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安德的游戏》:想要成才必须坚忍…… – 分享日记

分享日记:《安德的游戏》:想要成才必须坚忍……

这是一部十足的青少年科幻作品,而已经吸引了大批中青年群体的作品有《哈利波特》、《暮光之城》《饥饿游戏》之类,要想获胜就必须有新意和长于其他电影的吸引力。《安德的游戏》还好依托于原著,它是“科幻天才”、美国科幻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系列”作品中最核心、流传最广的小说。

原著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人性的讨论紧凑的剧情足以吸引住读者,随着Ender一起成长,变得坚忍。故事发生在未来,人类已步入太空时代,但却在短短数十年间遭到一种外星生物虫族的两次袭击后,国际舰队认为必须在世界各地寻找天资聪颖的孩童,自幼便送到国际舰队训练儿童的空间站进行训练,把他们塑造成军事奇才,希望能培养出像梅泽·瑞克汉姆一样优秀的指挥官,抵御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入侵”,人类方可有存活的希望。主人公安德就是其中一个被选中接受重点培养的天才儿童。影片着重表现安德逐步成长和提升的过程,小说近乎全部的融入110分钟的电影里,让影迷看完电影去翻原著。

《安德的游戏》作为2014年第一部引进的好莱坞进口分账大片,在视效方面的呈现让你会想起去年末上映的《地心引力》,模拟游戏的太空站与真实空战相结合,画面大气磅礴,既有真实感,又有科幻未来感。最令人赞叹的一幕就是安德动用终极武器毁掉虫族主星的震撼,比大多数近距离描画核爆威力的场面更直观更加具有身临其境。

影片中并没有像其他大片那样故意渲染虫族的强大,自始至终安德最大的敌人都是自己,或者说是在既有规则下如何学会适者生存。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要承受的孤独、自强和面对挫折时的自立,在普通身上或许要经过数十年,然而在安德的身上时间却大大被压缩。从电影的结局来看,那个独自踏上漫长宇宙征程的少年,坚毅的表情,预留了太多续集的可能性。但是至少从片中的情节看,去掉了那个更加悲惨的有关安德与人类的结尾,只讲到安德因为误杀了虫族女王而崩溃进而心理重建的过程,还算是一个比较人性化,也很圆满的结局。

原著小说是四本一系列,现在讲的是第一本书里的故事,本系列创作于80年代,代表了当时对未来的想象力。科幻作品中的想象能力、思考能力、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憧憬也注重与时俱进。

中国和美国科幻作品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大都玩“玄幻”,要么穿越要不是自造的鬼胎;而美国科幻是以现有科技为基础,基本上是写实的,是有逻辑推敲基础的。这可能也从某种侧面反正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只有比较才能看到差距,没有想象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发展,中国虽有《鬼吹灯》,但还没有人家《哈利波特》《暮光之城》《安德的游戏》成系列成体系。中国的科幻作品还在路上,我们要想成功必须坚忍的奋斗。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