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小小说:徐鹏 为处女作《雨痕》作序…… – 分享日记

情感小小说:徐鹏 为处女作《雨痕》作序……

错过一道彩虹

徐鹏

答应给朱光宇老师写完这篇序时重庆刚刚下过雨,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当空雨却突然下起来,雨水急促。这样的太阳雨通常不会下很久。我躲在一个小店铺里等待这突如其来的春雨停下来。很快雨停,我提了东西回单位,一路快步行走。走到办公楼下遇到同事,问我有没有看到刚才东边天空出现的两道大大的漂亮的彩虹。她的声音那样兴奋,简直是幸福洋溢。我抬头向东边天空看,除了湛蓝如洗的干净之外已什么都不剩,像个偷偷做了坏事后孩子无辜的脸。看来我错过了她说的那道华丽彩虹。为此遗憾,并唏嘘: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习惯于低头赶路而遗忘了曾经那样依恋的蓝晴天空?

少年时候形容自己是个灰色小孩。曾经要把林夕《单行道》里那一句“一路上那青春小鸟掉下长不回的羽毛”祭献给自己的中学时代。说着“我爱我”其实一点儿都不珍爱自己,难过时眼泪就会不择时就冲出来,空气凉凉的夜里跑到十几层的楼顶去吹冷风。那时候固执的追随一个人,是明知道那个人一定和自己无关的。于是哭了笑了的像个小疯子,会说他快乐时候“像一只就要飞起来的蝶”,伤心了觉得“的确荒凉,在只剩自己一个人的古堡里,不会再有人来,城堡主人再不返回”。然后很没信心又非要高傲的宣称“做我们自己的王子”。

这个时候校园里的梧桐树已经开了花。白色配浅紫,一大树一大树的,香气阵阵,树下也会落一圈的钟形花朵。自己很喜欢这种高大开花的乔木,曾经在一篇小说里把它悄悄放了进去,欢喜那一树干净优雅的热闹。前一阵子的校园杨絮漫天,整天高高低低飘散着,在没有方向的春风里打着旋儿。有点儿温柔有点儿恼人。于我,校园的好处就是偶得的慢条斯理从容悠闲。

有时为前程未卜而惴惴难安。我们还是一路行走一路张望的路人。我们还“居无定所”。朋友说“我们去流浪吧,到不同的城市,为生即可,唱歌、行走。”我做不来她喜爱的三毛式流浪,更宁愿像我家齐豫阿姨穿宽宽大大的衣服待在家里,用精神与心灵去流浪,听听唱唱清朗的佛经。不够勇敢?似乎不是。身体力行地体验风尘、窘迫、奔波,面对太过真实的生存面目,恶劣、苦痛都实实在在的,搁在眼前身上就是切实的疼。我尽量不选择触碰这些。就让我形而上吧,在还可以的时候。

常想,年轻嘛,怎样也是要勇敢甚至猖狂地做一些自己理想的事儿的。否则等到彻底的成年了、老了再做?不合时宜了,后悔亦不及。

就和《雨痕》中娓娓道来的那个故事一样,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夏星宇所要经历的每一段人生。那是一个冲动而迷惘的年代,有我们冲动的相爱、茫然的未来。当我们手足无措地慌张时,却发现那些其实都是人生另一段故事的开始。

尽管年龄相仿,但从相识到相知,我总习惯称呼朱光宇为老师,这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职业。我们相识在偶然的一个场合,席间朱老师的谈话如同文字一样,话题不尽而又总能娓娓道来,坊间的繁事琐节在他的眼里总能与人生哲学联系起来,且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无为与清净之风。犹如他一年内写毕的45万文字一样,一气呵成,希言自然。

我权且自认为在校园文学创造方面有些积累,可看完《雨痕》之后,我感觉仿佛除了自己的文字之外,仍可以在他人的文字中寻找到当年走过多彩雨季的影子。写序之前,我将《雨痕》下载到手机里,这几天来回上班的路上,还有茶余饭后,都是《雨痕》陪我度过的。换句话说,我对《雨痕》、夏星宇还有朱老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或者说,同属“80后”,同有某个历史阶段的教育背景,我们的经历相同,我们的思想共通。

一个初涉人世的雨季少年,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时,显得懵懂又不失斗志;一个幻影幻形的中学时代,正因饱蘸了夏星宇等人的青春演绎,才会如此饱满。我作为读者,像作者一气呵成的写作一样,完成了一气呵成的阅读。其间,动力来自于我努力寻找自己以前的轨迹,仔细品味着青春时代的心路里程,尽情沉醉于对此书洋洋洒洒的欣赏……最终,我成功了。猛回头,我们每个人都在收获着成熟。

谨以上述所言向本书的作者表示敬意,同时我还期待看到夏星宇和他的同学们,在走出青青校园后属于他们的那一番天地。当然,这些不包含在这45万字之内,我们期待着。或许,我们的影子将继续存在,所有的故事仅是开始。

以为序。

徐鹏,23岁。山东省高唐县人。青年作家、记者。曾出版有长篇小说《少年耶,安啦》、《当兄弟已成往事》、《早过忘川》等。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80后作家、2007年山东省十大青年作家。现就职于重庆某媒体。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