
对于校园公然出售安全套各方观点:
大学生有赞成也有担忧
对于在大学校园里公然出售安全套,大学生持什么样的态度?10月15日记者采访了该高校部分大学生,其中,有百分之七十表示赞成,百分之二十表示不赞成,其余百分之十持中立态度,觉得事不关已。小包是该大学大三的学生,他对记者说:“安全套出现在大学校园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当代大学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比较成熟,而且在校大学生结婚都允许了,说明社会对大学生的行为更加宽容了。”小包还建议在荆州的大学校园里安装自动售套机,方便大学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女同学都不赞成安全套广告贴进校园。小杨是大一的学生,她认为,高校是很纯洁的地方,这样的小广告很容易破坏大学生的形象。“如果我父母知道校园里有出售安全套的广告,一定会对我的安全担心,我觉得这样的广告最好还是远离校园。而且,即使我自己认为可以和男友亲密接触了,我也不会到校园里的自动售动机里购买安全套””小杨对记者如是说。
记者通过调查,不少受访者认为,安全套走进高校,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方便学生,记者发现,荆州大部分高校附近都没有安装自动售套机,据有过性经历的大学生告诉记者,现在在荆州高校外面的一些小旅馆开房比较便宜,而且环境还不错,可是就是很难买到安全套,使用安全套一方面是为了预防疾病,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自己或女友会怀孕,这样对大家都不好。
教师不支持也不鼓励
既然安全套在高校里有一定的顾客群,说明它在大学生中有市场。大学生同居一直是高校比较棘手的问题,现在在外地城市又有安全套走进校园,既为大学生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前不久,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向阳老师从伦理道德和学生的自身保护上进行了分析。向阳老师认为,大学校园安全套广告和钟点房问题在实质上有一定的共通性。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说明它是有市场需求的。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既是法律约束不了的,也没有明确的校规,它只受到伦理道德的谴责。既然出现,我们就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作为老师,对于此类现象不支持也不鼓励。一方面,大学生基本上已经是成年人,对于一些事情应该有一个把握方向的度,作为老师只能从教育方面进行引导,没有强制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有着积极的作用,安全套对学生本身能起到保护作用,我们在媒体上也曾见过大学生未婚先孕或厕所生子的现象,这说明大学生性知识匮乏。也有一些学生可能是羞于去商店购买安全套才出现的问题,那么安全套广告贴进了了大学校园,为学生带来了方便,也能防止一些恶性事件发生。因此,我认为安全套广告走进校园有利也有弊。”
然而,长江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却告诉记者,全社会性的预防艾滋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需的。而且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后集中宣传,免费发放安全套不失为预防艾滋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也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然而,在大学校园内发放安全套,却不免有点不伦不类。
首先,不可否认,发放安全套这样一次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安全套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然而这样的知识,大学生完全可以在大学开设的性教育讲座和课堂上得到,这也是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必修课。通过发放实物的形式进行宣传,可能会令学生印象深刻,但也可能给学生造成误解:难道不传播疾病的性行为就是合法的吗?这恐怕不是主办方所愿意听到的吧。
其次,发放安全套有鼓励学生性行为的嫌疑,至少是一种默许。目前国内所有大学的规章制度都是不允许学生在上学期间有性行为的,而且国家法律也不保护婚前性行为。主办方的做法和学校的规章在某些细节上出现了冲突,让人们在理解上也出现了偏差,不能说不是一种尴尬。
对学生进行防艾教育,发放安全套不是必然途径,弄巧成拙,还有招摇做作的嫌疑。诚然,大学生处在一个性活跃阶段,在性问题上难免出轨。作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并不希望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防范的措施,不是给他一个安全套,说,“小心点”,而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性教育,提升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明白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担当的社会角色,明白大学时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才是重中之重。
专家:
10年前,卫生部门推行在酒店放置安全套,公安部门表示不可,认为这将给人以酒店性交易合法化的误解。
卫生部门在酒店放置安全套,是为艾滋病防疫。计生部门在校园安装安全套售卖机,是为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流产,据称,我国人工流产半数以 上是因为没有避孕,大半为未婚女性,其中不乏女大学生。
安全套用于避免性行为导致的被动怀孕或性病感染等特定后果,这与是否鼓励或纵容某些性行为无关,而只与客观发生的性行为有关。换言之 ,使人方便地获得安全套,是对性行为相当普遍的存在采取一种负责的正视态度。
认为安全套在校园出现是性暗示和性纵容,这是某种程度的鸵鸟思维,把头埋进沙堆里,无改于沙堆外面任何事实的发生。大学校园的性行为 相当普遍的存在,这就是客观现实,不是“性暗示”和“性纵容”的问题,而是是否“性正视”和“性宽容”的问题。
其实,仅仅从“正视客观现实”来理解大学生的性行为,仍属相当被动。应有的态度,是将大学生的性行为纳入正常范畴。大学生基本上属于 成人,拥有完全的自主行为能力,就其生理特征而言,也处于性活跃期。按照正常的教育程序,一个大学生从19岁入校,到23岁毕业,如果继 续攻读,将在校园度过十年左右的漫长时间,期间大多数学生将因为客观原因而不会选择婚姻。如果认为大学校园应该是 “无性社会”,无异 于认为学生必须以“性空置”为正常,这并非人道。
今日,性教育已经从中学就开始,有的小学也开始进行生理教育,大学性教育更加普遍。但不无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校园性教育,都不分年 龄段地陷入了一种 “拒绝性行为”模式。若说大学阶段之前,拒绝性行为更符合我们这个社会的行为责任判断,那么大学阶段之后,性行为的 责任形式并不等于拒绝行为本身,而是拒绝性行为的放纵。将性教育一概变成“客观认识性行为,并对自己加以性克制和性等待”,本身是对 性行为神秘化、神圣化、原罪化的表现。
高校是否同意设置安全套售卖机,本质上不是管理问题,而是性态度问题。观念态度上的罪感、恐惧、回避,管理上虚设的禁止和实际上的无 视,使大学的生活规程设置变得滑稽且无力。大学本质上是一个自治体,大学生原则上拥有生活自治和思想自主的权利。由此,大学里的安全 套售卖机,与大学生的人格和思想的差异性发展一样,都不是严重的事情,而是正常的状态。
性态度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私人问题,虽然整个社会对性也一定会形成主流认识,但应该提倡的不是性认识上的强制,而是性认识上的宽容。社 会有主流认识,同时容许并尊重成熟个体无害于他人的性态度,这才是应有之道。能够赞赏克制的毅力,就像赞赏修道士的坚韧不拔;同时也 能欣赏真诚的灵肉表达,如同欣赏自然田园里的交响。将性行为视为大学生生活的正常部分之一,既不放大成洪水猛兽,也不轻视为不足挂齿 ,才是客观的态度。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