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有桥的地方就有爱情…… – 分享日记

【游记】有桥的地方就有爱情……

有桥的地方就有爱情

这世界,有桥的地方就有爱恨情仇,相聚离别。

这世界,桥是最为普通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可能是木桥,可能是石桥,也可能是钢筋水泥铸就的跨海大桥。可是,桥早已经不再是木头、石头或者钢筋水泥,早就有了灵性一般地见证着我们的悲欢离合。

(旧桥静静伫立)

佛罗伦萨最有名的一座桥叫“旧桥”(ponte vecchio),也叫“老桥”,那是阿尔诺河上的唯一的廊桥,像一条“空中走廊”,把乌菲齐美术馆和比蒂宫连成一体。这座饱经沧桑的老桥建于古罗马时期,1177和1333年曾两次受到洪水侵袭,只剩下两个大理石桥墩。桥上两侧建有楼房,屋基半临空,甚奇特,高者可达3层,其底层多为出售金银饰物之店铺,故当地人亦称之为金桥。

老桥的设计者是乔托(百花圣母大教堂钟楼的设计者)的弟子哥第,桥上的商店原本是皮革商、屠夫和铁匠,他们在1593年被费迪南德公爵赶走,改由珠宝店及金匠来承租。至今,老桥的商铺也都是清一色的珠宝店。

(古老的阿诺河)

阿诺河缓缓流过,旧桥静静伫立,不知道它见证了多少人的爱情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则是但丁的爱情传说。但丁的初恋就发生在这座桥上。据说,当时但丁在桥上一端走来,刚好邂逅了从对面走来的一个8岁的少女,但丁凝视着8岁少女,既惊喜又怅然;而8岁少女却手持鲜花,双目直视前方,径直从但丁身边走过,仿佛没有看见但丁。这是著名画家亨利·豪里达在他的油画《但丁与贝特丽丝邂逅》中所描绘的但丁与贝阿特丽切相遇并一见钟情的情景。画中手持鲜花的少女就是诗人但丁的梦中情人贝阿特丽切。不过,贝特丽丝最终并没有嫁给但丁,在但丁第二次见到她时,她已被迫嫁给了一位伯爵,不久就夭亡了。但丁非常伤心,于是便有了《新生》,后来,他在《神曲》中,又把贝阿特丽切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女神,以此纪念他夭折的初恋。

贝阿特丽切是不幸的,这么年轻就早逝;但是她却又是如此幸运,被但丁这样的举世大文豪爱着,因而永垂不朽。这世上,有几个女人有如此的幸运。所以,一个女人要被历史记住,要么你改变了历史,要不你被改变历史的人爱着。

据说,旧桥上赏佛罗伦萨的日落是最为浪漫的事情。可是因为我太疲惫,没能去旧桥上逛逛,这成为我在佛罗伦萨最大的遗憾。所以,浪漫和懒惰是反比的。我与旧桥的距离,大约有几百米,我只是远远地看着,我透过乌菲齐美术馆的窗户远远地看着。

一如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看到的旧桥一样。该电影是根据英国小说家的同名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改编,相信这个作家也是来到佛罗伦萨才有了写作灵感的吧。电影里标准英国淑女露西跟着老表姐去佛罗伦萨旅行,遇到了平民牧师的儿子乔治。乔治对露西一见钟情并展开了热烈追求,其一就是把他跟父亲所住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让给了露西她们。露西不仅看见了风景,她还邂逅了爱情。

旧桥不仅带给作家灵感,也带给画家灵感。据说,当年达芬奇创作画作《最后的晚餐》,主题是耶稣向众门徒宣布他已经知道了在座的一个门徒出卖了他。达芬奇对众门徒的表情都了然在胸,偏偏就是对出卖者犹大的表情没有主意。十分愁闷的达芬奇便到佛罗伦萨散心,他走到旧桥上,看见了一个金店店主打烊后在清点金币,那种满足而贪婪的表情突然激发了达芬奇。达芬奇拍拍头高兴地说:这就是犹大的表情!于是,他赶紧回去把《最后的晚餐》创作完毕,于是,才有了这幅世界名作。

其实,旧桥也曾经和我们国人亲密接触过。民国诗人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中就提到了旧桥,他这样写道:“我到了那三环洞的桥上再停步,听你在这儿抱着我半暖的身体,悲声的叫我,亲我,摇我,咂我,我就微笑的再跟着清风走,随他领着我,天堂,地狱,哪儿都成,反正丢了这可厌的人生,实现这死。”那时的徐志摩正是风华正茂,风流倜傥,在这美丽的旧桥上,浪漫分子和荷尔蒙自然就格外发达,才有如此甜蜜的句子。

除了旧桥,古今中外,还有太多太多的桥,太多太多关于桥的爱情故事。

我们最为熟悉的便是《白蛇传》里的断桥。我认为“断桥”本身这名就带着悲剧色彩,也许一开始预示了白蛇和许仙的悲剧。
断桥,今位于杭州西湖白堤东端。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 “断桥”一词。断桥见证了白蛇和许仙的相识相恋以及活生生被法海拆散,两人拼命地伸出手想要抓住对方,最后还是被狠狠阻隔,白蛇被雷峰塔镇压。千年以后,断桥依然伫立,而有关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故事却从来没有被人忘记过。

除了断桥,民间还有一座有名的桥叫草桥,那是关于祝英台与梁山伯的故事。“梁祝”的故事同样也是悲剧,有关梁祝的歌曲和故事也被流传了上千年。想当年,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上杭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很好。后来,两人各自返家,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儿身便要去祝家求婚,哪知祝父不肯将女儿另嫁马家,梁山伯便气死了。祝英台得知后很伤心在嫁人的当天下轿祭拜梁山伯,这时候坟墓开了,祝英台钻进去墓又合上了。然后,幕里飞出两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后来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化蝶翩翩起舞,其实也不算是悲剧。

有名的还有“尾生抱桥”的爱情传说,同样也是悲剧。相传,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后来,尾生迁居梁地(今陕西韩城南)。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无奈尾声家世贫穷,于是两人决定私奔,相约在尾桥汇合。那天,尾声早早来桥上等候,恰逢雷雨交加,而姑娘因为家人得知后被关了起来迟迟不能前来,此时,河水涨到桥上,而尾生想起自己与姑娘的约定,不肯离开桥,死死抱住桥柱活活被淹死。当姑娘得知尾生淹死后,也跳入了河水中。

不管是断桥上的白蛇许仙恋,还是草桥上的梁祝结拜,抑或是尾生抱桥的等候,其悲剧意义都和莎翁笔下的“罗密欧朱丽叶”有得一拼。

当然,桥上也并不都是悲剧,也有温情和浪漫。

比如,鹊桥就是一则很浪漫的爱情故事。虽然不能天天厮守,但是牛郎织女比白蛇许仙幸运多了。七七鹊桥相会,好比久别重逢。不必天天厮守,所以“距离诞生美”。因为可以一年一次相见,所以还有盼头,不至于永生永世的绝望。

牛郎织女的故事典型的就是屌丝爱上白富美的故事。七仙女下凡洗澡,结果小女儿遗失了衣服不能返回天庭,嫁给了牛郎,还生下一对儿女,一家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惜仙凡相恋有违天规,此事被玉皇大帝发现后,下令将织女押回天庭受罚。牛郎用竹箩挑着一对儿女上天寻妻,当快要追上的时候,王母娘娘用头上金簪,划出一道巨浪汹涌的银河,将他们分开。自此,牛郎与织女唯有隔河对泣,喜鹊怜悯夫妻分隔之情,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晩(七夕),上千上百的喜鹊在银河架起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以解相思之苦。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歌颂的就是牛郎织女的鹊桥爱情。

比如一道最有名的小吃“过桥米线”也饱含情感。过桥米线源于云南小吃,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位杨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妻子按时送去饭菜。妻子每次送饭菜都要经过一座桥,到了秀才那里饭菜已经不那么热乎了,有时候秀场用心读书又忘了吃饭,那饭菜更是凉透了,渐渐,秀才瘦弱不堪。妻子很心疼,于是把家中的母鸡杀了给他补身体,结果她发现用砂锅炖的柴鸡汤不容易冷,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快,把热量封存在汤内。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于是,“过桥米线”便流传开来。

丰都的“奈何桥’同样也诉说了关于“约定”的爱情传说,叫做“奈何桥上等三年”。“奈河”,是佛教所说的地狱中的河名,因河上有桥,故名“奈河桥”。讲的是一个非常有才的男孩爱上了一个他们镇上非常漂亮的女孩,他们非常的相爱,私自定下了百年誓约,决定到一百岁一起死,谁要97岁死,谁就在奈何桥上等三年。

国外的有名的大桥则就更多了,比如英国的剑桥、巴黎的亚历山大三世桥,美国的金门大桥。其中,英国的剑桥就留下了徐志摩最有名的诗篇——《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
那时候,徐志摩初遇情窦初开的林微因,两人一见钟情,康桥可以作证,河畔的金柳作证,那时正是人间四月天啊!

影视文学作品中更离不开桥。《廊桥遗梦》让廊桥蜚声国际。《廊桥遗梦》则证明婚外情的美好的一面,婚姻之外的情感,投入地相爱,最后又回归于家庭,但两人从不后悔曾经的相遇相爱。廊桥上的弗朗西斯卡走来走去,她并不知道座桥将是她夸姣爱情的开端,罗伯特在桥下做着一个摄影师的工作。她们在廊桥默默地相爱了。

最后,她们的骨灰洒到了廊桥,实现了真正地“在一起”。

《魂断蓝桥》控诉的是战争的罪恶。原本相爱的一对年轻人,本应该结婚生子,可是男人去参军,命运就此被战争改变了。女子因为给军官送行而被芭蕾舞团辞退了。后拉,女子以为男人战死了,对生活无望的她以做妓女为生,可是男子根本就没死,他凯旋归来。而女子不想影响男人的声誉,选择滑铁卢桥上,也是她们相遇的地方撞车而死。经典的台词至今被人反复引用:I loved you, I’ve never loved anyone else. I never shall, that’s the truth Roy, I never shall. (我爱过你,就再也没有爱过别人。我永远也不,那是千真万确的,罗伊,永远也不会爱上其他人。)Myra Lester: Every parting from you is like a little eternity. (玛拉·莱斯特:每一次和你分别都有些像是永别。)

魂断蓝桥,果然,她们永别了。

香港作家亦舒有一本小说就叫《叹息桥》,叹息桥在威尼斯。我第一次知道叹息桥就是通过这本小说。叹息桥的左端是威尼斯的市政宫,也是当年威尼斯共和国法院和总督府的所在地,叹息桥的右端是当年威尼斯的重犯监狱,那是一个封闭的石牢,粗粗的铁栏杆封闭着一个不见天日的地狱,据说进了这个监狱,几乎没有人能够活着出来。重罪犯被带到地牢中,在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桥时,只能透过小窗看见蓝天,从此失去了自由,不自主的发出叹息之声。对于关在这里的囚徒来说,生命最宝贵的自由和爱情都失去了,剩下的只有叹息。

不过在诗句里,桥通常还是浪漫的。比如沈从文写给夫人张兆和的:“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所以,古往今来,桥永远只是背景,只是道具,重点只有一个——人,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情。

所有,有桥的地方,就有爱情。

因为桥,把我们隔在两岸,两两相望,熬尽相思之苦;因为桥,我们才可以相聚,我们相拥感受彼此的心跳。

如果我们还分隔在两岸,那就走过桥来。如果没有桥,请在我们之间搭一座桥,一座心桥。

所谓幸福,就是你走过桥来,而我已等候很久了。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