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解读“初二现象”……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较以前有了明显改善,教师和家长也越来越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一些孩子却变得越来越不快乐,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渐显突出。据有关部门调查,在全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情况尤为明显,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时常表现出喜怒无常,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考试焦虑,难以应对挫折。更为可怕的是,在行为上会出现打架、说谎、厌学、早恋,甚至犯罪等现象。
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心理教师康成告诉记者:这些13―15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多变的阶段。对此,曾有专家提出“初二现象”,认为这些处于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的孩子需要特别的关照。一方面,他们面临中考的压力,课业负担过重,一些学生因此产生厌学情绪以及学校恐惧症;另一方面,他们由无忧无虑的童年进入了青春期,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激烈震荡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产生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这时他们很容易对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不耐烦,对老师没完没了的叮咛、婆婆妈妈的说教反感甚至愤怒,家长和老师会明显感到“孩子不听话了”。这种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使孩子开始关心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开始按照客观标准去行动。他们对老师和家长的夸奖、评价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有“非常强”的自尊心,也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用“非常”的细心去呵护。否则,一旦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后果不堪设想。
“上学真没意思。”“为什么?”“老师、家长天天批评我!”“他们也是为你好。”“谁知道。”
这是不久前,记者在某中学与初二学生小力的一番对话。其母是这样描述儿子的:“以前,孩子品德、学习都不错,可自从上了初二以后,活泼开朗的他变得越来越孤僻、寡言,不爱学习。一天,他突然向我提出不想读书了,想去打工,因为学校有人瞧不起他。后来听他的同学讲,在前不久班级重新调整座位时,他向老师提出不想再坐第一排,想往后移一下。老师说:‘你1.58米的个子,不坐第一排,谁坐?’老师的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他满脸通红。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他非常自卑,开始逃学、吸烟,在网吧彻夜不归。我劝过、骂过、打过他,然而办法用尽,他就是不改。”
教师不经意的嘲笑和家长不正确的管教,这种事本来很常见,事后说开也就没什么,许多孩子很快就会淡忘,为什么小力会如此呢?因为他正处于青春期。有关专家指出:因为这时的孩子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此时,教师在教育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可教师受升学率的制约,教学任务越来越重,这种压力常常引起心理失衡,言行失态,许多教师本身就有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导致的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疏导、缓解,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爆发,受害的是学生,也可能是教师本人。13―15岁的初二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他们身上,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同时存在。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并没有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完全长大,还需要家长及老师的照顾和叮咛,只是这时老师和家长在做这一切时,需要特别耐心和慎重,千万不可简单粗暴,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平等的“朋友关系”,尤其是在他们遇到情感的困惑―――早恋的时候,老师和家长更应该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帮助他们走出成长的误区。
目前校园早恋现象比较普遍,20%的中学生有早恋行为。面对这一难题,长春市98中学教师杨柳指出:“对于早恋,只能疏,不能堵。如果严格限制反而适得其反。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青春期教育束手无策,原因就是家长和老师不能与孩子很好地沟通。”
她班上一位女生的母亲在得知女儿卷进早恋的漩涡时,用理性和耐心把孩子从情感的误区拉出来的故事,引人深思。这位母亲对记者说:“女儿今年15岁。一天,女儿的班主任告诉我,女儿和班上一名男生恋爱了,两人形影不离,常常旷课。我听了很吃惊,这麻烦事该怎么办呢?晚上女儿回来后,我严厉地教训了她,不允许她以后再和那名男生来往。结果是女儿和那名男生来往更密切了,两人竟然到网吧包宿过夜。万般无奈之下,我到学校找到心理老师求救。在心理老师的指点下,我找到那名男孩的父母交换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后约见了那位男生,对其讲了许多早恋有害的道理。回家后,我抛开母亲的架子与女儿朋友般地交谈。听完后,女儿很感动地对我说:‘妈妈,谢谢你帮我解决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以后我要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一发现孩子早恋就开始看管,认为是孩子学坏了,不正经,是肮脏的。对此,中科院社会学研究员陈一筠指出:“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缺少人文关怀。”他认为,青春期和性心理教育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家长一句话的失误,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灾难。走出对性爱理解的误区,让正确的性爱观像阳光雨露般沁入孩子的心灵深处,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责任。现在家庭性教育的最大误区往往在于:家长只知道告诉孩子做什么,而不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导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据长春市南关区计生委副主任吴雪艳介绍,现在的中学生家长多数没有接受过青春期教育,对现在的孩子缺乏了解。因此2003年、2004年,南关区计生委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活动,并对家长进行了师范教育培训,效果很好。
怎样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应先受教育。父母要随时细心观察孩子,及时抚慰孩子骚动的心,为孩子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用更加具有“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手段来对待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处理好人和制度的关系,充分认识学生的整体性、复杂性、差异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校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