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破解未成年人德育教育难题……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长春市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教育环境,面临着许多复杂的情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日前,长春市政协文教委会同市教育局组织调研组,对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学生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等方式,重点了解、分析目前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研中,专家学者和政协委员们指出,我市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教育环境面临着许多复杂的情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尴尬
案例一:我市某小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经常逃学去网吧,家长无奈之下,只好由他年过花甲的奶奶每天接送其上学,并在教室里陪读。但随着这个学生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服从家长的管束,常常趁家长不备偷偷去上网,有时奶奶接他放学回家,他看奶奶跟不上他的步伐就快跑甩掉奶奶,然后去上网,最终因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
案例二:我市某初中学生因父母离异,缺乏管教与关爱而沉迷于网络,为了能有足够的钱去网吧上网,他从一开始骗取班上同学钱财,发展到对同学进行勒索,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案例三:我市小学生小华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每天晚饭后的半小时是最令他开心的“动画时间”,但是自从去年起,小华的爷爷奶奶取消了他的“动画时间”。升入六年级后功课趋紧是一个原因,而更让小华的爷爷奶奶感到愤怒和尴尬的是:一天他们看到小华正津津有味地观看动画片中插播的安全套的商业广告。
原因
当问及学生们毛泽东是谁时,有的学生竟一脸茫然;当刘胡兰变成了卡通片里的时髦女郎,雷锋换成了叛逆小子的酷头型;当孩子们买来仿真人体器官送给小伙伴,贺卡上充斥着令人作呕的语言;当暴力、色情之风充斥荧屏,黑心网吧通宵留宿未成年人;当家长一边搓麻将、抽烟喝酒,一边吆三喝四指责孩子……针对这样的一些情景,参与调研的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们不禁要问:成年人,你在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负责吗?综合我市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现状,调研组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原因之一:网络是把双刃剑
由于网络具有全球性、不可控性及无政府性等特点,使得网络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不易管理,导致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存在大量含有淫秽、暴力、恐怖等内容的信息,容易误导未成年人的思想及行为。
调研组在我市七所中学和三所小学发放了5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9份。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市中小学生对网络的利用情况为:上网玩游戏的占59%,聊天的占57%,下载影视音乐的占45%,利用网络学习的占43%,与同学交流的占33%。玩游戏和聊天是未成年人上网的最主要目的,分别居第一和第二位。网络内容严重刺激着未成年人的各种不良欲望,使未成年人沉迷其中,网络游戏让未成年人尽情打杀,无需法律约束,更无需同情弱者,这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暴力倾向严重。色情网站及片扭曲了未成年人的性道德与性观念。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15万未成年犯罪者因受到不良文化影响而犯罪,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大多受到色情片与情景的刺激,因其未形成对性的正确理解与稳定的道德规范而做了错事。
原因之二:影视文化影响较大
如今,儿童自幼便受到各种影像语言、声画符号的熏染,早早地成了名副其实的“电视人”。但是,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连续剧中含有性挑逗、性刺激意味,宣扬不健康性观念,刻意夸大或突出性元素的不良内容还是时常见于荧屏。而混杂在其中的种种复杂难辨的思想意识才是比色情和暴力更隐性、更可怕的“怪物”。一群年幼无知的孩子陆续来到电视机面前,因为没有专门的节目可供选择只能和成人“同唱一首歌”―――这是每个成年人都不希望看到的场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妈妈”尚秀云,曾对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关着的370个犯罪的孩子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其中经常看成人暴力内容音像制品的,高达83%。
原因之三:家庭影响不可小视
调研组对100位未成年人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7%的家长没有专门学过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知识,也没有读过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和刊物,不知道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是纯粹的“自然”家长。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存在过度批评和不适当表扬的家庭占一半以上,71%的家长都有过非理性的情绪化宣泄。此外,一些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课余生活不够关心,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与子女缺乏心灵沟通。而互联网又增加了孩子们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扩大了交往范围,使他们的情绪、情感得到释放,但如果长期沉溺于其中,则容易导致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及交际冲突等。另外,许多家长由于缺乏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和运用的能力,无法正确、有效地引导和监督子女上网。
对策
对策之一:开发一批精品网站
市政协文教委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柳海民建议,文化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开发一批适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精品网站,突出新奇性、趣味性、竞争性、科幻性,精心设计网页界面,力求生动、新颖,网站内容应尽可能贴近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使中小学生能通过这样的网站学习、交友,进行心理咨询、网上论坛等等,将他们注意力吸引到这类健康的网站上来,同时,也可以开发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软件,利用网络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要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及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以杜绝网吧的不良环境对学生身心的毒害,同时,使学生在教师的监督及引导下正确上网,避免其接受不良信息。
对策之二:一加一减,净化电视荧屏
市政协常委、长春市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刘芳建议,通过对荧屏实行加减法、加装净化装置来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加法”即增加供给,一方面要在新闻专题节目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给予充分的关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报道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要办好一至两个少儿栏目,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寓教于乐、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帮助其学习成长的舞台。“减法”即整顿播出秩序,优化屏幕生态,将不良内容驱逐出屏幕,为青少年创造一个优良的影视文化环境。
对策之三:用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成长
市政协委员、长春市第九十中学西校校长张翠兰认为,情感失衡、道德情感缺失、心理障碍没有及时解决,是让学校德育教育苍白无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关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特别是情感和心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提倡情感教育,即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尊重和信任每个学生,善于倾听每个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她建议从心理疏导入手,解除孩子们在情感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排除迷茫、困惑和心理障碍;在师生间开展情感诚信对话、角色互换、互帮互助,让情感教育贯穿于智力活动、非智力活动和体力劳动的始终,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让他们的心态开放、个性张扬,使其沐浴在阳光之中。
短评
家庭、学校、社会都是未成年人学习的场所,作为成年人,更要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负责,这也是为整个民族的未来负责。我们怀念看《小兵张嘎》、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那个年代;我们视雷锋、刘胡兰为榜样,发自内心地崇敬他们,身体力行地学习他们;我们快乐地在春游时帮助家里有困难的同学,让合照上全是真诚的笑脸;我们积极,振奋,乐于助人,我们的老师、父母、社会都这样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时代在发展,未成年人的成长自然会遇到新的情况,重要的是成年人要有预见和解决问题的责任感与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从成年人做起,只有全社会所有的成年人都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作为己任,才能培养出不败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未来一代人和几代人。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