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性教育进课堂的讨论一…… – 分享日记

资讯小动态:性教育进课堂的讨论一……

编者按:一直以来,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这个话题越显沉重了,根据有关调查表明,有24.39%的孩子脑海中曾闪现“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究其原因,绝大部分孩子是为“情”所困。情,这种古往今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的美好情感在此却扮演着一个尴尬的角色。专家指出,造成这一切的最关键因素是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的不足。你能否谈谈自己对学校里正在开展或还未开展的青少年性教育的想法和建议,说说你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什么样的性教育才能使大家容易接受?“雏鹰网络校园论坛”,给你畅谈自己想法的空间!

活动准备:辽宁省黑山县第一高中高一2班

活动准备:了解性教育的意义,关爱自己的身心健康

活动准备:

1.搜集初中生生理发育相关知识挂,也可制成多媒体动画。

2.课前问卷调查学生关于青春期性发育的困惑及其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做好统计。

3.收集班级学生成长照片(幼年、小学、现在各一张),制作成演示文稿。

活动时间:2004年12月3日18点

活动实录:

主持人(合):春天花儿会开,成长必然会来。我们正悄悄地迈入青春的门槛。

男主持人:喉结开始突出,我们极力掩盖――

女主持人:胸部有时发胀,我们暗自着慌――

主持人(合):其实,我们渴望明白,破解青春的密码。

男主持人:了解生理的变化,我们感受成长的喜悦。

女主持人:知道身体的发育,我们善待青春的自己。

主持人(合):我们宣布,高一2班“自学未必成才――关于性教育进课堂的讨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第一部分青春的困惑

男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请你们看大屏幕(照片演示文稿),这是我们小时侯的模样。你们能认出都是谁吗?(点击照片,学生猜测,感受成长)

女主持人:从同学们的笑声中,我们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从同学们的猜测中,我们感受到了青春的困惑。同学们,请看:这是张雨,这是赵辰……(点击展示几位同学的成长照片)

主持人(合):从小到大,我们的变化明显;步入青春,我们的困惑增多。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成长照片和青春感受。

女主持人:请各小组分别推选一名同学上台谈谈组员的共同问题。

李亮:以前只是自己瞎琢磨,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才知道,原来我们男生都一样――变声时都不敢或不爱说话,都为自己的身高烦恼,也都关心男性特征的发育是否正常……我们都希望知道正确的常识,可是又不好意思问。

吴楠:我们组女生说我大方,都让我说,我就说说。其实我们女生也希望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尤其“好朋友”(指“月经”)刚来时,既慌张又害羞,还有一点点的羞耻感。当然,其他方面,比如身高、体型和性感等等吧,我们也都希望从根本上弄明白。

张航:我们组和李亮他们组一样,都有同样的问题。不过,我们对异性也同样好奇,希望了解。你们别笑我,这可是我们男生的心里话。

刘易:是的。我们女生也希望了解男生。我们都是同龄人,我们有着相同的问题和好奇心。

主持人通过视频展示出班级中关于青春期性发育的困惑及学生们渴望解决的问题。

典型问题:①性发育及性器官的发育标准:青春期男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的情况及不同特点。②身高、体型、体重及力量变化。③体毛、出汗、痤疮和其他变化。④对性应当持有的态度。

主要烦恼:①个子小,受到嘲笑。②对异性充满好奇,感到不道德。③体型不标准,自卑。④认为自己没有魅力,不受异性关注,苦恼。

第二部分困惑中的危机-伤害

男主持人:成长中的我们充满了困惑。

女主持人:青春期的你我还不很了解。

主持人(合):盲目的行为会伤害到自己。请看小品“信息”。

“信息”情节:几名男同学凑在一起探讨自己身体发育过程中的烦恼:公鸭嗓、青春痘、体毛和性意识(如喜欢偷偷地关注女生等)……有人说“不必烦恼,网上啥都有”――“可是网上太黄,看了睡不好觉”;有人说“看广告,治痘有疗效”――“广告是为挣钱,花钱买罪受”;有人说“家长拿我们孩子当傻帽儿”――“我们已长大,需要正面指导”……

主持人播报新闻:

1.“学生性知识来源调查报告”――根据班会前不记名调查问卷结果统计:我们班46.3%的同学从网上了解性知识,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黄色刺激而有上网成瘾的迹象;21.4%的同学从电视广告中一知半解地了解了性知识;19.7%的同学处于朦胧状态,不了解性知识;2.2%的同学向家长请教并能够得到正面知识;6.5%的同学从同伴交流中获得性知识;39%的同学从其他渠道获得性知识。

2.“性教育不足沪5%中小学生想自杀”――新华网浙江频道7月8日电“自杀”这个带有恐怖色彩的词语,居然在上海市不少中小学生的脑中曾经闪现。据《劳动报》报道,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医院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在全市8个区、超过2500名中小学生中的最新调查显示,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数据同时显示,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而曾认真考虑过自杀的人数也达到15.23%。在灿烂的花季,是什么让这些孩子竟想和死神握手?长相不“帅”遭到嘲笑、早恋行为尝到苦果……在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内,40多个近期搜集的典型案例正由专家进行分析,父母却对此一无所知。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杨佐廷研究员还指出,造成孩子想自杀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青春期的性教育不足,而学习压力不过名列第三。

主持人说明或列举由于不了解青春期发育常识而无意中伤害了自己身体的事实,重点强调了解自身发育常识和保护自己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性。

事实列举:

1.挤青春痘,造成面部疤痕。

2.误用药品,影响身体发育。

3.情绪躁动,与他人发生口角,伤人伤己。

4.发育晚,受到同伴嘲笑,自卑且有自杀倾向。

5.同朋友疏远,不参加集体活动,做什么都没有兴趣。

6.模仿扮酷,吸烟喝酒,认为这样才是男子汉。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