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文学:在深圳混日子(一)……
楔子
我最最讨厌运动,也最最痛恨别人叫我“小不点”。
想起那次面试一间公司的中层管理,主考官满脸不屑的上上下下打量着我的时候,我真的想他妈的飞起一脚,点击他的“命门”……
其实,本人除了身材长度有点偏短,脸蛋儿没有巴掌大,两条纤手只见骨头不见肉,腰和王蜂的不相上下之外,女性该有的特征还是恰如其分的发育完全,要怪就怪那些人头猪脑的笨蛋不够眼光!
记得读小学时,有次期末100米短跑考试,我像蜗牛一样懒洋洋的挪动着,最终创造了一个震惊全校的奇迹―分数为零。懂事以后我就一直认为自己之所以长成那样都是因为从小不爱运动的原故。直到去年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弟弟被分到邻县的一间重点中学为伟大的人民教育事业作贡献,在报到时被误认为是学生时,我才恍然醒悟原来是百分百的遗传基因,真是错怪了自己将近三十年~
写到这里,大家千万别以为我是一个留着短发,身穿着不男不女的中性服装,时不时学着男人倪点粗话的假小子。我敢打保票,如果脾气不发作时,本人绝对是一个乖乖巧巧、惹人怜惜的小女人。
提到这些,不得不转入正题了。后来我正是凭着外表惹人怜惜这一点优势俘虏了几个男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一)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儿,小时候最渴望的就是上大学。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农民”这一名词的,我的彻肤感受就是“穷”!尽管许多作家的笔下常常给农民扣上勤劳、善良、纯朴……等各种各样赞颂的帽子,其实他们骨子里是最瞧不起农民的,要不他们早就弃文从农了。正因为家里穷,所以我与大学无缘,98年中专一毕业,就背着读书时欠下的一屁股债赶来深圳谋生……
父亲让我投奔在深圳定居了十几年、素未谋面的远房伯父。
车子是在那天上午10:00点多抵达深圳宝安车站的。一下车门,灸人的热浪就扑面而来,想不到深圳的太阳是如此的骄人,就像深圳那些傲然挺立的高楼大厦一样骄人,但我是被这里的繁华和热闹深深吸引了。
拖着两袋行李走出宝安车站,路边那些摩托车、三轮车拉客仔就蜂涌上来……幸亏出门时父亲早有交代,我才没给逮住。
好不容易摆脱那群“狼”,刚好路边有辆中巴停了下来,问要不要坐车。
“到宝安73区吗?”我问
“到,快点上!”售票仔一边说一边就把我的两个袋子扯上了车。
“师傅,到了73区麻烦叫一下!”
屁股稍稍坐稳,这才发觉这辆外表陈旧的中巴里还有冷气,尽管不是很大,但总比车子外面强。“还是第一次如此高档的车呢,城里人就是不一样!”心里感慨的想着,人靠在椅背上,紧绷的神经开始慢慢放松……
“你,出来!到了!快……快点!磨蹭什么!”车子还未停稳,售票仔扯着嗓子冲我叫。
两袋行李被扔出车外,人也跟着被推出车外。
大街上车水马龙,我傻乎乎的提着两袋行李,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放向走。想问问路,但路上的行人仿如聋子,没人理会我。不知道是天气热还是心里焦急,额上的汗水大把大把的往下掉……
后来路边的一位好心的清洁阿姨告诉我,“这里是宝安10区,73区离这里还远着呢!”
找了间电话亭打电话给伯父,但又说不清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伯父只好叫我打车到他的住宅处。
我从未打过的士,看到那一辆辆犹如“皇冠”般高贵的的士,心里就直感中气不足。最后找了一个面目慈善的人力车夫,花了10块把我拉到73区。
伯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斯文儒雅的城里人,皮肤有点黑,身材粗壮,嗓门很大,倒有点像我们乡下那些父老乡亲,见了心里颇感亲切。伯父的住宅区在路边,住在四楼。说是住宅区,其实不过就是一幢旧式的楼房。没有电梯,楼梯是用水泥做的,扶手也是水泥砌成的。房子不是很大,三房一厅,70多平方米,但光线还算足。那时在我的眼内,这些比上乡下那些破旧的瓦房,比宫殿还要尊贵。
和伯父说起坐车的事,伯父说我给人卖猪仔了。
那是我来深圳学到的第一个新名词。
(二)
在伯父家住了一个星期,每天来来回回的在宝安县城附近的工业区打转着,但工作还是没有着落。别人不是嫌我学历不高就是嫌我没工作经验,最重要的是电脑又不熟练,打字就像乌龟爬行,一分钟10个字都不到。这都是读中专时开设那门所谓的电脑课给害的。那时学电脑,不外乎就是给你讲讲电脑的硬件构成,还有一个叫什么金山软件来着等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的机会是不多的,记得学了半年,总共只去了不到10次机房,每次是45分钟。而那时的电脑就像黄金,像我这样的家境的学生不可能有余钱到外面去上电脑培训班。况且,那时对电脑的兴趣也不大,总觉得乏味得很。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伯父只好打电话给在广州地铁当总工程师的大儿子阿光救助。
阿光表哥介绍我到东莞凤岗镇的一间电子玩具厂去当文员。据说他跟那里的总经理关系很密切。
凤岗镇离宝安不算远,但东莞毕竟不是深圳,环境比起深圳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上班的第一天,刚好是星期一,总经理还在香港没过来,但事前已打电话吩咐好让我暂时在车间的流水线上磨炼一个月再调到办公室。于是,我就被安排到生产部的一条装配流水线上当QC妹。我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
上班的第一天,走进厂区,发现厂房都是一些旧楼房,形状就像旧时带有天井的老式瓦房,四面是房子,中间是一块方方正正的露天空地,不同的是空地是铺水泥的,且四周的房子是水泥建造的并有好几层的楼房。但形状真的就像家里的老式瓦房。看到这些,原本第一天上班的兴奋情绪刹低沉起来,我不想再回到以前那种只有四角天空的生活。
车间在二楼,三楼听说是写字楼,就是那些办公室白领进出的地方。到了二楼的拐角处,我往上瞧了瞧,真想冲上去到那些所谓白领的办公场所看个究竟。
我们的QC主管是一个大约28岁左右,个头和我差不多的女人。不知道是否因为听说我是总经理亲自安排过来的,对我态度还算和善。不过,对其它的下属似乎脸色就没那么好了,骂起人来让人感觉就像个母夜叉。难以想象在她那小小躯体内还有如此火爆的喷发力。
上班的第三天,我就基本上掌握了当QC的几大要点。别的员工都很羡慕我,羡慕我一进厂就能当上QC那么好的职位。听起来,还真有点那么一回事。
QC主管时不时会过来询问、检查我的工作。看到我在短短三天的时间内就熟练了掌握当QC的要领惊讶万分。其实那不过是一件很简单的工作,只要多用心,不用别人教导也能学会。
车间办公室里有一个文员。那文员长得颇有几分姿色,因为她是文员,所以有资格穿白衬衫,下身可以自己随意搭配各种各样的裤子或裙子。她最喜欢穿短裙,当然还没有短到迷你裙那样的程度,踏着尖尖的高跟鞋,细细的鞋跟在车间的走道上发出咯咯的响声,浑圆的屁股伴随着鞋声有节奏地摆动着……每天我总能看到一些比我们层次高得多的科文或技术员之类的男人,眼睛跟着她的屁股转动,闪着狼一样的幽幽绿光……
差点忘记了介绍一位对我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他就是生产车间的总管,北方人,胖胖的个子,戴副眼镜,笑起来蛮慈祥的。每天吃饭的时候我都会遇上他,然后他就给讲一下厂里的人事和一些工作方面的经验,还劝说我其实像我这样有一个中专学历完全可以到外面找一份轻轻松松的文职。我也就笑笑,不发表意见。其实,心底下还是偷偷地琢磨着他的话。
上班的第四天,总经理终于出现了,上班时他特意的跑到车间来看看地铁总工程师的表妹是什么样子。其实我也一早就想看看这位总经理是何方神圣。所以在他过来打量我的时候,我一点也不害怕,还冲着他微微一笑。未见面之前,早听生产总管说过,总经理是一位相当严厉的人,训起人来一点情面也不给。
总经理看上去30出头,个子不高,偏瘦,但看起来一副精明的样子,双眼很有神。打量我时,眼睛就像两道光束,快速凌利地一扫而过。就那么一眼,似乎已把你看穿。当然,我绝不是一个怯弱的人,在他注视我的时候,我也把目光有力的迎上去。
快下班的时候,总管把我叫到办公室,一本正经的对我说:“总经理让我告诉你要好好干,一个月之后一定会把你调到办公室。”我没有感到惊喜。或者那“四角天空”的影子已深深地活在我的脑海里,黑压压的一片,使人感到压抑。
长期在流水线上工作的人,思想很容易变麻木。一天12个小时的工作,赶货时一个月最多可以休息一天半天,每天就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运转着,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所以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生产线上工作那些员工眼神大多数是暗淡无光的,只有在出粮的那一天才有那么一点亮光,那是领取血汗钱的日子啊,没有比这更值得让人高兴的事了。
员工的宿舍在离厂区步行15分钟就可以到达的地方。宿舍就是那种阅兵式的格局,两边是一排而过的单间宿舍,中间是一条走廊通道,每间单间放四张上下层铁架床,每人一个床位。8个人住一间窄小的宿舍,照理说是相当热闹的。不是说“三个女人”一条街,八个女至少是二条半的街。但这里的员工可能是机械化了的原故,工作一旦停止,就变成了静态物体。下了班就躺在床上,谁也不说话,没有一会就像死去了的感觉。
这里最大的不便就是宿舍没有冲凉房和洗手间,每天晚上要洗澡就得到楼下的公共洗澡间排队。而且时常缺水,很多人往往为了冲一个凉等到凌晨2点左右才可完成任务。
我个子小,经常被一些插队的人挤在后面,可我多多少少是受过一点教育的人,不愿意为了一个冲凉房与她们操得面红耳赤。结果我几乎每晚都是宿舍最晚睡的一个。
那时,我还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像这种机器人的生活般的生活,更是激起我心中更多的情感,无论多晚都要打着手电筒写完满满的一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