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家长成青少年咨询网站主角……
专家提醒:过度保护、干涉不利于孩子成长
“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吃饭、睡觉、还有上网,和我们说不上几句话”、“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成天闷闷不乐,该如何开导”……自上海市民青少年信息服务平台开通以来,家长们居然“越俎代庖”当上孩子的“代言人”,成了青少年网站中的“主角”。
瞒着孩子来报名
随着高考录取接近尾声,登陆网站预约心理咨询的家长明显增多。很多家长反映,自己孩子情绪低落,不愿主动沟通和寻求帮助。特别是网站刚刚开辟出的“考后心理训练营”活动,因有心理咨询师为考生进行群体辅导,且家长和考生还可进行互动游戏而吸引来诸多考生家长的注意。截至目前,前来咨询报名的“清一色”都是家长,且有部分家长是瞒着孩子来的。同样,当被问及“孩子是否愿意参加”时,家长中至少有一半对此表示隐忧。
网瘾“解药”网上找
“孩子有盲从心理,身边朋友都在网上玩,在网上交流,间接导致孩子沉迷网络,有何对策?”“孩子说,网络角色的扮演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这是否侧面反映了现实教育方式的单一?”当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上网交流、寻找“帮助孩子戒掉网瘾”的方法。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家校矛盾”,上网的家长们彼此之间也谈得不亦乐乎,甚至还相互出主意,交流经验。有家长抱怨:个别老师把喜好上网的孩子说成“有心理问题”,这造成了孩子的厌学情绪。众家长纷纷出主意:“我也遇到同样问题,要为孩子做疏导,告诉他喜爱上网和沉迷网络的区别”、“坦率地和老师沟通一下,交换想法”……
沟通是唯一途径
自开通至今,青少年信息服务网络平台8000条留言信息、5102个热线电话中超过一半来自于家长。对此,有专家提醒,家长们在关心孩子,交流教育方法的同时也不能一味“自说自话”。过分保护、过分干涉都会导致孩子丧失个性和创造性。青少年心理咨询师王裕如认为,家长的过分焦虑只会破坏儿童内在的积极与动力,“沟通,才是了解、帮助孩子的唯一途径。”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