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问题?……
最近,听到两件事情频繁地被人提起,一件事情是计划生育政策;一件事情是独生子女问题。这样不同性质的两件事情,常常被人一块儿讲,看来好像是根本就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而结论就是:计划生育导致独生子女现象,独生子女现象导致家庭教育的问题,而家庭教育的问题导致独生子女问题。对此我不敢苟同。
我愿意反过来思考这个过程。
第一,独生子女怎么了?有很多人,在想到“独生子女”这样的词语时候,紧跟着就是这样一组词语:自私、自我中心、任性、小皇帝、小公主、怕吃苦、好享受、冷漠、缺乏同情心,等等。分析一下这些词语,在价值上,表现为负极。换句话说,这些词都不是什么“好话”。这里有个问题:一,为什么人们会这么想?二,事实是什么?先回答第一问题。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观念形成,有这样几个渠道:一个是个人的直接经验、一个是来自舆论、媒介的宣传、一个是习俗。直接经验总是宣告着特殊的例子,因此推出的普遍性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这个自不必说;舆论、媒介的宣传,尽管有其客观性,但出于宣传的考虑,它要反映出“新”的特点来,这种追求“新”的特点,决定了媒体容易将特殊、极端的案例作为报道对象,而忽视平常的、普遍发生的事情,因此,其结论的普遍性必定是极其有限的。至于第三种渠道――习俗,我认为,习俗是一种言论或行为系统的惯习,它表现为一种话语的集中性权威,换句话说,如果你不这么说或这么做,你便没有作为群体成员做某事的资格。人们对习俗的服从,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因此,当一种舆论环境长期被某种行为话语占据的时候,便逐渐形成一种常规;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沿着这种常规去发言和交流,进而使得这种习俗延续下去。对独生子女的偏见,最早来自于50-70年代生人的那一群体,现在这一群体在社会上占据着主流话语权,由他们来主导的独生子女话题,一直就是上述负面的词汇。总结来看,这样三种渠道都决定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需要批判冷静地看待。二是,事实是什么?实际上,由南京师范大学宋林飞教授主持的课题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生活适应能力、人格、道德行为素养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换句话说,人们对独生子女的认识不科学,不正确。尽管我们可以对宋教授的研究表示置疑,但他的研究究竟相比较人们的认识来说更为严谨、调查的工具、范围也都更要全面,因此结论也就更为可信。这就是事实。
第二,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怎么了?人们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观点看起来经不起科学验证,但他们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的认识是否也是错误的呢?我们认真思考一下。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由于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的方法、方式,都会与传统的多子女家庭有差异,这个是自然的。在我看来,这种差异会至少表现在这样几点:第一,多对一的教育方式。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往往是家庭所有关系的集中点、联结点。过去,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家长们把精力和期望分散在几个孩子身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过去的孩子不像独生子那么受宠;但反过来,他也没有独生子那么不自由、不自在。第二,独生子的孤独。一个孩子的家庭,在心理氛围上是相当不平衡的。无论父母如何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他们毕竟不是同龄人,沟通和游戏起来,总是显得不答调。多子女的家庭却显然不是这样,兄弟姐妹处于比较仿佛的年龄段,可以分享很多共同的兴趣和感受。独生子女在这一方面无疑可怜得很。加之,城市化的推进,人们越来越多地住进楼房,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往往被放在学校这样一个环境中,而这个环境中,最集中的特点是竞争而不是合作,是学习而不是游戏。然而,这样一种孤独的环境,也具有着一种优势,就是留有思想的空间更大些。独生子女必须学会自己玩。第三,亲子关系的线性和复杂性的矛盾。焦点是单一的,这决定了父母的关注对象只有一个,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和孩子的关系是线性的;对于孩子来说却不是这样,他对父母、祖父母是多线的,在孩子来看,他的交往关系是复杂的。孩子至少要考虑这四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感受,这无形中给孩子的交往增加了压力。因此,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总是比较敏感的,很多独生子女的家长恐怕已经感觉到这一点。但正如我所说的,独生子女由于面临着单对多的交往方式,这决定了细心的独生子女往往具有较好的交往能力而不是相反。这一点,宋教授的研究可以证明。因此,客观地说,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需要科学分析,人们认识到了这种特殊性,但没有认识到这种特殊性也会造就出一种更完美的人格来(例如,独生子女有比较综合的素养,如音乐、体育、美术、书法、英语等能力,在这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优势,家庭可以集中财力来培养他的全面素质,在这一点上是多子女家庭较少做到的)。它的积极意义要充分认识。
第三,计划生育怎么了?实际上,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独生子女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确实有其特殊性,但这类群体具有的优点和非独生子女群体的优点如果不是更多,但至少也同等,我们没有更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这样一种群体的劣质性!计划生育,确实是造成独生子女现象的直接原因。但这个政策是从中国人口的现实出发来考虑的。没有这项政策,中国的经济起飞、在世界中地位的提高都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其中原因我想大家都比较清楚。如果说,独生子女本身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问题,那么独生子女的政策、计划生育的政策也并不值得我们去攻击它(如果是在人口质量的角度考虑的话)。那么说,对于计划生育的批评,如果采用对独生子女的批评的方法,这个论点至少是不成立的。
因此,在我看来,计划生育的政策是权宜之计,对错是非由历史和现实来证明。而独生子女所谓问题,也需要认真分析。有关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问题的讨论可以休矣!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