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小解惑:夫妻之间这样的幸福才能长久…… – 分享日记

情感小解惑:夫妻之间这样的幸福才能长久……

昨天在朋友圈很随性地发了一条对婚姻的感悟,但却引发了朋友们对婚姻的广泛讨论。留言中,虽然绝大多数人表示了赞同,但也不乏质疑之声。其中有一位朋友就这样质疑道:一直以为蔚蓝老师的婚姻,是高度契合的伴侣,没想到也逃不过忍让与磨合!

是的,其实在婚姻面前,我并不算幸运儿。和她从相识、相知、相恋,再到最后的结婚成家,十余年来,我们有过不少争吵。但庆幸的是,我们的每次争吵,都会成为我们婚姻向前的推进剂。因为我们从不互相消耗,我们始终同心向善,始终不忘共同把日子过好的初衷……而这恰恰是婚姻是最应该具备的稳定基础。

不过,光有这样一个基础肯定是不够的。认为,夫妻之间要想真正让婚姻一直幸福长久下去,应该具备如下三点要求:

其一,有大致相同的消费观,和足够积极稳定的经济来源;

有道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充裕的物质基础向来都是幸福婚姻的必须。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坐在他的单车后面笑,永远比坐在他的宝马车里哭要艰难很多倍。

在现实生活中,能同富贵,却不能共患难的夫妻有很多。而在最近这些年来,能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的夫妻,却更加比比皆是。所以,在婚姻中,苦与甜的两种极端状态,其实都是经不起考验的,这不仅仅是人性的关系,也会有更多贫富落差下在社会中的综合考验。

因此,在看来,最健康的婚姻经济实力曲线应该是,在夫妻共同努力作用下的平缓震动或持续向上。那么问题来了,现实婚姻中,又有多少人的婚姻符合这个要求呢?说实话,我认为这个比例并不很高。究竟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种:一,夫妻双方经济实力严重失衡,或者呈一边倒;二,经济来源极不稳定,缺乏必要的抗击风险能力;三,冲动消费,收支无度,未采取长效的保障措施。

其二,有一只手可以触摸到的距离;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微妙含蓄的说法,而真正实施起来要比讲起来困难很多。它牵涉到现实婚姻中,夫妻二人的亲密与自由的和谐并存问题。

那么,这个一只手可以触摸到的距离,究竟有多大?认为,这应该是一种艺术上的意识问题,而并非是技术上的参数问题。具体操作起来,应该因人而异,因婚姻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异,它所追求的还是一种由夫妻二人共同参与调和的动态平衡。

在这个问题上,建议,大家不妨就各自最严重关切的原则问题,罗列出来,其中包括:几点前没回家必须告诉对方;多久要有一次旅行;哪些事是尽量要两个人一起去做的;哪些是我可以一直保留的个人爱好?我的哪些事是不容对方干涉的……等等。

其三,有稳定长效的沟通机制;

关于婚姻中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我真的是已经说过很多很多。甚至可以这样告诉大家:婚姻内,几乎所有的夫妻矛盾,都和沟通不畅、沟通方式不对或者沟通不及时有关系。

所以,有一个稳定长效的沟通机制,是值得我们每个已婚人士必须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它的功效,虽然不能等同于婚姻的仲裁庭,但却是婚姻最好的体检所,是婚姻风险必须有的缓冲区。

这些年来的职业经历告诉婚姻内的短暂激情,几乎每对夫妻都曾拥有;婚姻内的短暂幸福,其实也不难;但是,却只有具备了稳定长效沟通机制的婚姻,幸福才有可能真正长久。

当然,以上三点,只是一个粗略的概括,婚姻中的千丝万缕皆不能一一而足,全在各人领悟,并且在实际的生活中,不断修身养性,努力为之。

最后,在这里附上本文最开头,所提及的那条朋友圈内容:

#情感夜话#现实生活中,其实能真正一辈子举案齐眉和情投意合的夫妻,微乎其微。而支撑大多数婚姻一直走下来的,往往是一方能容忍,另一方能驾驭,我们常说的新时代婚姻和婚姻民主,只不过是彼此能在二者当中反复互换角色而已。而事实上,在许多外表光鲜的婚姻背后,往往隐藏的却是绝对的容忍和驾驭。

知名情感专家,专栏作家,代表作《爱的细节》、《为何越爱心越伤》。

擅长以男性的理性和细腻分析,极力倡导“情感乐活”的生活态度,和“沟通+信仰”的婚恋观。

微信公众号直接输入:或个人微信号: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