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要流拍…… – 分享日记

新版《红楼梦》要流拍……

近日,新版红楼选秀收视走低,三甲让人失望,再加上陈晓旭的逝世,加大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红楼梦》的落差;伴随选秀而来的种种不利消息接踵而来……新版红楼势必走上流产之路。

导演与选秀方:要么妥协要么退出

5月26日晚10点,“红楼梦中人”全国总决赛黛玉组三强新鲜出炉。当天,胡玫在接受采访时对“红楼梦中人”选秀表示质疑。

不过选秀方北京电视台早就表示,在“红楼梦中人”中胜出的选手将参拍胡玫导演的电视剧《红楼梦》。(当然这本来就是为《红楼们》选的角,选出来的如果不参演,那岂不是选修方自己打自己嘴巴。)北京台作为选秀主办方,之所以接下这个选秀的活,一在为扩大电视台的影响力,二在最关键的是赚钱,赚广告费赚短信费。选秀方操办整件事只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如何让更多人的来参加选秀,如何让更多的人来看选秀节目,如何能让更多的人拿起手机给选手投票。这可和胡玫之前表示的“他们选他的秀,我挑我的演员”可是有严重的分歧。

香港资深电影人文隽就写:“没有决定权,胡玫怎么办?如果胡玫在这次“红楼梦中人”海选活动中担任并非一位像过客身份般的顾问,而是由她一言九鼎说了算的角色,相信就不会发生这次的分歧……”而导演之所以是导演,则是一剧之导,选出来的演员都不是心中满意的,而是大赛体制产生的结果强加给她的话,那对于导演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势必要大打一个折扣。试想,我心里明明觉得你不适合演宝玉或者黛玉这个角色,可是我还得偏偏拿着镜头跟着你,那效果能好到哪里去?

时至5月30日,何东在博客里写到胡玫将不会退出红楼。而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就是要么妥协,要么退出。这是矛盾的停歇呢,还是酝酿一场新的矛盾?

投资方与观众:是赚钱是浪费还是犯罪?

而现在翻拍选角进行得如火如荼,说是否该翻拍已经没有意义。投资方兴致勃勃,选秀方全力以赴,可是观众呢,如果观众不买帐那就等于零。从现在看来,选秀方的预期效果是达到了的。

王扶林老师就一再嘱咐:新版《红楼梦》不要炒作,要小火慢炖;要选拔和培训新面孔,不要随意用明星。这是他的经验之谈。但投资方总觉得王老师的话那是80年代的了,21世纪自然要用21世纪的审美和操作模式。正如葛优说了:“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答曰人才!当然21世纪能赚钱的才算是人才。于是在“超级女生”和“加油!好男儿”两个选秀节目大获成功之后,便也弄个海选,层层选拔,赚钱又赚人气!可真是两全其美呀!戏还没开就开始赚钱,钱还没怎么投资就见回报,这样的点子可不是一般的人才能想出来的。

面对投资方如此急功近利的做法,于是有观众就说了:“重拍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钱,劳民伤财的。有钱参加点公益活动,做点好事。提高一下中国的教育水平吧。”或者更有激进者说,如果不能超越花那么多钱干什么?这些人是在犯罪!中国还有多少人吃不起饭?中国还有多少孩子上不起学?中国还有多少的人等待救援?中国还有多少的地方等待改善?况且,中国的题材难道都拍完了吗,非得要翻豆杆一拍再拍?

23日,一记者采访了众多观众和演员,对新版《红楼梦》的前景进行了一番调查和预测,结果90%都认为难以超越旧版。不知道投资方或者制片方听了会有何感想呢?观众不买帐的话,那广告何从来,广告没得人掏,那播映方买它做甚?播映方不买的话(当然既然央视要拍,倒还有个央视保底的),那你的投资又怎么收得回来?

投资方与导演:艺术听从于资本?!

一部电视剧的开拍,究竟是投资方的权利大,还是导演的权利大呢?之前投资商和导演出现分歧合作破裂的新闻时有发生。一边是赚钱活着控制成本,一边讲艺术讲审美。从好莱坞到香港,导演只是一个“工匠”角色,听命于监制,而且没有最后的“剪接”权。法国、德国影视圈也是如此,不过环境相当宽松一些,导演拥有的权利比好莱坞导演要大得多。也就是说投资方想用谁当女主角就让谁当女主角。有钱才是老大。

在红楼选秀事件中,又有些特殊性,之所以冒出胡玫导演颇有微词,关键是双方签定合约时权责是否明晰?电视台在演员选拔当中占有多大的权力,导演在演员选择权上占有多大的权力?投资商是完全交给导演自由发挥自由创作,还是导演根据片商要求只是行使一个“工匠”的角色呢?艺术听从于资本,那么这个听从的度究竟在哪里?

导演与观众:别跟我们提电脑特技!

记得当时讨论是否红楼要重拍的时候,导演总说:旧版在电脑技术上所谓的欠缺。

中国的大导演们,张导陈导冯导们都在追求大制作大场面高科技,以为几个漂亮的风景区,几招高难度的武打动作,几个帅哥靓女大碗,无数的大胸跳动和玉体横陈就是艺术,而却忽视了剧本故事本身,薄弱的老套甚至引用国外的素材怎么都缺乏底气?难道中国真的没有好的编剧了吗?难道导演就是每天太忙了找不到好的本子了?只可惜,中国观众审美已经提高了,宣传炒作做得再大,把观众骗进了电影院又怎么骗得了第二次?据说,另一部大戏《红楼丫头》已经拍出来了,是黄键中导演的。据说海报挺美但背景竟是宝玉和袭人的接吻照!这可真的与时俱进呀!这下导演也有苦衷呀:“市场说了算。”莫非这就是真的市场?

什么叫做电脑技术的欠缺?《红楼梦》是要拍武打片还是科幻片,莫非真要把石头幻化成贾宝玉这个过程拍出来?所以,本人也对此深恶痛绝,要电脑特技就多弄几部《海底总动员》、《加菲猫》那样的片子,否则别天天对外炫耀我的片子用了多么高操的特技。当年王扶林导演拍《红楼梦》请了很多著名的文学家,比如:周汝昌,还办了培训班,培训他们的演技等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拍完了总共花了四年的时间。现在的电视可以吗?《红楼梦》根本不需要电脑特技!需要的专业的、用心的人!需要有能够比老版考虑的更多、更细、更专业的人!

此外,让人产生疑问的是:对于一部即将开拍的经典作品,导演没有静下心来做筹备工作,却去赶拍另一部电视剧,如何保证其质量呢?而针对此,导演如何给大众解释呢?

演员与观众:要偶像或呕像

著名红学评论家汪宏华写到:“海选演员不管如何落俗,总是一种进步,比过去内定或找关系要好得多。有人在‘超级女声’之后甚至惊呼海选是中国模式的民主。”而之前英达说过他看好的选手早就下去了,选秀内部是否存在内幕也是值得怀疑。是否最后真正大家看好的选手早就被规则给掩埋了?真正适合的选手却未必能走到观众面前,这样的民主让人不禁大打问号。

甚至有人指出,林黛玉此等女子,这些演员必须是没有恋爱经历或正在初恋的女子来演,贾宝玉也如同,这些演员最好是处男和处女,而且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是并无道理的。可是现实总是很残忍。偏偏网上宝爆出宝钗选手滥交,18岁就与多名男子发生性关系,还曾堕胎,其亲密半裸照亦被曝光。

黛玉三强一出立即招到网民的集体拍砖,被批太丑没气质。此外,选手们年龄偏大,其中闵春晓24岁,程媛媛21岁,高洋20岁,年龄过大势必打伤世俗的烙印。在如此功利的选秀活动中去竞选,又有几个人敢说我是因为喜欢《红楼梦》而来演的?恐怕都是为了出名获利吧,欲望写在眼里,浮躁挂在脸上,看什么呀,到时候就看她们怎么打造个古典版的《流星花园》吧。据说制片人就是要打造偶像版本的呢。那要看制片方打造出来的究竟是风靡大街小巷的偶像,还是做作华丽的令人作呕的“呕像?”

以上种种表明,新版红楼在面临观众的声讨和各方质疑之后,最终会因为其从头至赤裸裸的商业气息而流拍。或者说,人们心中的红楼早就流拍了。既流拍,就无需再拍。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Readers' contributions

http://club.fxplus.cn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