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全方位预防青少年网络有害使用……
一份统计报告显示,24岁以下的网民占全国上网总人数的55%,在泡网吧的人群中青少年占80%以上。有的中小学生对上网非常着迷,一天不上网就浑身不自在;有的中小学生通宵达旦沉溺于互联网游戏而不能自拔,给中小学生的学业、健康和精神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不少学生认为,网络上的一切都是不诚实的,因而用假名、说假话、不负责任地胡言乱语成了一种“时尚”。
另据调查,网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大多数黄色网站中小学生可以随意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有效预防、控制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不良信息的毒害以及网络犯罪等,已经成为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法制不健全。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民事和刑事问题,还没有引起国内法律界的高度重视。其次是网络管理滞后,未能跟上网络迅猛发展的态势和更新换代。第三是指导监督不力。据统计,仅5.9%的家长经常检查孩子上过的网站,大多数家长称“没时间、没精力、没能力”监管孩子上网活动。而遍布大街小巷的网吧随意接纳未成年人,也留下了“安全”隐患。
青少年做到文明上网,一方面需要舆论的大规模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引导和配合。家长要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要讲究教育的方法,积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络,并教育孩子树立遵纪守法观念,自觉抵制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学校要开设网络安全防范教育课,并加强网络德育与网络法制教育,从根本上防止青少年的网络有害使用。社区可以通过有关专业人员、志愿者的帮助,建立“家长课堂”,免费向家长传授网络知识、青少年心理知识及有关经验,使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积极有效。同时要配合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教育行政部门应规定各中小学每学期都要有一个网络文明教育周,以进行专题强化教育,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
预防青少年网络有害使用,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对源头――互联网内容的监管和治理。源头是关键。如果网上是一片净土了,青少年自然就不会被污染了。
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其一,加大投资,从技术上提高网络防控的能力。应该大力研究开发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及产品,通过技术屏蔽和过滤,防止对青少年危害极大的网络色情、赌博、暴力等有害信息及不健康内容的网络游戏的侵入,全方位地为青少年网上健康之行护航。
建立网警队伍,对互联网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创造条件尽快培育一批政治可靠、精通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技术、会管理、懂法律的网警。高等公安院校可开设“网警”相关专业,快速、高质地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效率、正规化、现代化的专业队伍。建立这样一支队伍,对于保障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切实维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的一招:从反黄软件和浏览器上下手
我对现在网上的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实在是感到很讨厌,现在终于政府出来管理我们的网络环境了,我想尽我的一点绵力,为咱们的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出个小主意。希望树网络文明行动能象学习八荣八耻一样深入人心,能全国人民从老人到孩子,从官员到百姓,都能为咱们的网络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先说说我的无奈,为什么呢?请各位看看各大网站的娱乐频道就知道了,各种诱惑无比的文章标题触目惊心,各个酥胸半露的图片女郎骚首弄姿,页首页尾可能还有各种成人用品的广告横幅,这一切都吸引着网民去点击。只要有人点击,就意味着增加频道浏览量的任务又完成了一部分,或者是又增加了一个消费的用户。在这样的网络环境里怎么能让人安安心心的上网看新闻,怎么能处理自己的私人邮件,你看到的东西都在刺激着你的神经,诱惑你去点击一下这个网页。更别提还有在聊天室和论坛上骂人的,抱着“在网上反正你也不知道我是谁”的心态无所顾及的把嘴里的臭气都喷出来,还有抱着“唯恐天下不乱”心态的把一些捕风捉影的信息到处转贴的,顺便煽风点火。这些人和行为充斥着我们的网络,使我们大多数普通的网民在正常上网时都受到了很大的骚扰。这样的网络环境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呢?最终演变下去会不会成为少数人发泄的地方,而大多数的网民会不会抛弃曾经带给我们欢乐的互联网呢?这是个可怕的结果,也是人民、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也是社会的倒退。
我想提供我这个老网民的两个想法:第一个是从反黄软件上下手,一个是从我们的浏览器上下手。先说第一个,反黄软件,虽然叫反黄软件,但是我希望它的作用不止是屏蔽黄色网站那么简单,而是要把网络上不文明的东西都屏蔽了。以前也出过一个叫“美萍”的反黄软件,很多学生家长都给自己家里的电脑装过,但是这个软件有个弱点,就是不智能,在屏蔽黄色网站和字眼的同时把“成人高考”、“成人教育”等内容也屏蔽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我设想的反黄软件应该是这样的,能依据关键字和网址来屏蔽那些有害信息,同时还能在线升级,升级的内容就是下载新的屏蔽库,这个屏蔽库可以由用户随时向软件提供商或公安机关检举,在相关机构确认后更新库,然后用户再下载这个屏蔽库,这样用户就可以上网的时候不会受到那些东西的影响了。
我想这个反黄软件涉及到几方面,第一是软件提供商,必须要有专业开发公司来设计制作这款软件,最好是能免费供用户下载并可以随时在线更新;第二是公安等政府相关机构,能提供一些屏蔽库的资源并能随时审核用户检举的内容和网站,并作及时的更新;第三是用户,用户要有主观意愿去下载这款软件,并能将发现的不良内容和网站及时举报给相关部门。这三点如果能衔接的比较好的话那么我相信这个软件再咱们的文明上网活动中还是能起一部分作用的,尤其是针对那些由孩子的家长们,应该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小想法,我不是专业人士,只是从一个网民的角度来考虑应该有什么样的措施去保证文明上网活动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我想净化网络文明的行动必须要坚持,必要深化到每一个人,绝对不能只是做作表面功夫,那样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只是让那些不文明的人和不文明的行为躲在暗处偷笑,然后又跑出来露头露脸。我们的行动要象学习“八荣八耻”一样落实在实处,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毒害我们精神的网络垃圾坚决的清理出去,让我们中国的互联网成为一个人们安心上网的清净之地,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基地,成为人民生活娱乐的好地方。(网友:六加七)
网络文明呼吁网络实名制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法律是道德的模子,有什么样的法律就有什么样的道德。当时觉得这句话很是有些道理,所以就牢牢的记住了。
互联网在我国普及和发展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然而值得遗憾的是在互联网产生初期,我们国家相应的管理法规却没能够跟上,造成了法律的失缺,出现了法律的真空地带。而恰恰是这种失缺造成了当今网络秩序的极度混乱,不仅对我国的社会风气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也和中央提出的“八荣八耻”格格不入。甚至到现在为止,国家出台的一些相应法规也存在针对面狭窄『注:只限于网站的管理,关于网民的管理法规尚未出台』和实施力度不够的问题。
就以推进“实名上网”为例,2003年,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推行网络实名制。此事一经报道,网上争议顿起,其间不乏支持意见,但反对之声似乎更隆。最终李希光以“禁止网上匿名是非常不现实的,在法律上和技术上都行不通”为“结束语”挂起了免战牌。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李希光挂的不是免战牌而是旌旗的话,那么现在的网络秩序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还会是黄帖满天飞吗?还会发生父亲掐死裸聊女儿这种悲剧吗?网吧里还会有孩子们幼稚的脸孔吗?笔者认为,当时身为清华大学教授的李希光能提出“网络实名制”这一建议来,就一定考虑到了技术方面的可操作性,所以“技术上行不通”只是一个托词而已。那么剩下来的只是法律上的原因了,看来是当时反对之声过高从而影响了“网络实名制”的出台,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任何法律法规的制订就应该顺应民意。这只能说明当时“网络实名制”的提出与2003年的现实情况有些不相符,因为那时候的“羊”还没有“亡”掉,又有几个人愿意在炎炎烈日下怀中抱着雨衣呢?但是这并不代表“网络实名制”要永远居住在冷宫不能出来,现在的网络秩序和2003年时的网络秩序已经不能同日而语,2003年的民意也已经不能代表现在的民意了。有数据显示:全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2004年6月10日成立以来,共接到公众举报265600多件次,每天接到各类公众举报300条左右。后来开始增加到500条,高峰时达到1000条。内容涉及宣传邪教、淫秽色情、侵权、赌博、网上诈骗等等不一而足,这说明现在的人们对这些网络垃圾已经到了深恶痛疾的地步,同时也说明现在的网络秩序已经处在了亡羊补牢的阶段,而这个阶段需要“网络实名制”这副良药。因为“网络实名制”确实能够对网上出现的不文明现象或者说违法现象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有专家预言: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会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网络最吸引人的地方将不再是“匿名”,而更多是需要坦诚和快捷的沟通方式。如果网络施行了实名制,将会激发大家更理性、更有建设性地发言,以前一些流于情绪化的语言会渐渐减少。如果非要说实名制限制了人身自由,那只是限制了部分人恶意攻击的自由罢了,所以笔者认为“网络实名制”势在必行。不过在立法和订立制度的时候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一定要考虑到其实际的可操作性,争取把细节做透。比如说,到底什么是不良信息,怎么分级,不同的分级怎么处理,处理的流程等等,千万不要做成空中阁楼,因为用法律作为材质制作的花瓶没有任何用处。(网友:本能放弃)
法律是开展网络文明的重要保证
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公安机关将严厉打击网络犯罪,不断深化互联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大力开展互联网安全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