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 分享日记

资讯小动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一、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的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变化对其家庭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家庭客观因素

(1)家庭收入:与流动前相比,流动人口家庭收入的提高是明显的。但调查显示,与城市居民相比,许多流动人口的收入依然偏低,很多家庭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下,每月人均生活标准约在200元至300元左右。流动人口家庭的低水平的物质生活,很难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此相反,也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在事业上非常成功,成为雇主、老板,家庭收入比较高。这类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普遍存在物质投入有余而精神关怀不足的现象,在物质生活上尽量满足子女的要求,却忽视对孩子的精神关怀,放松对子女必要的关心和教育。因此,家庭收入是影响家庭教育的一个变量,无论家庭收入高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都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地处理就可以对孩子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稍有不慎就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2)父母文化素质:从现有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看,他们中基本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一般来讲,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往往在子女教育上更为科学、合理和有效。流动人口低层次的文化水平无疑会影响其家庭教育观念、能力和方法等。在笔者进行调查时,多数父母因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孩子的功课而苦恼不已,条件稍好的家庭多半想为孩子请个家教,有的家庭的孩子已经参加一些辅导班。在智力和品德孰重孰轻的问题上,部分家长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只顾孩子的学习上下功夫,却忽视了对子女的品德和性格培养。当问及家庭教育方法是否科学等问题时,多数家长表示自己不知道方法是否科学,有的干脆说,看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甚至还有的说学校老师怎样教就怎样做。这种情况说明了流动人口在家庭教育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将学校教育代替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3)父母职业:从事的职业大致是最低层的行船、商业、服务业和无一定职业的,包括船民、卖菜或水果的,摆小摊,收废品,做工等。从表面上看,流动人口职业类型是多样化的,他们在职业选择上是自由的,但实际上,很多流动人口只能从事一些脏乱苦的低层次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为城市人所轻视。流动家长职业上的低层次特点对其家庭教育造成复杂的影响:低层次的职业收入偏低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因此其家庭教育物质条件都较差;多从事脏苦累活,且劳动时间过长,因此其花在家庭教育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社会地位低,易受歧视,且子女易受心理伤害;职业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子女经常需要适应不同环境;有的占用子女学习时间过多。

(4)父母职业群体:部分流动家庭在经济发展急需劳动力时会吸纳外部人员进入家庭共同生活,如对外招收临时帮工学徒、雇工、聘请师傅等。这种临时性的家庭成员虽然与家庭正式成员有本质区别(没有血缘关系),但由于双方在业缘甚至于地缘上的高度同质性,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父母职业群体。父母职业群体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增加了孩子与成人沟通机会,为孩子了解外面世界提供了可能。许多雇工实际上给孩子充当了兄弟姐妹的角色,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对象和频率,有利于家庭教育的进行。在笔者的访谈中,有这种情况:父母职业群体的行为不检点、语言粗俗下流、精神生活空虚甚至违法犯罪,不利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进行。无论是好是坏,我们都不能忽视流动人口父母职业群体对其子女家庭教育的影响。

(5)父母劳动时间:与普通市民的正规就业不同,流动人口多半是非正规就业,在劳动时间上具有极大弹性。在调查中,有65%的父母一天工作要10至12小时。这是流动人口迫于为追求更多收入,延长劳动时间是必然的生存选择。父母劳动时间的延长对子女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劳动时间的延长,一方面父母用于家庭教育的时间相应减少,另一方面父母在家庭教育上付出的精力更加有限。在笔者的访谈中,父母基本上没有足够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果父母劳动时间过长,势必会放松子女的家庭教育,子女很可能因为长期无人管教而走上邪路。

第二,家庭主观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1)教育期望:一方面,在流动人口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有理想的一面,出于对自身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意,多数家长将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作为对子女教育的高期望。一是学历期望过高。希望孩子能达到大专以上,要出人投地;有的人明确表示“自然成长”;另有的人说自己“在这方面没有想法”。结合数据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对子女的学历期望过于理想化。二是职业期望过于理想化。流动人口对子女未来的职业期望则不仅仅是脱离农村,在城市里找一份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岗位了,而是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多数流动家长都希望子女有稳定、收入高的职业;有的希望有权力、声望高的;这反映了家长的一种普遍心态:普遍希望子女能给自己“争口气”,有较稳定的职业,通过子女成才改变自身较低的阶层地位。另一方面,在流动人口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有功利化、现实的一面,对子女的期望值较低,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工作只要劳动程度小、竟争压力小等。在调查中有一半的流动家长很少或从不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他们对孩子的高或低期望,都让孩子放任自流。

(2)亲子关系:流动人口在外出,年长的父母留在家,照顾孩子,特别是船民,起居无定所。来到城市后,孩子比父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在言谈、举止、穿戴、爱好上更快地城市化,知识面和视野不断拓宽。父母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难以跟上孩子在学习、精神上的需求,老人在家更管束不了孩子。家庭中良好亲子关系难以形成,家庭教育自然无法顺利进行。

(3)夫妻关系:由于流动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对窘迫,住房面积狭小、拥挤,居住设施普遍缺乏,这往往造成家庭成员心理失衡,特别容易引发夫妻的矛盾与冲突,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和恶化。据调查,流动家庭中父母当着孩子面吵架或打架的比例高于本地家庭,这种现象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往往影响其人格健康发展。夫妻关系的恶化是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根源,一来父母无法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二来父母无心致力于子女教育,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相互推诿,不愿承担子女教育责任。

二、外部环境因素

影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社区环境和大众传媒等方面。

(1)学校教育:对于绝大多数流动家庭来说,好学校昂贵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是难以承受的。新的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文化水平的不高的流动人口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2)社区环境:社区环境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有影响。一是由于流动人口大多从事低等工作,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低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这种聚居环境产生了许多社会和心理问题,尤其是他们的后代心理容易遭受创伤,成为家庭教育的隐患,一旦家长不能予以及时有力的疏导,就会成为家庭甚至社会悲剧的导火索;二是由于流动人口居住地方经常变动,社区环境的经常变动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面对微薄而不稳定的收入和不断恶化的生活条件,很难保证给子女提供稳定和良好的社区环境。由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缺乏相对稳定的社区环境,无疑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往往导致家庭教育无法顺利进行。三是流动人口居住区的郊区化减缓了子女家庭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流动人口在城乡结合部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也更容易租到房子(私房),住房也比较宽松,但流动人口在郊区的住房一般是平房、大杂院或低层楼房,房屋的基本设施却往往比较匮乏,邻里之间多为外地人,与中心市区相比,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社区环境仍然相对落后,这在客观上减缓家庭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总之,良好的社区环境是家庭教育重要外部条件,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3)大众传媒:青少年儿童在随父母流入城市后,感觉最明显的一个现象便是大众传媒比以前更加丰富多样了。丰富的信息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大众传媒对流动儿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而对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形成了巨大挑战。在笔者的访谈中,发现,看电视的时间无限制,内容也无选择,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总之,流动人口家庭同样是城市社会的“细胞”,流动人口子女所受家庭教育的好坏是反映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和分享进步成果的重要标尺,也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有利于增加城市社会的稳定、流动人口家庭的稳定以及流动人口子女素质提高。因此对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三、对策思考

流动人口是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也是必须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出台了有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法规政策,确保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然而,这一庞大群体的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不容乐观。针对调查中发现的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抓观念转变,推进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发展。

在对流动人口子女相对集中的学校家长问卷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希望孩子将来靠知识来改变命运,但与之极不协调的是家庭教育却不到位。孩子们受到来自家长的教育和指导较少,他们把家庭教育的责任转交给学校。其实家庭教育具有学校及其它教育不可取代的独特功能,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延续。只有家长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儿童观,才能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第一环境。

1、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最优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目前,许多家长的家教意识有所增强,夫妻间交流的话题比较多的是孩子的学习。但在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的家长根本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知识,再加上流动人口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动不动就对孩子乱骂乱打,使孩子跟父母无法交流,严重影响着孩子身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