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三成孩子不能忍受家长“激将”……
专家表示:家庭教育应更多地采用“表率式”和“鼓励式”
昨天下午,共青团辽宁省委青少年研究会的孙浩哲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据他透露,共青团辽宁省委青少年研究会进行了一项“父母的哪种行为你最无法忍受”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07名青少年中,有94人不能忍受家长说自己不如别的孩子的“激将法”,占总数比例的30.62%,排在首位。其次,不能忍受家长“讽刺、挖苦”的占21.50%;不能忍受家长“偷看日记”的占20.50%。
专家分析,我国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思维方式的落后,家长们一直采用“否定式”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家长们不能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这使得两代人出现“代沟”。越不了解,“代沟”越深,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的就是家长和孩子无法“交心”。
在教育方法方面,孙教授表示,家长是出于爱心和责任心来教育孩子,但很多人采取的方法不对。孩子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说他、打他,虽然家长出于一种责任,但孩子的感觉是这个家容不下他,慢慢地,孩子总得不到家人的认可,不能享受到这个家庭的温暖,导致了许多离家出走的现象,严重地扰乱了社会的安定。同时,与之相反的教育方式,即家长对孩子无休止地溺爱、百依百顺,也是引发孩子行为问题的另一原因,因此家庭教育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合适的。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理想、学习、感情等多方面问题,在问题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家长和孩子之间要有必要的沟通。
在问到具体的沟通方法时,孙教授说:“首先,父母要认识到孩子的改变,要接纳孩子的特性,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再来面对孩子。第二,家长要把孩子当成朋友一样交谈,不给他们一种长辈的感觉。可以讲讲家长小时候的一些事,甚至是一些家长当年做错的事,让孩子觉得,这样的事在父母身上也发生过,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其实大部分家长都想和孩子交朋友,但不知从何下手。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孩子一个真实的自我。大部分父母跟孩子聊天时都会把自己的过去描写得很完美,以为这样孩子会佩服自己,其实不然,只有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父母是个普通的人,他才能容易接受。第三,在沟通中,家长说的多听的少,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尽可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不加主观的批判。多听孩子说,给孩子表达看法的空间。在听的过程中让孩子找答案,这样孩子会有自豪感,也会把父母当成可以信赖的朋友。”
在被问及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的时候,孙教授说:“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首先要受教育。教育孩子是个综合性的问题。学校、社会教育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因此,现实生活中,孩子选择什么、追求什么,家长的行为起到很大的作用。家长首先要身先士卒,为孩子做出可亲、可敬、可学的表率。同时,家长的一句鼓励的话,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支持的行动都会让孩子进步。”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