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孩子早熟喜中透忧…… – 分享日记

资讯小动态:孩子早熟喜中透忧……

“现在娃娃的早熟完全超出我们的想像,不知道这是应该让人感到高兴还是忧虑!”刚刚参加完为期10天的夏令营活动的旅行社导游袁小姐感慨地说。

今年7月12日到22日,袁小姐参加了宜宾一家旅行社的夏令营采风活动。经过10天与孩子的面对面接触,袁小姐感慨颇多。她回忆,在旅游途中,不时有外国游客出现,几名参加此次夏令营的小伙伴见状,一拥而上都争相上前去与对方合影。“在火车上,有位10岁的小朋友问另一名年轻的男导游有多大,耍朋友没有,我看到那名男导游立即涨红了脸,但愣了一下还是回答了那名孩子的提问。”袁小姐说,“我正在纳闷之时,又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咋个27岁了还不耍朋友,要不你给我说,你看上谁了,我去帮你勾兑!’,当时我真是吓了一跳!”袁小姐说她听了学生们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对于孩子早熟这个问题,大家究竟是怎么看到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几位市民。

陈护士告诉记者说:“其实我觉得早熟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青少年真的早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早恋的学生也不一定是坏学生。早恋是一个心理现象,而不是道德品质错误。对早恋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不应该孤立、打击,而应该更多地关心和引导。”

王女士很反对孩子早熟,她说:“那么小的孩子就学着成人谈恋爱,耍朋友有啥出息哦,他们主要任务是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

从事心理学教育的李先生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展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龄前早期的自我社交性时期。在此阶段,儿童的主要愉悦和满足来自自身。第二阶段是小学时的同质社交性时期。在此阶段,儿童的主要愉悦和满足来自相同性别的小朋友的友谊和陪伴。第三阶段是异质社交性时期,从初中开始,一直延续到成年。在此阶段,人的主要愉悦和满足来自多方面的交往,包括同性友谊和异性友谊。这期间能不能与异性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相当重要,不少青少年觉得与异性结识并自如地相处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方面的失败,可能造成一些严重的心理后果,如焦虑、自卑、对异性的畏惧,等等。学会与异性交往,达成异质社交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学习建立异性友谊。因此,与异性交往并非是“长大以后的事”。相反,如果真的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性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

可见,早熟不能“一竿子”打死了,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采访中,袁老师还给我们说了这个故事:在参观故宫博物院的时候,一个10岁的姓邓的小朋友不小心在太和殿迷路了,但是他没有慌,也忍住了哭,很冷静地运用老师教给他们的方法成功地回到了队伍中。在到达北京时老师就给他们讲过如果迷路就要找看着比较面善的,最好是阿姨或是警察,让他们打自己胸前的电话。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