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青春期呼唤生理门诊……
18岁以下的少女患妇科疾病求医时,看儿科不对路,看妇科却常常遭遇羞涩与尴尬—
近日,家住保定的张女士遇到件尴尬事:17岁的女儿痛经难忍,她便带着孩子到离家较近的一所医院看病,还没等王女士开口,值班大夫就问:“是不是怀孕了?”类似这样的事儿,许多母亲和女孩都遇到过,难免有些尴尬。
12月5日,笔者在省会几所综合性医院妇科门诊门口看到,一些十几岁的女孩儿在母亲的陪同下,十分不情愿地走进“妇产科”门诊室。家住省会的徐女士有个16岁的女儿。她说,女儿开始发育后遇到很多生理问题,说大不大,但也挺影响孩子的情绪。她曾带孩子去过一次医院,夹在成年妇女中间,女儿显得很不安。从那以后,孩子再也不肯上医院,有问题都是她替女儿去问诊。
笔者了解到,目前省会的各级医院基本没有开设专门的“少女妇科门诊”。按照医院的传统科室设定,14岁以下的患者看病时挂儿科号,14岁以上的患者看各种成人科室,14岁以上的女性遇到生理问题就需到妇科就诊。近几年来,女孩子的青春期普遍提前,加上未成年少女患成年人疾病的几率也有所增大,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常常会遇到看病找不到合适专科的问题。
在采访中,省会几家医院妇产科的一些医生都表示,开设生理门诊很有必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与成年人不同,少女妇科方面的生理问题主要是青春期发育不好、月经不调、痛经、睡不好觉、心理情绪调整难等,诊治和用药与成年人有区别。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生理发育问题很敏感,容易害羞,在乎他人的理解和尊重,而且生理问题往往伴随心理问题。这要求医生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社会和心理知识,注意合适的语气和诱导式的问诊方法。这些普通的成人妇科医生很难做到。
我省有关专家指出,缺少专门的生理门诊是全社会对青少年身心需求关注不够的缩影。尽管我国提倡在中小学中开展性知识教育已有多年,各学校也普遍开设了生理卫生课,但从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看,不但农村,就连城市的未成年人性知识教育中,盲点也很多。
在石家庄市人口计生委宣教中心所做的一项问卷调查中,有80%的中学生对青春期性问题感到困惑,渴望从正规渠道获得性健康知识,由于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出现了如13岁女孩怀孕、16岁少女堕胎等令人伤心的事情。
近年来,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投入并不少,效果却并不理想。教育手段落后、人性化方法的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去年9月,由石家庄市人口计生委、教育部门联手共同创建的石家庄市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基地正式开课。利用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课的环节,在我省率先把性健康教育实质性地融入到学生的课程中,使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驶入了常规的课堂教育轨道。
省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盖春瑞说,维护和保障“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健康,其实不需要额外增加太多社会投入,只要医疗、教育、民政、妇联等机构都能够有效整合、配置资源,在人性化关怀上多下功夫,就应该能做到。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