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平台:难得糊涂当善解人意的妈妈…… – 分享日记

亲子小平台:难得糊涂当善解人意的妈妈……

突然讷言儿子不愿沟通寻找机会尊重是把钥匙―――

儿子进了初中校门,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他不再像从前那样,有什么事都迫不及待地讲给父母。相反,要是追着问:“在学校怎么样?”他的答复也总是两个字:“还行。”再多问,他会说:“您烦不烦呀?我又不是小孩!”儿子拒绝和家长沟通,让我颇为紧张。怎样才能让孩子放下“成人”的架子呢?

儿子失言实际上是想和父母沟通

恰在此时,学校要求家长去学校听课。课是一位教育专家讲的,主题是如何面对孩子的青春期。从课上,我知道孩子在青春期出现的逆反心理、焦躁情绪都是正常的。

我开始观察,寻找和儿子沟通的切入点。一次,儿子临睡前突然问我:“您上中学时打过架吗?”我猜测儿子一定遇到了问题,可又不愿向父母“求教”,才采用了“迂回战术”。

于是我把自己经历过的、听说过的甚至报刊上看到的事例,都变成以自己为主人公的经历讲出来。儿子听得很认真,不时地插话:“你们那时是这样呀,我们现在可不一样……”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的问题全端出来了,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他有点尴尬地看着我。我装作不经意地接过话题,兴致勃勃地说:“看来,时代变了,学校生活也有发展啊!”

被抓小辫子有时要“难得糊涂”

或许因为我的故作糊涂满足了儿子的自尊心,渐渐地,儿子开始以这种迂回的方式和我们沟通。这个时期的孩子自尊心极强,和你谈过的任何问题都千万不能抓小辫子。我记得有一回跟他聊同学间的互相帮助,我顺口说:“你们互相借作业可不算帮助,那叫互相挖坑。”儿子的脸一红,低声嘟囔:“就知道不能什么都跟您说。”我这才意识到这种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他认为他告诉你一些事情是因为对你的信任,而你抓住这些事“说事”,是辜负了他的信任,而且极易产生后遗症,以后有事不对你说了。

从那时起,我给自己订了个原则:孩子不愿说的,暂时不追问,以后有机会再说;孩子已经讲了的,要彻底“忘记”―――不能当做批评他的依据。正因为坚守这两条,儿子慢慢地感受到了来自家长的足够的尊重。作为回报,儿子对我给予更多的信任。前几天,他还开玩笑地称我是“比较善解人意的母亲”。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