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六成中学生渴望获得性教育……
新华报业网讯最近,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分析中心协同南京市下关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对全省12所中学3500多名学生做了一次有关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
六成学生渴望获得青春期性教育
调查发现,尚有15%左右的初中生认为,性教育会造成性刺激,会引发早恋或性行为。专家认为青少年中出现的性越轨现象决不是接受了正确性教育而诱发的,相反,正是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教育才误入歧途的。性教育内容是以客观的态度,告诉青少年必须掌握的科学性知识,能使他们理智地知道应该怎样来对待自己的性问题。
不少青少年十分希望从学校这一正规渠道获得有关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有近六成的初中生明确反对“性教育活动会引发早恋或性行为”这一说法。在问卷调查中,他们表示“非常需要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活动,我有许多不明白的问题等待解决”。
半数学生反映学校不开性教育课
7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中学时期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和健康成长,其中12%的学生还认为可以促进学习进步。调查显示,逾三成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赞成。近三成高中学生认为只要男女双方自愿就可以发生性行为。
调查显示,青少年性知识主要来自电视、网络、同伴之间的谈论交流或课外书籍,约占七成;来自学校课程却只占24.5%。有半数学生反映,学校没有向他们开设青春期性教育课。
调查还显示,有关如何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教育也很缺乏。逾四成男生和近五成女生说不出一种性病名称,近两成学生对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不够清楚,近半数的学生说不出性病及艾滋病有什么危害性。
家长教师应扮演孩子性教育角色
从调查情况看,家庭对孩子性教育的现状也不容乐观。调查发现,仅有6.27%的学生能从家长那里了解一些性知识;有36.4%的母亲在女儿第一次来月经之前,没有告诉孩子该如何处理;近半数同学反映父母从未与子女谈过性知识的话题,有时问了他们也不回答;1/3学生反映向父母问及有关性的问题时,他们总说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话。
这次调查发现,有近四成的学生从未听说过“性征”的概念,更不知道“第三性征”的含义。有6.83%的学生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觉得“不太满意”,他们表示“如果能选择另一性别”“感觉可能会更好”。张主任说,这是很让人担心的事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能在于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缺位”或“错位”。
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分析中心张主任分析,性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应该是家长和教师的问题。因为孩子的性教育来自成人,家长和教师能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关键所在。家长和教师都没有接受过性教育,却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就会出现脱节,导致不协调,以至于出现了孩子渴望了解性知识、家长不同意教、教师也不敢教或不会教的状况。
(南京晨报)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