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感悟:是真名士自风流——漫谈李白的诗酒世界……
如果一店子门口的幌子上写着“太白遗风”,不用再作他想——这肯定是一家酒铺子。
我国诗人与酒从来有着不解之缘,习惯把“诗酒风流”作为一种令人向往的高雅情调。中国过去没有“浪漫”这说法的,与此相近义的也只有“风流”一词。在前面加上“诗酒”二字,便完成了不折不扣的文士作风。其中有太多的潇洒、风雅、不羁……也是世俗中人所羡慕的一种人生境界吧?
那么为何只说是“太白遗风”呢?原来有这么一个典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位大人物一生嗜酒,据说连离世都与酒有着莫大干系——他呀,喝完酒后看到江中心的月亮很美、很美,于是俯下身伸手捞去了…… 唉!
近人郭沫若先生说喝醉了时最是清醒。李白可谓是一很好的例子——奉旨而作的《清平调》就是在他大醉后挥笔而就的。那句“名花倾国两相欢”可是传诵千古呢!
李白是个很自我的人,不免有及时行乐的想法——他更是把酒当作人生一知己了。
酒可以和志同道合的“诗朋酒侣”共饮同醉,可与知心至交谈古论今的儒雅一回。所以有酒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想到好朋友。
你也可以在清风明月中、石几竹凳上独酌,悉随尊便。
俱为异曲同工之妙哉矣!
当然,酒有时是诗人寻找自己的方式。在自娱自乐之间,酒无可避免、别无选择地做了诗人的伴侣,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世俗礼义下的真实自己,同时也可以在醉眼惺忪中回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过去。
李白在《对酒忆贺监二首》中说道:“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子。昔好酒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当中还有一传为佳话的名人逸事呢——李白天宝元年初到长安,拜见太子宾客贺知章。并拿出《蜀道难》请之赐教。贺读完罢赞其为“谪仙子”,并立即除下随身携带的金龟换酒宴请李白。 遥想当时可是何等的光辉呀!“狂”、“风流”、“仙子”、“金龟”……过往的美好一切而今变成了“松下尘”,唯有“泪沾巾”了。怀念一个人,即是在怀念一段与此人相关的岁月,更是在怀念自己的这阕曾经。赏心乐事今何在?惟有饮酒吧!这才是现在唯一能做的事。
而在《把酒问月》中,李白越喝越不痛快,忍不住停杯问道:“青天有月来几时?”微醺中似乎看到了捣药的玉兔及孤栖的嫦蛾。又释然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既然古人今人皆明白如是了,无可奈何之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个人认为李白独饮时的诗作大多是消极有余而积极不足——因为这是很私人的事情呀!其中的代表之作非《月下独酌》莫属。花间的一壶酒使得李白把明月、影子当成是可以一同歌舞作乐 的朋友。“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孰不知“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更是行乐也是独酌——自斟自饮无人相亲,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景象是热闹的,对比之下内心却是强烈的孤寂、无尽的落寞。在李白诗酒弥漫的烟雾下,我不禁迷惑了……且自醉去好了。
也有例外的。
《将进酒》怎能不提呢?作此诗时,李白的政治生活异常失意。即使是极度愤激,他仍保持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坚持追求自己的生存价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再是处于逆境,他也不会屈服于黑暗的现实。他清楚的知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不愿做个向权贵哈腰的庸者,他宁做一誓不低头、流芳后世的“背叛者”!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李白正是在与知己良朋尽情放饮中获得了灵魂的解脱——想所欲为、畅所欲言,把心底真真切切的感受、诚诚恳恳的感情借着酒意像火山爆发似的倾泻而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及“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读将下来真是痛快!把饮酒的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酒可以渲染气氛,兼可忘忧却愁。
主要的目的不是麻醉自己,而是在这真诚里找到自我角色的定位,在陶然悦情中摆脱名利权位的干扰。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的李白自是“有沽酒处便为家”。如在《客中行》所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是真名士自风流,洒脱而来,逍遥而去!
但凡为人,情绪的高低起伏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儿——如戏剧般的反复无常才是最真切的生活。
“诗万首、酒千觞”,诗是艺术,酒有品味。
加上这么一位天才横溢、风雅飘逸的李白,又该是个怎样的境界呢?
我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了。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