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文学:你究竟经历几个男人才肯结婚……
晨曦的初恋是在19岁那年。
那一年,是晨曦出生以来头一次离开这座浮华而喧嚣的城市去远方。远方其实也并不很远,17个小时的火车而已。可是对晨曦来说,一切都陌生得仿佛隔世一般,以至于她开始怀疑起自己当初的决定–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她誓死也要离开父母,想去体验独立的味道,然而独立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她就胆怯了,寒冷干燥的空气、粗糙寡味的食品和大大咧咧的人群,让她几乎想要退学,直到君朗出现在她面前。
君朗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阳光男孩,晨曦遇见他是在阶梯教室,上公共课。其实确切地说,不是“遇见”,因为君朗不是她的同学,是她的老师。深秋的北方阳光透过大大的玻璃窗洒在讲台上,君朗穿一件墨绿的休闲西装站在阳光里,神采飞扬、出口成章。而晨曦,则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听见自己狂乱的心跳和紧促的呼吸。从那一刻起,她开始喜欢上新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里有了爱和盼望。晨曦突然活泼开朗起来,以后的每次公共课,她都和其他女孩一样抢坐在第一排,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吸引君朗的注意。君朗的确也注意到了她,但是那种注意模糊不清,让晨曦愈加坐卧难宁。她认定自己是在单恋了,于是百般抗拒内心的感情,可是越抗拒,感情却越强烈,学期末了的时候,她终于冲到君朗面前,说:“老师,我可以打你的呼机问你问题吗?”
接下来的事情简直让晨曦幸福得快要晕过去–君朗不但回复她的电话,而且还主动邀请她参与自己的一个研究课题。寒假的时候,晨曦没有回家,跟着君朗出入在他的实验室里。在晨曦看来,虽然大家什么都没有挑明,但恋爱关系显然已经名正言顺地成立了。和君朗在一起,她既骄傲又自卑,骄傲的是能够和这样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卑的是他太优秀了,晨曦怀疑自己有点配不上他。
开学前的一天,他们在实验室里呆到很晚,临出门的时候,君朗从背后抱住了晨曦。“你让我有感觉。”君朗呼吸急促地在她耳边说。晨曦整个人立刻瘫软在他的怀里,任由他滚烫的大手伸入自己的毛衣……虽然整个过程晨曦都几乎处于丧失意识的状态,但她知道自己是心甘情愿的,她的每一个毛孔都愿意为他打开……一切风平浪静之后,晨曦听见君朗说:“对不起。”她没有力气去思考他的意思,只是用手遮住了自己的眼睛。第一次,给自己心爱的人,她虽然害怕,但她真的愿意,而且愿意一辈子这样跟他在一起。
第二学期开始了,晨曦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蓬勃的渴望,她要更加努力,让自己更优秀,更配得上君朗。然而,君朗却开始回避起她来。上课的时候,他再也不看她,下课铃一响,他就拎起电脑匆匆离开,然后一个礼拜不回她的电话。晨曦几乎要急疯了,最后索性不去上他的课,而是等候在教室外面,等他出来的时候,迎上去。君朗看见她,有些慌张,低低的声音说:“有什么事情?去校外等我。”晨曦言听计从,她不想看见他为难。
她到了他指定的一个离学校很远的咖啡馆,半小时后他也来了。晨曦红着眼睛说:“我……只是很想你……”君朗立刻摆摆手打断她,他点燃一根烟深深地吸一口,沉默了很久以后,说:“我知道你喜欢我,我也对你有感觉,不过,我们不可能的。那一次,真的很抱歉,我太冲动了。”晨曦开始浑身颤抖,眼泪止不住地掉下来,她觉得自己就象是被当众脱光衣服一样地羞辱,可是在君朗面前,她根本已经顾不得尊严。“我是想……毕业后……和你在一起……”她说。“真的不行!”君朗不耐烦地把烟头按在烟缸里。“我有女朋友,明年从国外回来我们就要结婚了。你是一个聪明的女孩,这么跟你说吧:男人和女人不同,男人是把性和感情分开的,我们发生关系以后,我也分析过自己,我想我的潜意识里可能是想在结婚前有一次性经历……”接下去他说什么,晨曦全都听不见了,甚至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咖啡馆的。
晨曦病了一个礼拜,班上的同学轮番来探望她,好几个男生写了暧昧的卡片,趁机对她表示爱慕。晨曦躺在床上,一遍遍地想象自己如何爬上学校最高的楼,如何跳下去……可是等到真的有力气爬上楼顶了,晨曦突然大彻大悟:凭什么要死的是自己?为什么不让他去下地狱?
从楼顶回到地面,晨曦觉得自己就像获得了新生。她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君朗女朋友的情况,然后去邮局打了一个越洋电话给她;接下来,她又写了一封匿名信到君朗所在的系里,揭发他骚扰女生。这封信很快引起轩然大波,虽然系里查不出证据,但人们开始议论纷纷,没多久,就传来君朗辞职的消息。晨曦一边若无其事地听大家津津有味的评论,一边拼命读书,很快就成了班里的头名状元。拿到奖学金的那天,她邀请了一个一直暗恋自己的男孩,吃饭、蹦迪、喝酒,玩到深夜,然后去学校的小花园,主动和懵懂的男孩发生了关系……男孩紧张得难以自持,口齿不清地说:“我将来一定会娶你!”晨曦大笑,然后说:“我将来一定不嫁给你!”
和这个男孩的公开恋爱勉勉强强地维持了半年后,晨曦说:“够了吧,我们可以分手了。”男孩没有反对,这半年来晨曦的反反复复已经让他疲惫了。接下去,大三、大四,晨曦不断地更换男朋友,不断地发生关系,每一次,她都会问:“你会和我结婚吗?”而对方竟然也都会老实地回答:“不会。”除了交男朋友,晨曦还开始沉溺于网上聊天,也有见面的,只要不让她过于反感,她都会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最让晨曦自豪的,是无论她怎么堕落,她的成绩还是好得令她自己都奇怪,直到最后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结束了这段北方生活。
毕业后,晨曦又回到了自己的城市,又成了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工作是父母给安排的,一般人很难进入的大企业,工资和福利待遇都让她的同学只能望其项背。尽管如此,晨曦的情绪却开始没来由地低落下去,半夜醒来,常常感觉到揪心的疼痛……
在咨询室里诉说这一切的时候,晨曦像个小女孩一样地哭了,她说其实她还爱着君朗,而且这辈子也许只会爱他一个了……
感情中受到伤害的人,无论男女,常常会做出一些出离自己控制的举动,比如自伤,比如伤人。因为不甘心,所以报复,所以拿自己或者别人作为攻击的目标,于是就有了像晨曦一样的故事,公开或者隐秘地在我们周围发生。表面看来,似乎是不甘心成为“一次性消费品”,其实,“非一次性”的背后,还有更多的隐情:
1.对爱过高预期:
刻骨铭心地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对爱情和对方都心存过高的期望,期望那个人也有和自己一样深至的感情,期望和那个人在一起可以地久天长。然而事实上,爱是一道最为复杂的运算题,我们根本不该指望自己一次性代入某个未知数就让等式成立。
2.爱情“账目”混乱:
如果拿我们一生的感情来做一份财务报表,我们会发现,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是源于搞错了爱情的归属项,将爱看成了“其他应收款”而非正常“损益”而已。我们以为付出就可以有回报,于是得不到回报的时候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
3.性的压力:
在情感创伤中,男女最大的不同在于性。感情失败的男性,只会将彼此的性关系看作一种既得利益,而女性恰恰相反,传统观念的压力和不公的社会评判之下,性关系对女性来讲成了永远的丧失。于是有人“破罐子破摔”,有人玉石俱焚,将虚拟的丧失演变成了真实的丧失。4消极防御:
情感受挫后,心灵有种本能的对抗反应,一些人积极调适,于是有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类的巨著,也有些人则消极退行,返回到不成熟的状态里保护自己,而这样的保护却恰恰是一种更大的伤害,因为它会让创口变本加厉。
5.自我评价过低:
任何一种挫败,都容易引起人们对自己价值的怀疑和再评定。心理健康度高的人,会在短时间的沮丧之后恢复自信,明白挫败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而本来就自我评价偏低的人,一旦遭受挫折,则会将挫折感无限制地泛化,彻底否定自己。这样的人,要么会近乎病态地用各种方法证明自己,要么就完全放弃,永远贴着失败者的标签生活下去。无论哪一种,都可能成为心理致病的原因。
看清“非一次性”的真面目之后,我们其实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应对情感挫折,其实还可以有很多更好的选择,比如:
1.接受爱的多种可能性:
恋爱关系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关系如何发展,取决于双方的互动。既然是互动,就难免有各种可能出现,因此,在恋爱之前,做好心理准备来接受各种可能,会让我们应对得更加从容。
2.学做爱情财务:
痛苦常常来源于得失。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学会做爱情帐,坦然面对收支损益,将错误的账目修订一番。爱就爱了,不论是单向还是双向的,有爱的产出,本身就是心灵的一种丰收。
3.性观念的转变:
恋爱中遇到性,就像黄梅天遇到雨,是种自然规律。如果不想淋雨生病,我们自己最好带把伞。恋爱中的“伞”,是有关性的常识、拒绝性的技巧和对待性的态度。如果我们足够成熟,就会做好足够准备,在爱情发展到“性”阶段时,确定自己可以容忍怎样程度的性举动,并且事前暗示给对方,让“淋雨”的风险减小。同样道理,如果我们足够成熟,也不会在“淋雨”之后而一味责怪天气、懊恼沮丧。责怪、懊丧会让我们推卸责任,而推卸责任不是成年人的态度,更不会让我们幸福。
4.升华或者转移不良情绪:
感情的挫败,无论大小,都是人生的负性事件之一。负性的事件引起负性的情绪反应,这是无法避免的正常心理现象。不过,负性情绪存在多久、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取决于我们管理它的能力。善于情绪管理的人,会懂得通过表达、宣泄、转化来处理业已出现的负面情绪。所以,漫漫人生路,别忘了给自己储备两个情绪垃圾桶–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日记,还可以是音乐、绘画,或者宠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