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妈妈咪呀》经典剧“拿来”的成功范例……
《妈妈咪呀》经典剧“拿来”的成功范例
中秋前,很荣幸被邀请观看了“北京现代之夜”《妈妈咪呀》中文版的演出,说实话,在去世纪剧院的路上还抱着怀疑的态度,一部经典的百老汇名剧,“拿来”中国,这事靠谱吗?能诠释出音乐剧本身的内涵吗?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音乐剧不是简单的“汉化”和“拿来”,否则就会水土不服。
作为百老汇历史上最为成功的音乐剧之一,《妈妈咪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超过4500万的观众,创造了高达150亿人民币的票房神话,在各国舞台连续12年盛演不衰,通过对爱情、亲情、友情这些最基本情感的褒扬和认同,将浪漫、欢乐和笑声带到了世界上的众多城市,并因此赢得了观众、赢得了市场。
整个观看过程是一种心潮澎湃的过程,随着音乐的旋律,你的内心和身体在座位上蠢蠢欲动。作为这部经典百老汇音乐剧的第14个版本,《妈妈咪呀!》中文版不仅要把这部世界级的音乐剧名作忠实地还原到中国舞台上,更在品质、本土化和情感交流上争取满分,真正展现出中文版“零瑕疵”的国际品质。比如,剧中巧妙的植入了时下关注的话题,“新婚姻法”“索纳塔”“第八代”,第一次见识了音乐剧也能植入广告。
音乐剧是要在商业性、通俗性、娱乐性和艺术性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才能生存的音乐戏剧艺术。选择什么题材、什么人物、什么故事,能使不同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背景、社会层次的观众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能花钱购票,走进剧场,是音乐剧创作的首要条件。一般说来,通过“人生常态”表现“人之常情、人之常理”的题材、故事更能引起绝大多数人的深切关注,并且不会存在情感的阻隔、理解的障碍,因此,对最广大的观众群落具有一种很强的亲和力。这一点《妈妈咪呀》绝对符合。整个剧情幽默、轻松,充满亲情与爱情,浪漫与温馨。《妈妈咪呀》的故事曲折但不复杂,感情至深但不沉重,即可满足观众获得情感共鸣的心理愿望,又不失整场演出欢快奔放的活泼气氛。
毫无疑问,一部音乐剧的成功与否,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成功的音乐剧演出的例子,音乐都会是期中最具魅力的因素。这一点《妈妈咪呀》也不例外。好的故事成了构建音乐的基础,串联起了风靡全球的ABBA乐队的22首经典歌曲。这场演出绝对称得上音乐盛宴,音乐元素不仅可以几乎做到连续不断,而且风格各异,或激情澎湃,动力十足,或温馨浪漫,神情动人。舞台上,各个演员唱功优秀,热情奔放,他们的表演足以带动台下的观众,有些段落,几乎成为了狂欢式的演出。
中文版《妈妈咪呀!》不是第一部“汉化”的音乐剧,但它却是第一部完全以国际音乐剧产业化标准来运营的剧目。它就像一块精心栽培的试验田,将以《妈妈咪呀!》为代表的欧美音乐剧百年成功经验、运作模式、生产营销流程,真正学到手,也为探索解决国内音乐剧制作、表演、推广等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音乐剧是当下的热门,许多人都在试水,各种演出消息时有所闻,但几乎没有令人满意的作品。问题出在哪儿呢?诊断和建议也是众说纷纭,各行其是。中文版《妈妈咪呀!》的实践有很多值得总结、思考、借鉴的东西。特别是他们做事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对艺术负责,也对观众负责的执拗,都是我们所缺乏的。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