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制游戏:“网瘾”宜疏不宜堵……
济南张女士年仅14岁的儿子小东化名迷恋网络两年多,因为遭到父母反对,要与父母断绝关系,甚至要拿刀杀父母。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已成为当前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闲、通信等方式的最有效的信息传播载体,但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如网络商业欺诈、色情信息泛滥、计算机迷恋等诸多不良因素。其中基于网络和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网瘾”更成为近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民盟北京市委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未成年人中经常玩和每天都玩网络游戏的占26%,玩一次超过2小时的占26%,超过7小时的占2.7%,每周用于虚拟聊天时间超过10小时的占45.7%。
“网瘾”泛滥,一方面是青少年本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学业和生活;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和家庭带来消极影响。为此,一些家长忧心忡忡,但他们不顾青少年特有的个性心理和感受,往往采取激烈或极端方式实行“棍棒式”挽救,从而导致不幸事件的发生。
青少年处在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的阶段,好奇心和叛逆心都较强,自制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弱,在缺乏适当的引导和心理宣泄渠道的情况下,很容易迷恋网络。因此,社会应该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实行合理的疏导,有意识地把他们的注意力从网络游戏中引向网络的其他有益的方面,去芜存菁;父母要改变“家长式”的教育方式,积极和子女沟通,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相关部门要完善互联网管理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明确界定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范围,制定对制作、传播不良信息者的处罚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息监督应有专门条款,同时有必要严格对进口游戏的审查制度,积极推进游戏软件的年龄分级制度。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