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孩子心理问题大多由父母造成……
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数是由父母造成。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也需要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昨天在杭州闭幕的长三角家庭教育论坛上,不少观点引起大家关注。
94%的学生有“成长的烦恼”
2004年下半年,无锡市教育局去年对该市的6所小学、7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94%的学生有“成长的烦恼”,主要集中在学习、共处、情绪、青春期发育、异性交往等问题;小学生中,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占16%,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接近5%。
上海类似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占22%至32%,远高于全国10.2%至14%的水平。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性等问题。有近8成的6岁到12岁的孩子不开心,14至16岁抑郁症患病率为4.7%。
近年来,由青少年心理问题引发的厌学辍学、离家出走、暴力、赌博、酗酒、不当性行为、药物滥用等行为持续上升。而违法犯罪、自杀凶杀也呈现出比例增加、年龄趋低、手段残忍的特点。
孩子心理问题大多由父母造成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十分复杂:有先天因素,诸如遗传基因、孕期保健;有出生时因素,如接生技术、产程顺否;有后天因素(最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影响。许多专家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数是由父母造成。”
许多青年人对情感、婚姻、家庭生活缺乏理性,缺乏“婚姻经营、家庭建设”的意识。“负性”情绪污染家庭环境,会导致子女心理模式或者问题行为。专家直言:“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妨碍自身成长,更有可能对再下一代素质的提高,产生不良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针对成年人
专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对象首先应该是成年人,然后才是未成年人,家长和孩子应该同时进行心理调适。
无锡市妇联儿童部提议,可联合心理学界、医疗卫生界、教育界的力量,对准家长和家长们进行人生培训,内容包括“恋爱婚姻心理”和“家庭教育心理”等。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