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制游戏:孩子为何在网瘾边缘游走……
除了网游,我还能做什么?
阿圣(化名)口述
我成绩不好,贪玩,是那种大人眼里不听话的小孩。我是在初三的时候开始玩仙境传说(一种网络游戏)的,一下子就陷进去了。
我那时候成绩已经很差了。爸妈整天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爸爸妈妈小时候都吃了很多苦,没有你这样的好条件,你现在还不好好学习?”每天问那几句话:“你作业做完了没?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功课要抓紧。”学习最大。至于我念书念得有多痛苦,他们从来不关心。如果觉得我不听话,老爸的办法就是打。
我生活里唯一的乐趣就是和要好的同学发短信聊聊天,上上网。高中段转了一次学,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也没办法联系了,只剩下上网了。
开始玩仙境后,因为要打升级,经常打通宵。每次打通宵我都累得要命。有一次我没去上学在家里打游戏。老爸气得把电脑键盘给砸了。我当时就觉得一股血涌到头顶,跑到窗口,对他们喊:“你们再逼我,我就死给你们看。”我妈吓坏了,拼命来拉我。后来我就到同学家过了一夜。第二天,老妈打电话给我,说键盘修好了,我才回家。
我高中转过一次学。那个学校对教学质量抓得很紧,老是排名次。我学得很痛苦,老师讲什么听不懂。只好在课堂上睡觉或者想办法逃课,溜到网吧打游戏。高二放寒假前的一天,因为又打瞌睡,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我:你给我滚出去!发生了这么丢面子的事,我硬着头皮站起来回家了。接下来一个月,我就天天在家里打游戏,每天吃过晚饭就开始,一直打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这个月我过得很无聊,除了在游戏中过关升级那一瞬间有点开心外,其他时间都很枯燥单调。如果碰到死机、网速慢、过不了关,我就会狂摔东西。但是不开心还是继续打。除了上网玩游戏我还能干什么呢?
在那个阶段,爸妈带我去见了团市委一个接青少年热线的志愿者宋老师。见了面后,宋老师和我聊到了网络游戏,他也没说上网有什么不好,他自己有时候也玩网游,不过没像我这样被套牢,他说游戏是让人放松娱乐的,像我这样玩有点痛苦。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玩游戏是要控制时间。
宋老师还问我:爸爸对你好不好?我说:我知道爸爸爱我,但是他对我又打又骂的做法,我难以接受。爸爸蒙了。他说:一直以为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我又对妈妈说,我知道你很疼我,但是你的那些疼爱和关心是有代价的,就是我要把书读好,搞得我心理负担很重。听我这么说,妈哭了。以前,我们家人之间从来没有这么聊过。
从那次以后我经常和宋老师有联系,和爸妈的话题也多了起来。高二那个寒假我和朋友去丽江旅游了一趟,老爸把几千元旅费全部让我自己保管,以前老爸从来没有这样信任过我,总要维护他做家长的权威。
目前我没有继续高三的学业,而在一所大学的进修班学习。因为基础太差了,升学压力大的学校不适合我,爸妈尊重我的想法,还陪着我选学校。我把家里的电脑搬到了宿舍里,现在上网没人管,反倒不像以前那么没节制了,每天上网的时间不会超过3小时。现在有了可以学习的东西,也有了可以交流的同学、家人,这些都比上网玩游戏更有意思。
专家点评:
宋健男: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和阿圣一样,其实有很多的所谓网瘾少年,只是在给自己寻找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于父母的教养方式、学校的课业、青少年在人格成长过程中与同龄人交往的欠缺……沉迷、依赖网络是他们在苍白迷惘的青春期的无奈选择。为什么不能给他们更丰富的生活内容,更健康的教育环境?这是我们的社会要思考的。面对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不能忽视的是要去寻找网瘾背后的这一系列原因。
“大侠”母亲的烦恼
劝说吴静江(化名)接受采访,我花了很长时间。她思考了3个小时后,最终表示愿意坐下来聊聊。
我们选择了体育场路上的一家肯德基店。吴静江如约而至,她的神情看起来非常憔悴,在刚坐下来的短短三分钟时间她长叹了七八声,“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在每一个网瘾小孩的后面,都有一个忧心的母亲。”
吴静江的儿子今年读高二,名字叫陈映(化名),可是吴静江叫他大侠。在一款著名的网络游戏中,陈映的确是“威震江湖”的“大侠”,“他在网上有着极强的号召力,最多的时候有20多万人参与游戏,他的积分已经挤进百强。”谈起她的“大侠”儿子,吴静江的笑容看起来很苦涩。
在现实生活中,陈映的状况并没有如他在网络游戏中那样风光。他那位当副局长的父亲已经宣称要和他彻底断绝父子关系,“两父子不能在一个房间待超过5分钟。陈映的房间,他爸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没有进去过了,一见儿子在房间里玩电脑,他爸的血压都会升高。”前一天晚上,父子俩还吵过一次架,父亲把陈映的电脑键盘摔了,陈映则把他爸最心爱的热带鱼鱼缸给砸了个粉碎。
家里的情况如此,陈映在学校里的状况也是一塌糊涂。“在学校里精神蔫蔫的,才刚高二,就已经有好多门功课亮了红灯,老师提议让他休学。”而最让吴静江揪心的是,儿子对她说“我知道你和爸爸都想帮我,可你们帮不了我。求求你们,放弃吧。”
在陈映沉迷于网络游戏之前,他是一个很乖的男孩,学习成绩也很好,只是稍微内向一些。“上小学的时候,他是出了名的聪明伶俐,学习的事情从来不需要家长多操心,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作业做好,然后看看动画片。”
上初二时候的一场大病,是陈映的转折点。“那时他得了急性肝炎住院,然后医生让他在家里多休息一段时间。他一个人在家就开始玩网络游戏,我们也默许了。但是,我们低估了网络游戏对于小孩的诱惑力,也高估了他的自控能力。”吴静江至今仍觉得是父母把小孩引上了这条路,很是自责。
陈映身体恢复后重返学校,但是他越来越粘上网络,无法自拔。“刚回学校恢复上课的时候,他还偷偷摸摸不让我们知道,到后来装病,赖在家里不愿意去学校。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老师也不像以前那样喜欢他了,同学也不太愿意和他一起玩,而他更是钻进了网络不愿意出来,他觉得只有在网络游戏里才能找到自信和快乐。”
上网成瘾以后,父母、学校对陈映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从原先的表扬成了现在的指责。“越是指责他,他就越回避你,越厌恶你,越走向网络。形成了恶性循环。”
专家点评:
陆建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青少年热线咨询专家
陈映染上网瘾从表面上看或许是由于生病在家太过孤独寂寞,再加上自控能力不够和网游的诱惑太大。但从心理的更深层面去分析,孩子痴迷于网游更多的是对某些现实中所缺失的东西的补偿,而这些缺失的东西中,有些是家庭的温暖,有些是对孩子各方面的认可与肯定,更有些是父母关系的失衡而给孩子带来的不安全感等等。一般来说,有网络依赖的孩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不协调的,特别是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会很不畅。
就像陈映这样的情况,做父母的是否真正了解孩子沉迷网游的原因呢?如果父母的注意力能从关注儿子本身,回到更多地关注亲子之间的关系、情绪、感受等方面,会更有利于找到原因,特别是让自己的角色回复正常,让儿子重新去体验一个正常的环境,面对一种正常的生活。
调查・学生篇
一、喜欢网游的孩子并不多
目前初高中生的学习比较紧张,上网时间也不多。调查显示,约四成的受访学生一周上网时间为两小时及以下,33.3%的受访学生一周上网时间为4―7小时。但“网虫”级的学生数量也不少,有11.6%的受访学生一周上网20小时以上,他们的生活习惯应引起重视。
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学校里也都有开设计算机课程,同时学校也严厉禁止学生去网吧上网,故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家里上网,有小部分是在学校或者社区上网,去网吧上网的学生几乎没有。其中85%的受访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去过网吧上网,12%的受访学生去过,比例显然也不低。
如果家长不限制自己的上网时间,51%的孩子表示自己会一次挂在网上超过两小时,35%的孩子表示会超过6小时,更有14%的孩子会挂在网上超过12小时,这说明孩子们的自制能力是有限的,在没有家长适当监督和引导的情况下任其自然是危险的。
许多孩子认为,上网有各种好处。84.1%的受访学生反映喜欢上网是因为网络上信息多、新闻多,可以增长见识;47.8%的学生觉得上网是为了丰富生活,认为生活中除了学习,其他可供丰富生活的东西太少;44.9%的学生上网是喜欢网络聊天,数据显示,喜欢网络聊天的比例多于喜欢网络游戏(36.2%);另有8.7%的受访学生反映平时不喜欢跟父母聊,学习成绩不好,生活中朋友少,所以上网,在网上能得到尊重、友情、成就感等。
学生们到底有多少喜欢网络游戏?52%的受访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这种类型的游戏,仅8%的受访学生表示喜欢,持一般态度的学生占40%。看来真正是网游铁杆的孩子并不多。
二、两成学生和父母有距离
58%的受访学生反映自己所在班级里有几个学生特别沉迷于网络,已经屡次被老师关注,7%的学生反映身边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觉得这些深陷网络的学生整体情绪上都是很快乐,好奇且兴奋的,也有一小部分人是心情郁闷,想玩游戏发泄。
学生普遍反映与家长的沟通比较好,其中57%的学生反映沟通得很好,经常聊天,很注重精神层面的沟通;42%的学生反映沟通一般,日常生活里家长经常注意的只是物质生活与学习成绩,内心世界并不深入沟通;反映关系比较冷淡的几乎没有。
家长在课业成绩的关注度上,超过八成的受访学生感觉家长认为学习压倒一切,只要成绩好,其他各方面都会放宽,包括上网时间。
68%的受访学生表示他们家长的教育观念紧跟时代,很民主,很注意引导自己;25%的学生表示他们家长的教育方法比较传统;还有少部分的学生反映他们家长的教育方式很陈旧,对新鲜的事物不感兴趣,相信“严父出孝子”。
在两代人的关系上,77%的受访学生感觉自己与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家长愿意做他们的朋友,和他们商量一些事情,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两成多的受访学生感觉家长和自己还是有明显的身份距离,家长会时不时地以长辈的身份来管束他们。
学校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这一方面,53.6%的学生表示学校对于兴趣培养十分重视,内容丰富,而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