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小故事:湘生500元捐款遭校抽300元劳务…… – 分享日记

娱乐小故事:湘生500元捐款遭校抽300元劳务……

湘生500元捐款遭校抽300元劳务

  日前,发生在隆回县山界回族乡中心学校的一起捐款事件,因操作不规范而引发巨大争议,闹得满城风雨,而牵涉其中的各方都觉得委屈。民间爱心捐款亟待规范管理。

事情回放:2011年底,本报接到一名学生举报:

  学生反映爱心捐款被克扣:“我是隆回县山界回族乡罗白九年义务制学校的一名初中学生。12月14号,我接受了香港苏阿姨的现场捐助,当时看到红包里有现金500元,可等捐赠仪式一结束,班主任就把我们的红包收缴了。当时我心里很难过,过后老师再将红包还给我时,里面就只有200元了,老师告诉我们另外300元上交中心学校了。”

  “难道苏阿姨是在作秀糊弄我们吗?事后,我又问了山界学校那边的同学,他们和我一样,凡是受捐500元的都被收走了300元。这300元哪去啦?12月16日下午,老师又要着我们签领200元款的字,我们很纳闷,我们领的是现场捐赠款,为什么还要我们学生签字?我们虽然贫穷,但我们也有自尊,不能让别人白白地吃了我们的助学款啊。敬请各级媒体前来关注我们这些可怜的贫困学生,别玷污了苏阿姨对我们的一片爱心。”

  学校为什么要这样做?捐款前山界中心学校曾召开中层领导会议,在会上,中心学校负责人说:接上级通知,这次捐款与以往不同,是捐款人现场捐款,由捐款人直接发给受助学生本人。因为在这次争取爱心助学款的过程中,花费了一定的开支,还有一些劳务费等问题。所以等捐款仪式结束后要把受捐学生的红包收上来。全乡共60人各受捐500元,每人抽300元出来,共18000元用于劳务费和各种开支。12月14日上午,苏女士来到山界回族乡现场捐赠。捐款仪式结束后,罗白和山界两所学校各班主任奉命把红包收了上来,从每个学生的捐款中抽取了300元,共计18000元,上交到了中心学校。学生举报后,因媒体过问,中心学校负责人见情况不妙,又马上下通知,要求罗白和山界两所学校再造了一些学生名单,每人发100元。剩下的钱发给两家幼儿园的学生。

  学校负责人解释说,学校确实将部分学生的捐款收了上来,但并不是要将这些钱克扣下来作开支,此次募捐系县侨联牵的线,学校本身并未为此开销钱物。将捐款收回主要是调剂一下,帮助更多的人。山界回族乡属省定少数民族贫困乡,全乡共有贫困学生1186人,其中特困学生582人。日前,香港苏女士来学校举行现场捐助贫困学生活动,当时现场向51名特困学生每人派发500元,向150名贫困学生每人派发100元,合计捐助201人,共计40500元。因学校贫困学生人数众多,且捐助标准悬殊,没有受助的学生家长要求迫切、意见较大,为使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救助,学校在征得县侨联有关领导同意后,将受助的贫困学生人数从201人扩大至354人,标准也相应进行调整,将特困生的500元调整为200元,调剂出捐助款15300元发放给了另外153名贫困学生,每人100元。

  事已至此,追究校方当初收回捐款的初衷已无意义。但此事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从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却令人深思:校方调剂捐款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但校方是否有权随意改变捐款人的意愿?如何确保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后的善款真正用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目前,随着民间爱心捐款越来越红火,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仅有道德、良知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爱心捐款呼唤规范管理,否则,便有被克扣的可能。

  捐款,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由于担心捐款被克扣,不少爱心人士捐款并不是打到有关部门的账户上,而是自己前往当面捐给指定的对象。政府有关部门为了表示对爱心人士的尊重,要迎来送往,有的还要请媒体宣传,为此确实要增加不少人力物力。

  所以,应该建立爱心捐款规范管理机制,明确捐助人和被捐助人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对募捐款物的交付、使用过程的监督机制,规范对民间爱心捐款的行政监管和调剂机制,并规定参与各方相关的法律责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民间爱心捐款健康发展。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