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孩子最烦“挑错”的父母……
是我有病还是女儿有病?
女儿上高一,最近我实在没办法了,每天回家她除了要钱就不再跟我说一句话,问她什么都不说,有时候听我说得急了,她甚至会和我厮打。但听老师说,她在学校还挺正常,我真不知道,是我有病还是她有病?
太原何女士
专家这么说:
从文中介绍的情况看,何女士面临亲子沟通的困惑,在一般的家庭教育中,出现中学阶段孩子与家长沟通不良的原因,除了孩子处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有着特殊的心理特征外,还与家长对孩子从小的抚养方式、教育方式、教育导向、沟通模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父母角色分工等很多方面有关。家长在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孩子在由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这个特殊、关键的阶段中出现像文中何女士所面临的情况。同时,中学生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形成的最重要启蒙时期,这个阶段如果家庭沟通不良,很可能出现因家庭教育失败导致学校教育无效,继而出现孩子的一系列行为均与父母期望背道而驰,造成父母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这么不听话,不学好,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局面。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从小的成长经历影响着、决定着他长大乃至成人后的心理行为特征,我希望通过一个案例的分析,能够给何女士一些思考:我曾经接待过一位因吸毒而被劳教的女孩,属于隔代教育到5岁,来到父母身边读书,母亲是’挑错”教育,父亲是’暴力”教育。在她的记忆中,从来没有与父母进行过心灵的沟通,每当她有心理困惑,有心里话想与母亲交流时,看到母亲的那张生气、埋怨的脸,她就什么也不想讲了,渐渐长大后,她在玩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男孩子,父母反对他们交往,在停止交往一年多后,他们继续来往,结果因一次超过父母规定的回家时间而被父母拒绝后,她投向了他的怀抱,从此,开始与他同居、吸毒。
孩子需要感受到家人的亲情和温暖,需要成功处理人际关系的体验,需要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这一切,依赖于家长与孩子良好的沟通。
阳光心理所心理咨询师王艳花
旺旺爸:心平气和地去沟通
首先,建立平等的交流平台。作为父母,不要总是以长辈的身份居高临下,否则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容易使孩子患上’家庭冷漠症”。其次,不能纵容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平等但不能随意,否则就是溺爱,反而会害了子女。如孩子看电视时间太长,经常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作为父母就要主动出击,遏制他们的不良倾向。再次,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很多父母苦恼于和子女的沟通,其实完全是因为自己与孩子没有共同语言,现在社会的发展节奏很快,这就要求父母在平时要注重学习一些新的东西,主动带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和他们交流思想、交流感情,这样沟通起来就会毫无障碍。
太原邓家望
笑笑妈:及时改变教育方法
儿子不过才11岁,反驳我的话一套又一套,但我认输的次数终归比儿子少。他表演节目买眼镜,我说有色的好看,他非要全黑的像黑社会老大,我说由你,反正你人黑,戴着像黑熊,同学说不好看,你自己来换,我可不管,思考半天,他还是依了我。
假如还用旧式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孩子,用很强硬的口气说你必须这样或那样,孩子不和你对着干才怪呢!
祁县武红燕
浩浩爸:不妨来个角色互换
‘女不教,母之过”这句话虽不完全正确,但也有一定道理。
建议何女士把家庭的月收入如实告诉女儿,让其当一个月的家长,安排一个月的日常生活消费、人情礼仪支出、购物支出、抚养孩子及上学费用、赡养老人支出。让其核算一下收支能否平衡,女儿就能从中体会出管理家务的烦恼和做家长的艰辛与不易。另外,也可自制账本用于记录女儿每天、每月零花钱的支出、主要用途。让女儿对照账本分析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深深体会出不劳而获还如此消费的罪责心理,自然就会改变乱花钱的毛病和不理智的行为。
临汾张玉勇
晶晶妈:千万不要孩子’有病”大人’吃药”
何女士的女儿上高中,正是少女的青春躁动期,情绪化反复期,也是视亲人为仇人的叛逆期。何女士作为过来人,孩子的母亲,本应该理解和抚慰孩子,但何女士困惑的同时还和女儿厮打,这有点跟孩子一般见识的意思。孩子在这个时期确实不太正常,在我们常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或者说’有病”,但作为大人,不能因此困惑孩子的无常,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病,假如说认为自己有病并去’吃药”,那就非常荒唐可笑了。作为监护人,父母亲能做的就是让孩子把心里的情绪发泄出来,抚慰和引导,让孩子平稳度过这个特殊时期。等她年龄稍大,心智成熟之后就会好了。
太原侯向娟
元元爸:调整你的心灵频率
家长要想影响、改变孩子,首先要从整体上接受和赏识孩子,甚至不惜成为孩子’臭味相投”的朋友。只要取得了孩子的信任,你就不难找到机会和办法,去影响他并改变他。
人的心灵很像一个有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收发台,只有频率相同的心灵之间,才可以交流和沟通。年龄和阅历的不同,决定了两代人的心灵频率(思想、观念、需要、情趣)的不同,所以,父母要想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必须将自己心灵的频率调回到未成年时期,以孩子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孩子的心态思考问题,这样,才可能与孩子有共同语言,孩子才愿意把心掏给你,你才可以明白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太原王海银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