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情感:同居是最省钱的恋爱方式……
同居,从某种意义上说,很类似于一张信用卡,属于婚姻的提前消费。同居也和信用卡一样,是青年男女这个族群的一种生活方式。很难去统计,在上海这个都市里,有多少同居密友。但是同居毕竟处在边缘的位置,有婚姻的实质,但不是婚姻的模式。同居生活中,如何处理双方的财务,更是一个敏感的另类话题。
同居降低恋爱成本
有人开玩笑讲,同居是婚前男女降低恋爱成本的有效方式。其中可以降低的成本包括:一方的居住开销、大部分的约会成本、来往两处的交通费用。未婚男女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租房或是供房的开销只相当于原来的一半。在房价和房租不菲的城市里,这笔支出不可谓小矣。合住在一起,还可以降低不少居住相关成本。譬如寒暑难当,空调的电费永远像晚11点到早7点的低峰段一样,打了个对折。同居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是给自己找了个分摊生活成本的伴侣。
对齐鸣来说,选择同居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更多的来自生活的压力。大学毕业之后,他和女友都留在了上海工作,每个月交掉800元的房租、600元的水电煤气费和通讯费后,月薪不过2500元的他所剩只有1000多元,还要应付各种日常的开销、朋友间的往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日子过得很窘迫”。女友和齐鸣的情况也差不多,商量之后,两人决定搬到一起住,他们重新租了一套1000元的小户型,在异地的奋斗中过起了小日子。对于他们来说,1+1的算式结果是小于2的,算下来,共同的生活费用,像水费、电费、煤气费都要比原本各自要支付的费用少了很多。学经济的齐鸣说,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现在变成了自己的“边际费用递减”。原本月光族的他,和女友共摊生活成本之后,每月的账务上也开始有了点盈余。
与生活费用一起降低的还有约会成本。同居的“零距离”相处,标志着恋爱走出了初级阶段,男女的生活由原来的“风花雪月”走进了现在的“锅碗瓢盆”。约会的各项内容要么从合并后的报表中省去,要么以一项新的“财务项目”代替。同居后,很多人都会发现,恋爱时候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剧变,原来喜欢到浪漫餐厅约会,现在改成了自己做饭或是到小餐馆祭一下“五脏庙”;在影院里看大片,也不如坐在沙发前看“家庭影院”的DVD;喜欢煲“电话粥”的男女,现在也变成了三言两语的即时通话……自然而然地,原本每个月花在约会上的钱也省掉了不少。
的确,同居生活作为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对于恋爱男女来说,生活方式的改变自然会引起相应的生活成本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同居确实起到了降低恋爱成本的作用。
AA制抵御“拆伙”风险
但是同居这种边缘化的生活方式,虽有婚姻的实质,但不是婚姻的模式。男女生活在一起,共同开销,共同花费,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钱的问题。如何处理同居中的财务问题,是统筹统分,还是各自为政?这成了许多同居男女心中的“小九九”。毕竟,同居不同于婚姻,缺乏法律所给予的婚姻的保障,一旦出现危机和问题,最说不清的就是这笔财务账了。这样的财务账,小到平时的日常开销,大到房产汽车。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