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孩子缺乏同龄玩伴不利情感发育……
暑假以来,南京不少写字楼的办公室里出现了一些孩子,他们都是跟着爸妈来“上班“的,被叔叔阿姨们戏称为“办公室里的小尾巴“。知名青少年保健专家、南京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所长徐苹分析说,尽管造成这种“尾巴“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但都市孩子缺乏同龄玩伴是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她认为孩子缺乏同龄玩伴非常不利于情感发育。
据徐苹介绍,她们曾做了一次“南京市城区7-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环境与行为问题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南京孩子校外独自一人玩的从1984年18.5%上升到2005年的80.8%;有同龄玩伴者从1984年的68.2%减少到2005年的19.2%;孩子参与家务的从1984年的42.0%减少到2005年的16.0%。在调查中,她们还发现,不少都市孩子即使有了同龄玩伴,也不知道如何玩,有些孩子甚至主动选择了“孤独“。
徐苹认为,现在不少孩子最经常的玩伴就是父母,这也有好处,但还不够,因为与成人玩的体验不能替代同龄玩伴。缺少同龄玩伴使孩子们的模拟体验增多,而生活体验减少,间接体验变多,而直接体验减少,这些对他们的成长都是一个“软伤“,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群体生活,需要伙伴。
徐苹说,同龄玩伴密切接触所产生的“同伴教育“,如果引导好了,其效果显著。她们曾在南京瑞金路中学开展“非常青春话题“的“同伴教育“,同学上网查资料和摘编权威书籍,然后自己用网页、小报、散文、画等来表现青春期性教育,效果不错。
徐苹说,尽管造成孩子“同龄伙伴危机“的原因很多,如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分保护和溺爱、家庭的小型化、孩子学业负担过重和升学压力过大、家居的封闭化和精美化以及社区关系整体意识减弱等。但有些家长的观念很有问题,反对孩子在假期中找同学玩的家长大有人在,他们让孩子学这学那,就是不想让他们和同龄人玩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没意思。他们根本不重视和不尊重孩子对玩伴的渴望,做出太多的限制,这是一种有害的误解。
徐苹说,“同龄伙伴危机“所造成的孤独已影响到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经常产生孤独感的孩子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性格。例如,这些孩子会出现生活体验少、人际交流少、自立迟缓、交往和合作障碍等,这将影响他们将来融入社会和正常发展。她们的一项调查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已占到总人数的2.36%,尽管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但同龄玩伴的减少或缺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父母是不能代替同龄玩伴的角色。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